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在Ubuntu系统上快速搭建超轻量级个人博客VanBlog,并且借助cpolar内网穿透软件,让你的博客站点瞬间变成全球可访问的‘小帝国’。想象一下,无论你身处何方,只要有一根网线或者WiFi,就能随时管理和更新你的博客,是不是超级酷炫?而且这一切都不需要复杂的配置或昂贵的公网IP,简直是新手博主的福音!
VanBlog的强大功能:
全自动HTTPS证书申请: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黑暗模式和移动端自适应:无论你是白天还是晚上使用,无论你用的是电脑还是手机,都能获得舒适的阅读体验。
评论系统和流量统计:让你能更好地与读者互动,并了解网站的访问情况。
强大的后台管理面板:轻松管理和编辑你的文章、图片等。
一键上传剪贴板图片到图床:再也不用担心图片上传的问题了。
1. Linux本地部署
VanBlog支持多种安装方式,本教程中演示的是在Ubuntu 18.04中使用一键脚本进行快速部署,当然它也支持使用Docker方式快速搭建。
本例使用Ubuntu 22.04进行演示,使用Docker进行部署,如果没有安装Docker,可以查看这篇教程进行安装:《Docker安装教程——Linux、Windows、MacOS》
首先在终端中执行下方命令:
curl -L https://vanblog.mereith.com/vanblog.sh -o vanblog.sh && chmod +x vanblog.sh && ./vanblog.sh
可以看到启动了脚本,然后输入 1 安装VanBlog:
安装过程中会提示输入编排文件相关信息,即邮箱和两个端口号:
邮箱自己设置即可,两个端口号可以使用默认的80和443,没有其他服务占用这两个端口即可。我这里使用了非默认端口号,大家根据自己实现情况设置。
输入信息稍等几分钟,安装完毕后,会提示VanBlog重启成功,并提供面板地址。
然后,输入 3 ,启动VanBlog服务:
现在,可以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本地IP地址+端口号/admin
进入博客配置界面对网站进行必要的设置:
第一步配置用户登录账号密码完成后,进行第二步基本配置:
这里可以设置博客发布文章时显示的作者信息,网站名,网站地址等。
第二步填写完成后,第三步高级配置和布局配置暂时点击下一步跳过并提交即可。
然后可以看到初始化成功的提示:
点击知道了,即可跳转到博客管理后台界面,实用刚才配置的用户账号密码登录即可:
登录后,即可看到管理后台非常简洁,美观:
此时,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在本地Linux系统搭建VanBlog博客网站的过程。
2. VanBlog简单使用
现在,我们可以在后台中点击导入按钮,上传一篇或多篇markdown格式的文章。
然后,即可点击主站按钮,进入网站首页,可以在看到刚才导入的文章已经能在首页显示了。
点击阅读全文,即可看到图文页面,右侧边栏还能显示目录:
而在后台管理界面,点击文章标题后的编辑按钮,既可进入文章编辑界面:
编辑界面是非常简洁明了的分屏显示界面,左侧输入后在右侧所见即所得。
3. 安装内网穿透
目前我们已经在本地搭建好了博客网站,但如果没有公网IP的话,只能在本地局域网环境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出门在外想要远程访问使用的话,可以结合Cpolar内网穿透工具生成公网地址,免去了本地重新部署过程,只需要使用公网地址直接就可以访问本地部署的VanBlog,随时管理网站。
下面是安装cpolar步骤: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curl -L https://www.cpolar.com/static/downloads/install-release-cpolar.sh | sudo bash
- 向系统添加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cpolar
- 启动cpola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cpolar
cpolar安装成功后,在外部浏览器上访问Linux 的9200端口即:【http://局域网ip:9200】,使用cpolar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结下来在web 管理界面配置即可:
4. 创建公网地址
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创建一个 VanBlog 的公网地址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命名,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选择 http
- 本地地址:1666
- 域名类型:免费选择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