Java 网络原理 ⑤-DNS || 以太网

这里是Themberfue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网络层中 IP 协议的一些知识。现在,我们将进入下一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学习~~~ 


以太网 

  • 大家的电脑是怎么联网的呢?是通过网线还是 WIFI ?如果你是通过网线的话,那么你走的就是以太网协议,网线也称为以太网线。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网络层中活跃的设备是路由器;那么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活跃的是什么设备呢?没错,就是交换机;其实这么说并非准确,现在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都很多了,并非只活跃在某一层中。
  • ✨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最主流的有线局域网(LAN)通信技术,使用 MAC 地址 进行设备识别,并采用 CSMA/CD 访问控制机制(早期使用,现在大多为全双工交换模式)。
  • 以太网的标准为 IEEE 802.3。而 WIFI 的标准则为 IEEE 802.11(现今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虽然经常将 WIFI 和 IEEE 802.11 混为一谈,但二者并不相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了解一下。
  • 以太网的早期拓扑结构为 总线型(Bus),现在多为 星型(Star),主要依靠交换机(Switch)。其为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协议:以太网数据帧格式。其介质主要为网线,现代网线中有 五类网线(Cat5)、超五类网线(Cat5e)、六类网线(Cat6)、超六类网线(Cat6a).....,以及最为快速的 光纤,快看看你家的网线是哪种类型吧~~~
  • 五类网线只能供百兆网速使用,其传输频率为100MHz,而超五类网线则支持千兆网速,传输频率为 125MHz,如果你家有千兆宽带,但速度就是上不去,可以看看是不是网线的锅。网线通常有不同的传输速率:0 Mbps(10BASE-T)、100 Mbps(Fast Ethernet)、1 Gbps(Gigabit Ethernet)、10 Gbps、40 Gbps、100 Gbps(数据中心)。

以太网帧格式

  • 以太网的数据包称为 帧(Frame),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 MAC地址:我们可以看到 目的地址和 源地址,这里的地址指的是 MAC地址(物理地址),唯一标识网卡。MAC地址 的大小是 6 字节,也就是 48 位,相比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