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备考宝典 - 31】考点汇总 - Chapter 28 - 外包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jiangsgyx/article/details/83265936

外包(Outsourcing)

是指企业利用外部的专业资源为己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乃至增强自身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从IT服务的外包方式上看,IT服务外包可分为两种:委外服务和运维外包。

从外包范围上分,可以划分为:整体外包、多项/选择性外包、合资/战略资源联盟、买入式外包。

外包服务的优势

1)强化核心竞争力;

2)增强组织分裂的价值;

3)规避经营风险;

4)降低经营成本。

评审

是合同评审和交付能力评审的总称,即对市场部签订的合同的条款、约定产品特性和市场前景、自身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制造成本进行综合分析。

评审是决定是否外包,以及如何外包的基础。

外包策略的设计目的

是要达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在功能、活动、过程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化平衡,并在风险最低的情况下保证企业实现其经营业务的战略目标。

简单的外包战略框架包含

制订切实外包策略;

提供简单的路线图。

可能的外包动机包括

1)为了获得特殊技能;

2)为了转嫁风险;

3)为了将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成本;

4)为了改善服务;

5)为了实施流程管理;

6)为了集中管理时间;

7)为了保持客观性。

明确定义的动机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外包过程中的以下关键领域

伙伴的选择;

合同条款;

成本/服务水平方面的折中;

衡量开发与管理。

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的方法包括

1)1级:反应式评估;

2)2级:意识式评估;

3)3级:转型阶段;

4)4级:专家级。

服务供应商评估通常由工厂评审、制造能力评审和样品认证3部分组成

1)工厂审核是对潜在服务供应商的品质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进行现场考评;

2)评估的另一环节是制造能力评审;

3)制造能力是服务供应商综合实力的标志;

4)服务供应商评估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样品认证。

合作机制的关键是适应变化。

客户和外包公司合作的第一守则是

不惜任何代价避免静态关系。

协调的作用

1)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解决冲突,促进协作;

3)提高组织效率。

协调的原则

目标一致原则、

效率原则、

责任明确原则、

加强沟通原则。

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

1)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2)善于运用反馈;

3)学会积极倾听;

4)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沟通协调的工作方法

1)主动进行沟通(意见沟通的类型有:单/双向沟通、横/纵向沟通、正式/非正式沟通、书面/口头沟通);

2)如何提高意见沟通的效果;

3)妥善处理冲突(批评教育、协商解决、仲裁解决、行政干预、目标引导);

4)搞好组织协调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组织协调的内容

目标是协调的方向;

沟通是协调的杠杆;

协商是协调的重要手段;

明确责任是协调的得力措施;

利益是协调的基础。

协调的主要方法

职责连锁式协调、

制度式协调、

例会式协调、

合署办公式协调、

精简合并式协调。

外包合同类型分为

市场型关系合同、

中间型关系合同、

伙伴型关系合同。

外包合同条款中的服务需求的内容

工作和资源进度表、

变更程序、

升级和绩效变更条款、

额外工作、

惩罚条款、

安全、

故障恢复。

外包关系类型

市场型外包关系、

中间型外包关系、

伙伴型外包关系。

外包关系管理要点

1)经双方协商、可测量和可检验的客观绩效标准;

2)正式的关系管理结构;

3)基于绩效和定价标准;

4)关于商业目标和关系管理的内部培训及交流;

5)对外包商进行客户商业环境和目标的培训;

6)规范的文化;

7)知识和技能持续不断地交流。

外包关系管理机制

监督机制(监督外包商、观察高层经理、监督客户经理、监督IT员工、监测环境);

控制机制;

激励机制;

协调机制。

伙伴关系的建立过程

奠基阶段、

初始阶段、

维系阶段、

扩展阶段。

伙伴关系的关联机制

整合机制、

监督机制、

协作机制、

控制机制。

外包合同

IT服务外包合同不能够保证双方的期望透明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iangsgyx/article/details/8326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