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哈佛AI癌症专家
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CHIEF(Clinical Histopathology Imaging Evaluation Foundation,临床组织病理学成像评估基础)的多功能AI癌症诊断模型。
当前,大多数AI癌症诊断系统通常被训练来执行特定任务。例如,检测癌症的存在,或分析肿瘤的基因特征,且通常仅适用于少数几种癌症类型。相比之下,全新的CHIEF模型不仅能够执行多种任务,而且还能识别不同癌症类型需要特别关注的区域。此外,还可以预测多种癌症类型的患者生存率,并精确定位肿瘤周围组织的特征,即肿瘤微环境。这些特征与患者对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标准治疗的反应有关。更进一步的,CHIEF还具有生成新见解的潜力——它发现了此前未被认为与患者生存相关的特定肿瘤特征。
CHIEF的应用场景:
- 癌症检测:CHIEF在癌症检测中的准确率达到了近94%,测试涵盖了15个数据集,其中包含11种癌症类型。在另一个涵盖5个活检数据集的测试中,CHIEF达到了96%的准确率,其中包括食道、胃、结肠和前列腺在内的多种癌症类型检测。
- 分析癌症的基因特征:在观察全组织图像时,CHIEF识别出54个常见突变癌症基因中的突变,总体准确率超过70%,优于当前用于基因组癌症预测的最先进AI方法。
- 预测患者生存率:CHIEF预测高风险和低风险死亡率的能力在来自17家不同机构的患者样本中得到了测试和验证。
- 识别不同癌症类型需要特别关注的区域:该模型在图像上识别出与肿瘤侵袭性和患者生存率相关的明显模式。
AI人物-智谱清言张鹏
张鹏是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谱AI)的首席执行官。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于2018年获得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张鹏的研究领域包括知识图谱、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文本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9月初,智谱以200亿元的投前估值,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金额达数十亿元,本轮领投方为中关村科学城公司。
关于人工智能的经典发言:
- 人工智能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如果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快被应用,它的价值很可能被遗忘。所以在 KEG,我们会把研究和工程放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
- 我们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特点,长期有一群工程师和研究员一起工作,所以从成立第一天起,智谱 AI 就是从一个团队开始的
- 参数规模达到千亿规模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 GLM 对人类输入意图,以及对一些常识或者知识类信息的理解能力,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表现。
- 我们还是比较认同 OpenAI 的路径,To C 有自己的好处,最主要的目的是聚集用户,这是获得用户量和用户数据反馈最直接的通路,团队也基于智谱 AI 自主研发的中英双语对话模型 ChatGLM2,正式上线了首款生成式 AI 助手——“智谱清言”。
AI工具-科研神器Connected Papers
Connected Papers 是一款由 Semantic Scholar 数据库支持的学术工具,旨在构建论文间的关联图谱,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学术领域相关论文。此外,Connected Papers 还提供了创建论文参考文献、发现最相关的先前文献和衍生文献等功能,支持跨学科研究。
打开网址:https://www.connectedpapers.com/。点击「log in」即可注册登录。目前 Connected Papers 并不是完全免费的。注册后,用户每月可免费搜索 5 次。若需更多搜索次数,可以选择付费成为会员。
输入信息:在对话框输入你感兴趣的「关键词、DOI 或文章标题」。
构建图谱:点击「Build a graph」,即可生成文献关联网络图。
例如:输入关键词:「 EEG Signals」,结果如下:
- 相关文献列表:界面左侧为相关文献列表。Connected Papers 默认排序依据为查到的文献与原始文献的关联性。关联性越强,则位置越靠前。鼠标移至哪篇文献,右侧就会显示这篇文献的具体信息。
- 文献图谱:页面中间为文献关联网络图。每个圆圈代表一篇文献,圆圈颜色越深表明发表时间越近,圆圈的大小与文献被引用次数呈正相关。线条表示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文章关联性越强,圆圈之间的连线越短。
- Pior works 和 Derivative works:Pior works 即先前文献,指的是某篇论文所引用的先前研究。点击「Pior works」,即可看到先前文献。Derivative works 即衍生文献,是指受到当前论文启发或影响的后续研究或文献。点击「Derivative works」,即可看到衍生文献。
AI书籍-《硅谷之火》
作者迈克尔·斯韦因(Michael Swaine)一位知名的IT记者和作家,是最早投入IT行业的媒体人之一。他与硅谷的众多大佬,如比尔·盖茨等,有着良好的关系;保罗·弗赖伯格是一位获奖作家,曾凭借《模糊逻辑》一书获得1993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他长期为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供稿。
《硅谷之火》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介绍了计算机爱好者以怎样的创新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将计算机技术的力量包装在一个小巧玲珑的机壳里,实现了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梦想。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苹果、微软、太阳微系统、网景、莲花以及甲骨文等公司的创业者们在实现个人计算机梦想的过程中创业的艰辛、守业的艰难、失败的痛苦,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奋斗的精神以及在技术上不断前进的历程。
无论你是对科技行业感兴趣,还是想要了解创业成功的秘密,这本书都值得一读。让我们一起走进《硅谷之火》,探索科技创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