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无人机的“大脑”:任务管理计算机(MMC)
从飞播造林到物流运输,从空中游览到交通出行……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丰富和拓展应用场景,“飞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开放,低空经济已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
科技创新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已成为全球民用无人机第一大专利技术来源国,无人机的核心组件——任务管理计算机(Mission Management Computer, MMC)的重要性日益显著。MMC扮演着无人机“中枢”的角色,负责飞行控制、传感器数据管理、任务规划与实施等关键功能,以及与地面控制站及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用于确保无人机独立且高效地执行复杂多样的任务,并与地面控制站、其他无人机或体系实现紧密无间的协同作业。
02.MMC的起源
任务管理计算机(即MMC)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军用飞机和航天器中,当时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卫星系统需要一种计算平台来管理飞行过程中的任务执行与数据处理。这类计算机最早应用于美国的F-16战斗机和航天飞机,以执行导航、武器控制、传感器管理等任务。
无人机领域中,2000年的美国的“捕食者”(MQ-1 Predator)无人机是任务管理计算机概念的初步应用。随着无人机在各类国防和民用领域执行任务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遥控式操作无法应对实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