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硕士转行大模型,拒绝百度算法offer,入职鹅厂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 Agentic同行计划

「为每个人提供最有价值的技术赋能」,2025年我们和赋范空间的小伙伴们一起来!

发起的“Agentic 时代同行计划”会和我们的学员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集结群体的智慧一起拥抱Agentic新时代!


受访者:S同学,双非硕士,非相关专业转行,现就职鹅厂AI产品经理相关工作。

采访&整理:运营范范

写在前面

S同学是24年7月份从前司(某央企设计院)裸辞,同月报名赋范空间课程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学员。

这中间可以说是刷遍了大厂面试,最终也拿到了非常不错的结果!

最后成功拿到360、格灵深瞳Ai产品经理、字节跳动国际化电商Ai智能客服产品经理、腾讯Ai agent产品经理的Offer,中间还拒绝了百度的算法岗Offer,最终选择了腾讯。

访谈过程中,能感受到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实战价值,并且能切实对新手伙伴产生帮助的,如:

“数学知识根据算法的课程,学到哪儿补到哪儿,其余的都可以不学。比如先学的应该是线代和概率论”

“有很多放出来很急的真实hc 连手撕都没有,就问问项目,进去干活就行”

“抓住毕业后被企业当成高潜人才的机会对以后的职业晋升也很大的帮助,BAT、阿里系已经很明确了研究生毕业三年内就失去了高潜的机会。”

……

这中间的经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所以无论对学习还是求职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真枪实弹的经验。

本次会尽量还原访谈的最原始的感受,内容较长,下面正式开始。

【0基础转行的血泪史】

范范:我可以理解为,你在遇到九天老师前是完全0基础吗?风景园林的硕士?

是的,这里也算是我的特点啦,0基础,非科班!

图片

接触赋范之前,花了一万七、八吧,但是知道的仅限于会Python,知道一些名词。

关于这点!!!我真的有很多心酸血泪想跟其他小伙伴分享(本人就是很容易砸钱报班的那种冤大头 无脑all in

范范:啊?那我们先跑偏一下,说说该如何分辨吧

可以,想讲的就是自从2024年开始大模型的席卷,某个平台几乎在这部分是虚假消息重灾区(虽然我也在这里遇到了赋范空间

比如我那个骗子产品小班,她的tag是xxx建筑转行大模型上岸,title是“xx(某大厂)国际商业化产品经理”。那个老师的微信我现在还留着,几乎是极高频次更新露脸的朋友圈啊!

但是我找到一个真人大厂里的佬,请他帮忙查那个女生信息。查无此人

上课讲的内容也很水,听完一节课跟没听一样!

这是我找的产品文档:

图片

我认为至少要让学生知道这个课上完一节明白自己要投递的岗位具体是做什么内容的吧!但当时产品课程内容发的课件都是从网上找的,都是别人写了她拿来用的。

还给我说AIGC就是文生图、图生文,丝毫不讲用的什么模型和产品设计流程。

只讲应用场景这些是随处都可以找到信息的内容呀!!

范范:真是辛苦你了,那该如何分辨靠谱的机构呢?

花钱上课的目的,我觉得不管是校招还是转行,最需要的首先是框架明确,思路梳理清晰,知道自己未来要投递的方向需要哪些技能,JD一般会怎么设置(虽然也是跟菜菜老师学的

然后分辨方面,主页内容一旦写这种的基本全是骗子卖课的

图片

而好的课程,我觉得就是主页以技术分享为主。纯干货是看得见的!

千万不能只因为故事一时脑热!一定要看内容!无论是不是小白,都能一眼看出来这个人是不是真有货!

范范:我记得你当时还是裸辞,还花了那么多报课,真的挺危险的

是啊,如果有转行意愿的小伙伴,希望你们都能认真思考目前的行业是不是真的无法深耕下去了。

我知道很多小伙伴或许跟我一样,也许年龄也到27、28甚至30岁了对转行有很大的顾虑和不确定性的恐惧。

我想说这部分不要参考我直接裸辞all in学习求职的经历!我曾一度没有生活费

可以在职期间先着手开始跟着九天老师的公开课程学习入门知识打好基础。

图片

如果是在校小朋友们的话,尽早把方向调整至跟Ai强相关的吧。

即使是机械、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这些以往的强势专业现在也有很明显的趋势往Ai靠拢。

Ai的趋势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弥漫开来,未来确实只有两种职业趋势:懂Ai 会用Ai 的,和不懂Ai 只能在体力劳动行业寻求生存空间的。

另外本科和读研期间一定要多多去实习!!!抓住毕业后被企业当成高潜人才的机会对以后的职业晋升也很大的帮助。因为BAT、阿里系已经很明确了研究生毕业三年内就失去了高潜的机会(个人求职有感

范范:那你当时是为什么要转行的?契机是什么?

唉(长叹一口气),前司已经是业内垄断型央企了,但大趋势确实不行了。我离职前就开始有取消绩效奖金的计划了…

23年gpt出来,我记得当时对设计院的冲击就是我们的文本类工作可以直接让它生成。

而当时接触到北林(范范补充:北京林业大学),他们是最早开始研究多模态大模型自动生成平面图的高校(也是业内首次实践)。

当时有了做算法的想法,但是后续发现适合我的是AI大模型策略产品。

没有立马转的原因其实有点赌气,因为之前的机构跟我说非科班想转码甚至转算法没有一年半不可能的!我就像知道学完能不能拿到面试,没想过offer。

范范:结果还拿过百度的算法offer哈哈

面试的这些内容,我真的有超多想要分享的!而且算法和产品岗我都面过!非常多的经验。

图片

(图源受访者,部分面试邀约记录)

【算法岗?产品岗?在不断交融】

范范:看了你报名的课程,几乎所有的课都学了,但是最后入职的是产品经理岗?

是的,深度学习的课程看的少一些,但是「Agent开发」和「大模型原理」两门课我都有好好看完!

虽然最后做的是产品经理岗,但有效的知识也都是从赋范这边学来的,简历也是Agent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包装

范范:算法岗和产品岗的面试环节,在你看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先说面试经验吧:

算法:首先必须保证力扣hot100认真刷一遍。部分大厂会出一道力扣、一道手撕算法题目(字节、百度、腾讯),2025年算法面试必然会考deepseek蒸馏、本地部署的技术细节(面试官会希望求职者是有过以上尝试的)。

还有vllm、page attention、混合精度训练、ppo dpo grpo的区别以及后者的优势。2025年算法面试重心势必是强化学习!

图片

(图自九天老师公开课《DeepSeek 1论文精读》)

接着不管是面试算法or Ai产品经理,面试官很多时候问:你为什么用这个?(背后提问逻辑埋点其实是你不用别的原因是什么,别的哪里不好促使你要用这个?

讲完以上再最后落脚在自己选择的某个技术点,一两句话着重强化它的优势就够了。

最后说最大感受,那就是现在的Ai产品 已经今非昔比了

图片

有些直接明着写:最好之前是算法工程师,有三五年算法经验。甚至有公司的Ai产品运营都要求候选人能独立全流程训练一个大模型,还要制定评估指标和迭代方向。

啊还有,要自己构建数据集

和评估的测试集。

面字节时候直接现场手撕算法

范范:以前说的超级个体,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确实是有超级个体的趋势了。

产品岗还会问我DeepSeek的技术报告细节,GRPO和ppo,ddo相比优势在哪。

如果没上过「大模型原理」课真的会被问到。

现在不能单纯的懂算法或是单纯的懂业务,而是两者都要兼顾。

图片

虽然现在Ai很难,但有一句老掉牙的话“汽车出来的时候不要想着怎么跟汽车赛跑,而是想怎么先考个驾照”。

范范:那你的经验是什么?如何高效一些呢?

第一个经验就是不要看、不要轻易相信各个营销号说的“要刷够1000道题目才能去面试”!

图片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岗位需不需要做力扣,有很多放出来很急的真实hc 连手撕都没有,就问问项目,进去干活就行。(范范补充:学习相关请看下一part)

范范:那你是怎么解决项目问题的?

就是基本靠在赋能范上课的结果呀。

项目我思考了之前的业务场景,认真挖掘了哪些环节是可以植入大模型或者Agent相关的步骤的。

比如企业级智能问答助手,前司确实有需求要做。有大量垂类数据集,只需要拿预训练好的模型,再微调就行了。准确率也能比较高

图片

而项目二:前司工作流不清晰,多数文件因年久未能即时入库导致后续想快速查询同类型文件很困难,效率低。

基于这个业务场景那就做知识库问答助手Agent,把数据切片,清洗,人工打标等思路整理成较高质量的数据集,去微调预训练的模型。最主要解决的就是query不清晰,用户诉求模糊的问题。

几轮训练之后再用测试集评估模型质量,基本准确率就可以在90%左右了

图片

课程里的项目都没用完哈哈,这里主要考察的是项目落地的细节。

范范:过程里否有什么软素质的考察呢?

我觉得几乎每家都会问:你觉得Ai+时代对你个人生活改变最大的点,或者体会最深的点是什么?

我的回答思路是从Ai从原来的单纯搜索——直接给出答案(太过于硬性),没有任何推理过程和柔性素材(比如文字、或者图片细节优化等),AI能更加拟人化的给出回答。

Ai的本质在我看来就是人类能力的放大器(这句话被字节和百度面试官夸过哈哈哈哈)

【靠谱的老师,可以缩短1/3学习时间】

范范:很多0基础的朋友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去实战呢?比如求职

我觉得是自己根据自己,不管是在校期间的项目场景还是在企业的业务场景,能认真思考哪些环节是可以用大模型或者Agent 实现的,首先明确能干活的场景。

其次就是把「大模型原理」课和「大模型与Agent」课都看完,自己手动起码用coze cursor dify能做个简单的Agent出来。

技术方面,最基础的要了解构建数据集、Agent多轮对话、如何构建测试集和如何评估模型指标,知道如何解决上下轮对话灾难性遗忘,知道哪里可以用RAG解决。

这些我认为是基础了。

范范:如果现在让你再从0开始,觉得怎么学最高效呢?

先从九天老师的Python课开始!

九天老师的python课程至,今仍然是我看了市面上全部python课程讲的最清晰易懂的(尤其是对我这种从上大学开始已经七八年再没接触任何数学知识的人来说,真的是救命稻草!

图片

另外就是别急着投简历,给自己起码1-2个月认真夯实基础和包装项目经历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投递,但最好就抱着只是学习的心态去投递小厂小公司。

接着数学知识,跟着算法课程学到哪补到哪就行,其余的都可以不学。比如先学的应该是线代和概率论、线性和分线性!

范范:然后就是恶补实战

是的!我把九天老师的内容几乎全看完了(年后ds公开课还没看完 ,木羽老师的Agent实操也全看了!

图片

没看完的,说实话只有深度学习……

但是我面试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呵 我可是懂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产品人!哈哈哈哈

而对面的面试官一般还是以产品出身较多,这部分如果能多讲两句技术知识 他们会觉得“你真的挺牛的,以后跟业务和算法工程battle就靠你了”

范范:啊,真的是技能好复合的一位人才

不不不,平心而论我的技术水平在学院里应该在中下游。我记得课程群里有京东的ssp、还有一些国外的cs佬。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没有去算法岗的原因吧。

但是我最大的优势是懂算法又有业务视角!我在面试时也是这么说的哈哈哈

现在做的Ai产品经理,也是我超级喜欢的事情!


以上就是本次访谈的全部内容啦~

“Agentic时代同行计划”是希望集结大家的智慧。也许你的一句话会在未来5年、10年点亮另一个人的心,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访谈不限主题、不限内容,会有专人进行访编辑并维护~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欢迎联系助教老师,当下仅针对付费用户开放哦~

图片

为每个人提供最有价值的技术赋能!【公益】大模型技术社区已经上线!

九天&菜菜&菊安酱&木羽老师,30+套原创系统教程,涵盖国内外主流「开&闭源大模型」调用与部署,RAG、Agent、微调实战案例…

所有内容免费公开,还将定期追更最新大模型技术进展~

GitHub同步上线:https://github.com/fufankeji/LLMs-Technology-Community-Beyondata

【大模型社群免费提供】

✅新知速递:重大技术突破&最新技术信息通报;

✅干货分享:每月2-3场硬核干货&技术公开课;

✅20+主流开源&在线大模型部署与调用方法;

✅团队独家自研高品质技术教程;

✅社区交流:活跃技术氛围,技术交流&答疑;

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