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内生的中性的”比较术语化,有些难懂。我下面将内含的经济学模型理论改成一个故事帮助理解吧。譬如某国股市是个大企业,实际股值是5元,政府硬要说是15元而且要托市。股民不信。于是政府给股民说若你卖出股票我政府就以15元买入。股民想,我试试看政府是否说话算数。于是股民卖出1/3的股票。股票跌了一下。政府从财政支钱将这些股票用15元买入。这样股价就维稳了。过了几天,这股民算了算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觉得不对。这股明明只值5元,政府财政没有这么多钱兑换余下股票。保险一些,我再卖掉一些股票。于是他又卖掉1/3的股票。股票又跌下去了。这时政府财政上已经捉衿见肘,于是政府说我还有中央银行能印钞票来弥补前期的财政赤字,并且能印钞票来买剩下的股票。政府将此付诸实施,用扩张的货币以15元又买入新抛售的股票。这样股票又反弹维稳了。可是经过这么两轮财政赤字和货币扩张,因为实体经济没有改善,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涨到原来的三倍。最后股民手中剩下的1/3股票虽然市值价格15元,可他的生活成本也同比例增加,按购买力计算还是回到原来实际股价5元的水平。这就是长期均衡价格只由企业盈利水平决定,而不是靠政府发钱能解决的道理。
上面故事结局里,虽然实际股价还是回归真实价值5元,可一些其它结果变了。第一是股权构成变了,这个企业更国有化党营化。企业效率下降更不赚钱。第二是收入分配变了。企业老板赚了,股民们有赚有输,而成本由全体国民承担。那些没有资产的低收入者贫民百姓没有获利却要承担更高的物价,成了这个救市的牺牲者。

猜你喜欢

转载自chokee.iteye.com/blog/2227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