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知识管理新姿势:5分钟学会Linux搭建Trilium Notes笔记中文版

前言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共享笔记成为了许多团队和个人面临的挑战。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和你的小伙伴们正为一个项目忙碌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资料和灵感需要记录下来,并且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时候,一款强大的在线协作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正是这样一位“知识管理大师”——Trilium Notes!这款开源软件不仅功能强大,而且界面友好,非常适合用来构建个人或团队的知识库。更令人兴奋的是,它还支持中文版,并且可以通过Docker在Linux环境下轻松部署。不仅如此,借助cpolar内网穿透工具,你还可以为你的知识基地配置一个公网地址,实现远程在线协作。

光

Trilium Notes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层次化的笔记结构和丰富的编辑功能。你可以将笔记组织成任意深度的树形图,并且支持克隆、富文本编辑(包括Markdown格式化)、代码高亮显示等功能。此外,它还提供了强大的搜索能力、版本控制以及多种同步方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中文用户的需求,Nriver大佬对Trilium Notes进行了二次开发和汉化处理,让这款软件更加贴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Linux环境下通过Docker部署这个神器,并结合cpolar实现远程访问吧!

1. 安装docker与docker-compose

本例环境为Ubuntu 18.04

如果没有安装Docker,可以查看这篇教程进行安装:《Docker安装教程——Linux、Windows、MacOS》

然后新增该项目目录:

mkdir trilium-cn

在该项目中创建docker-compose.yml

这里使用了该作者编写的docker-compose.yml,大家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可以自行修改:

version: '3'
services:
  trilium-cn:
    image: nriver/trilium-cn
    restart: always
    ports:
      - "8080:8080"
    volumes:
      # 把同文件夹下的 trilium-data 目录映射到容器内
      - ./trilium-data:/root/trilium-data
    environment:
      # 环境变量表示容器内笔记数据的存储路径
      - TRILIUM_DATA_DIR=/root/trilium-data
    # 可选功能: 健康检查。需要启用的话,把下面的注释去掉
    #healthcheck:
    #  test: ["CMD-SHELL", "curl --fail http://localhost:8080/api/health-check | jq -e '.status == "ok"' || exit 1"]
    #  interval: 30s
    #  timeout: 10s
    #  retries: 3

2. 启动容器运行镜像

执行下方命令启动容器运行镜像

sudo docker-compose up -d

image-20240726185154688

3. 本地访问测试

容器启动后,在浏览器输入 http://127.0.0.1:8080 即可访问:

image-20240726185328864

进入项目web页面后,首先需要在三个选项中进行选择,这里我选择新用户:

image-20240726185433877

经过初始化设置后,会提示设置密码:

image-20240726185459114

设置密码后登录,即可进入笔记主界面:

image-20240726185649136

左边的状态栏可以看出,它的功能确实挺多的。而在右边可以看到作者提示,第一次使用的新手不要删掉这个内置的笔记,作者贴心的为大家标注了使用技巧,对减少上手的学习时间非常有帮助,再次为大佬点赞!

点击新笔记,既可根据当前日期创建一篇新笔记:

image-20240726190652523

1721992387814

输入markdown语法发现问题时,可以在左侧的技巧中进行查看,熟悉之后用起来还是非常流畅的。

image-20240726191601843

4.安装内网穿透

目前我们已经在本地搭建好了中文版的Trilium笔记,但如果没有公网IP的话,只能在本地局域网环境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出门在外想要远程访问使用的话,可以结合Cpolar内网穿透工具生成公网地址,免去了本地重新部署过程,只需要使用公网地址直接就可以访问本地部署的服务,随时随地远程使用。

下面是安装cpolar步骤: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curl -L https://www.cpolar.com/static/downloads/install-release-cpolar.sh | sudo bash
  • 向系统添加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cpolar
  • 启动cpola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cpolar

cpolar安装成功后,在外部浏览器上访问Linux 的9200端口即:【http://局域网ip:9200】,使用cpolar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结下来在web 管理界面配置即可:

image-20230831171159175

5. 创建公网地址

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创建一个 Trilium 的公网地址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命名,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选择 http
  • 本地地址:8080
  • 域名类型:免费选择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vip

点击创建

image-20240729103034699

隧道创建成功后,点击左侧的状态——在线隧道列表,查看所生成的公网访问地址,生成了两种访问方式,一种是http 和https,任选其一到浏览器访问即可。

image-20240729103502555

可以看到成功访问,这样就可以分享好友或者自己随时随地远程访问本地搭建的站点了。使用了Cpolar的公网域名,无需自己购买云服务器,即可在公网访问本地部署的服务了!

image-20240729103737857

image-20240729103631428

6. 创建固定公网地址

不过由于以上使用cpolar所创建的隧道使用的是随机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不利于长期远程访问。因此我们可以为其配置二级子域名,该地址为固定地址,不会随机变化。

登录cpolar官网,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设置一个二级子域名名称,点击保留,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二级子域名名称:我以mytrilium为例,大家可以自己设置。

image-20240729104031191

返回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隧道 Trilium,点击右侧的编辑:

image-20240729104135963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配置到隧道中

  • 域名类型:选择二级子域名
  • Sub Domain:填写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mytrilium

点击更新(注意,点击一次更新即可,不需要重复提交)

image-20240729104323109

更新完成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此时可以看到公网地址已经发生变化,地址名称也变成了固定的二级子域名名称的域名:

image-20240729104547553

最后,我们使用固定的公网地址访问本地搭建的Trilium Notes笔记,可以看到访问成功,这样一个固定且永久不变的公网地址就设置好了。

image-20240729104701543

image-20240729104724285

看完这篇教程后,相信你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动手尝试了!Trilium Notes不仅是一款强大的笔记工具,更是一个能够帮助团队高效协作的平台。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自由职业者,都可以利用它来整理思路、记录灵感或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