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分析

建议从以下几点分析总结BUG,尽量用数据去量化和证明

  1.   BUG分布图(可明确知道哪些模块存在BUG多),及对应rd的开发质量、qa漏测情况

  2.   BUG严重性(BUG严重性,严重错误和次要错误占有比例大,相对系统的功能不稳定)

  3.   严重BUG打开和严重BUG总数(比例越大,说明开发修复bug的效率偏低,代码不稳定,发布后出现bug的几率增加)---bug重复打开率

  4.   BUG解决状态图(可明确知道当前系统还存在的BUG未解决)

  5.   BUG曲线图

 

  6:严重bug平均关闭时间(天)----严重BUG从新建到关闭的时间越长,表示项目组对重视度不够。

  7:单个模块各个阶段的BUG图(各判断该模块是否稳定)

  8:每一阶段的旧功能BUG分析(有利于预防)--暂定一个月一次


终极目标深入BUG分析

  

1.BUG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的数据,应当被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2.注意组织内BUG数据积累,使用标准流程和成熟的缺陷管理工具对BUG进行管理,并通过缺陷工具提供的分析方法对BUG进行基本分析。

3.深入BUG分析,提高BUG使用质量,挖掘BUG使用价值。

4.基于BUG数据统计,加强层次化分析。按项目、过程、阶段、模块、技术、人等不同维度和层次,不同版本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获取多维度、多层次分析数据,实现精益化软件开发、度量和管理。

5.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BUG的产生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人、过程、组织间的关联关系,发现BUG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解决方案,预防和降低BUG的产生,形成从BUG分析到组织生产能力提升的数据支撑,完成组织生产能力提升到个人素质增长的正向驱动。

6.还可以利用第三方数据分析工具,高效的对BUG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基于强大的分析功能实现BUG分析的多维度、多层次动态分析展示,提升BUG的分析效果,实现BUG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为软件组织的精益化管理提供多方位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oshisiyecao/article/details/72538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