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简介
在C++编程中,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允许新创建的类(派生类)继承一个或多个现有类(基类)的特性。继承的目的是实现代码的复用和增加程序的灵活性。本篇博客将基于《C++ Primer》的第5章内容,深入解读继承及构造函数在继承下的行为。
继承的概念与访问控制
继承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公有继承(public)、保护继承(protected)和私有继承(private)。本章主要讨论了私有继承和公有继承。
- 私有继承 :在私有继承下,基类的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在派生类中变为私有成员。
- 公有继承 :基类的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在派生类中保持原有访问权限不变。
示例代码分析
class BC {
private:
int y;
protected:
int x;
public:
int z;
};
class DC : private BC {
public:
BC::y; // 错误:不能将private改为protected
BC::z; // 错误:不能将public改为protected
};
在上面的代码示例中,尝试通过声明 BC::y
和 BC::z
来改变它们的访问权限是不允许的。私有成员 y
和公有成员 z
在派生类 DC
中的访问权限不会因此而改变。
隐藏名称问题
当派生类添加了一个与基类中同名的数据成员或方法时,派生类成员将隐藏基类成员。
示例代码分析
class B {
public:
int x;
};
class D : public B {
public:
int x; // DANGER: hides B::x
};
在上面的示例中,派生类 D
中的 x
隐藏了基类 B
中的 x
。在 D
的实例中,访问 x
默认指的是 D::x
。如果要访问基类中的 x
,需要使用作用域解析运算符 B::x
。
构造函数在继承中的作用
构造函数在派生类对象创建时会被调用,用于初始化派生类对象。如果基类有构造函数,基类的构造函数会被先调用。
示例代码分析
class B {
protected:
int x, y;
public:
B() : x(-1), y(-1) {} // 基类构造函数
};
class D : public B {
public:
void write() {
cout << x * y << endl; // 输出 1 到标准输出
}
};
int main() {
D d; // B::B() 被调用
d.write();
}
在上述代码中,派生类 D
的对象创建时,基类 B
的构造函数被调用,初始化 x
和 y
为-1。然后派生类的成员函数 write
被调用,输出计算结果。
总结与启发
继承是C++面向对象编程的强大工具,它允许派生类继承和扩展基类的特性。理解私有继承和公有继承的区别,以及构造函数在派生类对象创建中的作用,对于编写高效、清晰的代码至关重要。此外,掌握隐藏名称的问题有助于避免潜在的编程错误,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可维护性。
- 本章的内容是对C++继承机制的深入剖析,涉及的代码示例有助于加深理解。
- 继承的正确使用可以大幅提高代码复用度和程序的模块化。
- 通过本章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运用继承,设计出既高效又易于维护的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