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通用的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符被编码到计算机中,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以及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LL编码。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CLL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

    中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方式,其他国家相应的也有自己的编码方式,所以Unicode应运而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中,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所以ASCLL编码是一个字节,Unicode编码通常是两个字节。

    但是,虽然解决了乱码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用Unicode编码比ASCLL编码需要使用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所以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换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为一个字节,汉字通常是三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为4-6个字节。

计算机系统通用的字符编码工作方式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中,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所以你看到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meta charset="utf-8" />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2249359 查看本文章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hoenix_tgd/article/details/8107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