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8.5.2111添加新硬盘并分区格式化

一、添加新硬盘,查看硬盘情况

输入fidsk -l 查看系统磁盘,查看到/dev/nvme0n2 为新添加的60G磁盘
fdisk -l 命令

二、对新添加的硬盘进行分区

2.1 fdisk /dev/nvme0n2
2.2 输入n 新建硬盘分区
2.3 输入p建立主分区(如果输入e就是建立扩展分区),此种情况对应的硬盘类型为mbr(传统类型,也称BIOS类型)
fidsk n建立新分区
2.4 输入分区号1-4, 默认为1 回车
2.5 输入起始扇区数,默认2048 按回车确认
2.6 输入分区大小,可以是块的数量,也可以输入+(加号)跟上数字再跟上人们习惯的单位(MB、GB等等),此处输入第一个分区为20G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7 之后会返回输入命令的状态,可以按n继续建立新分区。
2.8 此处分区编号默认变成了2,建立第2个分区,分区起始扇区号(sector)不用去管,直接回车,可以从上一个分区的末尾自动延续。
2.9 分区结束的扇区号,如果直接回车,默认值就是最后一个可用扇区。
fdisk 建立新分区
2.10 结束后又回到命令界面,可以按p 命令,列出已有的各个分区。
fdisk 列出分区
2.11 注意,此时的分区都是在内存中操作的,需要真正写入硬盘的话,必须输入w 命令,保存后会自动退出fdisk程序。

2.12 如果不希望对磁盘有任何改变,按q 命令,退出fdisk程序。
fdisk m命令看命令列表

2.12 当然,如果记不住命令,可以随时按m 命令,列出命令列表,当然要基本看得懂英文。

三、格式化新添加的硬盘

3.1 将硬盘格式化为 ext4 格式

mkfs -t ext4 /dev/nvme0n2    # mkfs -t 后面跟上分区类型,和 mkfs.XXX 效果一致
mkfs.ext4 /dev/nvme0n2 		# 输入mkfs. 后,跟上两个tab,可以列出系统支持的各种分区类型

3.2 按y回车确认,格式化完成
使用mkfs格式化硬盘

四、挂载新硬盘、查看挂载情况、取消挂载

4.1 在/mnt 下创建一个目录(例如qqq) 用于挂载新硬盘(创建目录路径根据自己需求自定义)
4.2 将/dev/sdb 硬盘挂载到/mnt/qqq 目录下
4.3 查看挂载情况 (使用 df -h 命令)

mkdir -p /mnt/qqq 
mount /dev/nvme0n2  /mnt/qqq  
df -h

挂载新分区
4.4 取消挂载,可以输入挂载点名称,也可以输入设备名称

umount /dev/nvme0n2   # 输入设备名
umount /mnt/qqq    # 输入挂载点

五、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5.1 相关知识
使用mount命令挂载的磁盘,重启计算机后会自动消失,如果需要永久生效,必须编辑/etc/fstab文件。
fstab文件中,可以使用设备名,也可以使用uuid方式,建议使用uuid方式,更加稳定。

5.2 相关命令

lsblk
blkid /dev/nvme0n2

lsblk和blkid命令
5.3 /etc/fstab文件格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7612135 查看本文章
  • 第一列:设备名称或者UUID
  • 第二列:挂载点
  • 第三列:文件系统(xfs,ext4,iso9660等)
  • 第四列:默认defaults
  • 第五列:是否做dump备份,0不备份,1每天备份,2不定期备份
  • 第六列:开机时是否检查扇区,0不检查,1最早检查(一般是根目录),2在1检查完之后检查
    /etc/fstab文件
    5.4 修改fstab文件
    两个方法都可以,vim或者vi 以及 echo命令。
echo "UUID=19bbd16d-236b-4689-87fc-6afc97956133    /var/ftp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注意,fstab文件中,各个字段之间使用空格分隔就可以,空格数量没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