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初步——if语句、逻辑运算符、循环结构

一、if语句的简单使用

python里面的if语句十分简单具体的使用如下:

a = int(input())

if a < 0:
    print('number < 0')
elif a == 0:
    print('a == 0')
else:
    print('number > 0')

可以发现没有了括号,但有了冒号,没有了花括号,else if变为了elif,简直十分简单了



二、逻辑运算符

在C语言中我们经常使用的逻辑运算符有‘并’和‘或’,即我们&&||,但是在python当中,这些都被简化为了and与or,是的,直接使用英文了,不用什么符号了,这确实很方便

此外还有一个not,这个运算符就是把not后面的bool类型全部取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have_a_girlfriend = False

if not have_a_girlfriend :
    print('come on')

结果会输出come on 



三、while循环

while循环的结构与C语言差不多,但在细节上也有一些不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a = 1

while a <= 5:
    print('*' * a)
    a += 1
else:
    print('over')

还是和if循环一样,没有了括号与花括号,而且如果说跳出了循环,我们可以在后面接一个else子语句表示跳出循环后的操作,与if语句类似。



四、for循环

for循环的变化就比较大了 ,python的for循环主要用于遍历可迭代对象,例如我们的字符串、列表(好像跟数组差不多)、元组等等,并不是像C语言那样是设定一个变量然后再操作,python是直接针对对象,举一些例子:

for i in 'hello':
    print(i)

输出的结果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python当中的每一个print都会再后面加一个换行符,i遍历这个字符串,分别输出他们,即将该字符串的每一个字符输出出来,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列表的情况:

for i in ['hello',12,'das']:
    print(i)

那么i就会遍历这个元组,分别输出元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输出结果即


番外:列表与元组

解释一下列表与元组的区别:列表中的元素可以进行修改,但是元组一旦确定后就不能进行修改

['asdsad' , 132 , 'dsa']

列表是用方括号连接起来的。

('asdsad',231,312,'safd')

元组是用括号连接起来的


range

当然,我们的for循环可以利用到range,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for i in range(3):
    print(i)

此时i会从0开始至3,但是不包括3(左闭右开),它与我们之前提到的print里面的[ ]切片操作是一样的规则,你也可以是这样的写法:

for i in range(3,7):

或者是 :

for i in range(3,7,2):

规则是一样的,这里不过多叙述,利用好range可以让我们在python当中也可以使用到类似于C语言中的次数的循环

此外,for循环也是可以使用我们的else的。


取消换行

如果我们不想再每次for循环后的print换行,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for i in range(3):
    print('*',end='')

输出结果为:

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python当中的print函数的内部结构:

我们把end修改就可以不让print执行后就换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