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JavaScript中的事件冒泡和事件捕获

事件冒泡

IE 的事件流叫做事件冒泡(event bubbling),即事件开始时由最具体的元素(文档中嵌套层次最深的那个节点)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到较为不具体的节点(文档)。以下面的 HTML 页面为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vent Bubbling Example</title>
</head>
<body>
<div id="myDiv">Click Me</div>
</body>
</html>

如果你单击了页面中的 <div> 元素,那么这个 click 事件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1) <div>
(2) <body>
(3) <html>
(4) document
也就是说, click 事件首先在 <div> 元素上发生,而这个元素就是我们单击的元素。然后, click事件沿 DOM 树向上传播,在每一级节点上都会发生,直至传播到 document 对象。

所有现代浏览器都支持事件冒泡,但在具体实现上还是有一些差别。IE5.5 及更早版本中的事件冒泡会跳过 <html> 元素(从 <body> 直接跳到 document )。IE9、Firefox、Chrome 和 Safari 则将事件一直冒泡到 window 对象。

事件捕获

在事件捕获过程中, document 对象首先接收到 click 事件,然后事件沿 DOM 树依次向下,一直传播到事件的实际目标,即 <div> 元素。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vent Bubbling Example</title>
</head>
<body>
<div id="myDiv">Click Me</div>
</body>
</html>
如果你单击了页面中的 <div> 元素,那么这个 click 事件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1) document
(2) <html>
(3) <body>
(4) <div>

虽然事件捕获是 Netscape Communicator 唯一支持的事件流模型,但 IE9、Safari、Chrome、Opera和 Firefox 目前也都支持这种事件流模型。尽管“DOM2 级事件”规范要求事件应该从 document 对象开始传播,但这些浏览器都是从 window 对象开始捕获事件的。由于老版本的浏览器不支持,因此很少有人使用事件捕获。我们也建议读者放心地使用事件冒泡,在有特殊需要时再使用事件捕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aoxiaojie12321/article/details/8003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