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综合金融度寒冬

若聚合支付继续以服务费为主要盈利渠道,即便肃清行业乱象,监管文件的保驾护航也抵不住行业内部资源的快速消亡。同理,从支付企业的市场布局不难发现,支付业务仅为它们的一个场景入口,背后却是战略宏图。以产品创新为生存之道,推进支付服务向综合金融转变,聚合支付才能顺利度过寒冬,迎来春暖花开。

在部分提供聚合支付的服务商中,可以看到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其他服务,如消费金融、现金贷、广告、SaaS软件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企业服务。因此,可预见,未来聚合支付不仅围绕支付渠道的整合开展业务,其“支付+”路径还将向以下4个方向演进。

一是场景的整合。现阶段的聚合支付多在购物领域体现,但随着移动智能支付方式的逐渐普及,聚合支付的潜在市场将扩大到水电煤暖、有线电视、公交地铁等公共缴费领域。而发展红利也将使聚合支付方式不仅局限于二维码支付场景,智能终端的崛起势必丰富了聚合支付的内涵,NFC近场支付、金融IC卡挥卡等新兴支付方式将被纳入聚合支付范畴。

二是机构的连通。场景的整合必将触动其背后的相应机构。仅以当前二维码支付的聚合方式,背后便牵涉到支付宝、京东、银行机构等,当聚合支付随着智能终端崛起,其支付场景进一步拓展到银行卡收单、游戏点卡、手机充值、公交一卡通、其他预付费卡时,电商、银行、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等机构便会蜂拥而入。此时,丰富的业态催生多元化需求,而机构的连通在终端的体现,便是以一个渠道覆盖不同支付接口和业务需求。移动便捷的特性,将使多元化场景聚合、多机构的多元连通成为市场主流。

三是金融的融合。如上文所说,支付一般只以金融场景入口的形式存在,单纯以服务费为盈利模式的聚合支付厂商的前路并不长远。目前,已有部分聚合支付厂商在支付的基础上衍生了其他服务,用多种增值服务提高消费者黏性,同时扩大盈利范围,形成多元化竞争优势。

四是市场的***。当前,在移动支付厮杀的一二线中心城市,其市场份额基本饱和。但在广大的县域和农村市场,移动支付只是刚进驻百姓家,供不应求现象普遍存在。聚合支付完全可以绕过已是一片红海的中心城市,以先驱者身份、用互联网思维加速县域市场的***,用更加专业的综合支付服务,以本身低成本优势甚至是免费让利,培育新兴用户,为聚合支付开辟产业蓝海。

反观当前聚合支付市场,历经严冬打击,如今迎来了制度红利;支付市场融合趋势更为明显,流量变现促使多元业务的纵向衍生、国际化横向拓展。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科技日新月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等技术均已陆续在移动支付设备中得以实现,但对聚合支付而言,科技属性并未在其中得到明显体现,这反而给聚合支付的发展带来进一步想象的空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331577/230166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