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6内存管理malloc(3)

ioinit申请内存0x130字节。把007d0ed0地址传给上游,之后调整剩余内存大小为ec0,ff0-130,因为在debug模式,所以还需要调整指针,返回实际使用内存的指针。00000002表示CRT_BLOCK,main函数内内存malloc,标记为NORMAL_BLOCK。程序执行到最后,链表中还有_CRT_BLOCK,不是内存泄漏,如果有NORMAL_BLOCK才是内存泄漏。内存申请完,剩余大小还是大于等于1k,还是在原先链表。

VirtualAlloc内存申请,MEM_RESERVE,虚拟地址申请,MEM_COMMIT,实际内存申请。

0x130,由18list供应,使用32组bitmap,每个bitmap64bit表示每个链表是否内存可供内存使用。但是在最开始,只有最后一个list有空间可供使用。

第二次内存申请,0x240大小。查bitmap,相应bit位还是0,还是最后一个链表供应。每个Group的cntEntries表示内存申请次数,为0,表示没有申请,或申请后都还了回来。indGroupUse表示目前用32个group中的那个,目前使用0号group。

第三次内存申请,0x70大小。查bitmap,相应bit位还是0,还是最后一个链表供应。0号Group的cntEntries3。

第15次,内存释放0x240,cntEntries减一,变成13,是第2次内存申请。由35list负责收回,0号的group的35bit置为1。

第19次分配0x190,本应由25list分配,但是bit为0。往大的list顺序查找,由35list分配,不要在最大的链表直接分配,这样便于释放时合并。0x240分配0x190后,剩余0xb0。list调整移动,移动到24list,并调整相应bitmap。

第n的分配0x230,第0号group,bitmap情况为02000014 00000000表示3个链表挂有区块,不足0x230内存分配,所以使用下个group进行内存分配。indGroupUse表示成1。

内存合并:300回收,301表示正在使用,但是前后都是300,表示目前没有使用。合并后链到相应的list中。

首先确定落到那个1M中,在确定位于那个group,在确定那个list。使用夹逼法来确定范围。

sbh实际是分段管理。把header的1M分成32个,group可以便于充分回收,因为1M全部回收十分困难。如何判断一个group是否全部回收??cntEntries为0,表示这个group全部回收。

全回收的group不是立即还回操作系统。有2个全回收的group,才会还一个group。如果16个header使用完,会继续申请,16,32。。。

_sbh_pHeaderDefer指向哪个header,_sbh_indGroupDefer指向哪个header中哪个group。所有的区块都被一个指针链着。

程序不同层次的内存申请优化。都有复杂的设计!!!每层做优化,是浪费,但是有必要做,因为每层不能预测依赖下层是否做了内存优化,所以自己要做。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ongyu_1989/article/details/8143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