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屏幕密度(Density)和分辨率的关系

density值表示每英寸有多少个显示点,与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下面以480dip*800dip的WVGA(density=240dpi)为例,详细列出不同density下屏幕分辨率信息:

density=120时 屏幕实际分辨率为240px*400px (两个点对应一个像素

density=160时 屏幕实际分辨率为320px*533px (个点对应两个像素

density=240时 屏幕实际分辨率为480px*800px (一个点对于一个像素

apk的资源包中,当屏幕density=240时使用h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60时,使用m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20时,使用ldpi标签的资源。

不加任何标签的资源是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共用的。
建议:布局时尽量使用单位dip,少使用px。Dip等同于dp只是名字不同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显示效果,这个和设备硬件有关,一般我们为了支持WVGA、HVGA和QVGA 推荐使用这个,不依赖像素。

DP=(density / 160)PX

 

Px pixels 

即像素,1px代表屏幕上一个物理的像素点;

px单位不被建议使用,因为同样100px的图片,在不同手机上显示的实际大小可能不同,如下图所示(图片来自android developer guide,下同)。

偶尔用到px的情况,是需要画1像素表格线或阴影线的时候,用其他单位如dp会显得模糊。

 

dp:

这个是最常用但也最难理解的尺寸单位。它与“像素密度”密切相关,所以首先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像素密度。假设有一部手机,屏幕的物理尺寸为1.5英寸x2英寸,屏幕分辨率为240x320,则我们可以计算出在这部手机的屏幕上,每英寸包含的像素点的数量为240/1.5=160dpi(横向)或320/2=160dpi(纵向),160dpi就是这部手机的像素密度,像素密度的单位dpi是Dots Per Inch的缩写,即每英寸像素数量。横向和纵向的这个值都是相同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机屏幕使用正方形的像素点。

不同的手机/平板可能具有不同的像素密度,例如同为4寸手机,有480x320分辨率的也有800x480分辨率的,前者的像素密度就比较低。Android系统定义了四种像素密度:低(120dpi)、中(160dpi)、高(240dpi)和超高(320dpi),它们对应的dp到px的系数分别为0.75、1、1.5和2,这个系数乘以dp长度就是像素数。例如界面上有一个长度为“80dp”的图片,那么它在240dpi的手机上实际显示为80x1.5=120px,在320dpi的手机上实际显示为80x2=160px。如果你拿这两部手机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这个图片的物理尺寸“差不多”,这就是使用dp作为单位的效果

 

 

sp:

与缩放无关的抽象像素(Scale-independent Pixel)。sp和dp很类似但唯一的区别是,Android系统允许用户自定义文字尺寸大小(小、正常、大、超大等等),当文字尺寸是“正常”时1sp=1dp=0.00625英寸,而当文字尺寸是“大”或“超大”时,1sp>1dp=0.00625英寸。类似我们在windows里调整字体尺寸以后的效果——窗口大小不变,只有文字大小改变。

最佳实践:

文字的尺寸一律用sp单位,非文字的尺寸一律使用dp单位。例如textSize="16sp"、layout_width="60dp";偶尔需要使用px单位,例如需要在屏幕上画一条细的分隔线时:

根据手机的分辨率从 dp 的单位 转成为 px(像素),获取当前屏幕密度dpi与基础密度160dpi的倍数关系,+0.5f是为了保证转化成int类型时的数据正确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dpValue * scale + 0.5f);

根据手机的分辨率从 px(像素) 的单位 转成为 dp,//获取当前屏幕密度dpi与基础密度160dpi的倍数关系,+0.5f四舍五入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pxValue / scale + 0.5f);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xdw1992/article/details/8197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