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etty实现Redis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pp634077956/article/details/82178710

这是一个用Netty实现的Redis(服务器版本)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pyb1993/JavaRedis

目的有三:

  1. 深入理解redis,将redis上的各种功能慢慢迁移到java上来
    用C语言来实现太麻烦了,而且一般工作中用不到C,加上我前两个项目(编译器和http服务器)都是用c写的,正好练习一下Java
    降低开发难度,对于一些功能可以更轻松的实现
    未来可以用JNI将重要数据结构封装起来,提高性能(另开一个branch)
  2. 理解现代服务器的网络/线程模型
    最近刚刚学习了Netty,顺便熟悉netty的使用
  3. 可以用来学习分布式,实现简单的主从,集群功能
    学习分布式不可能只动眼不动手,所以以后可以这个项目为出发点开始魔改

Version-1架构

因为使用了Netty,所以不需要过于操心网络,针对redis本身的特点(来往的数据量比较小,全是纯内存操作,其实cpu开销也不是很大),所以单次操作非常的快,这种情况下,cpu并不是瓶颈,往往网络先达到瓶颈(这里不是指网卡流量跑满,而是说处理各种链接的开销)
所以采取单线程(多线程带来的线程同步的开销相当大,暂时没有必要)
也就是 网络 + 业务 都在一个线程里面(一开始也尝试使用额外的线程池来执行,后面发现没有必要)

Handler

用一个Map维护命令和Handler之间的关系,来一个命令就去查找对应的Handler,然后调用对应的handler

编码/解码:

先不考虑性能
直接使用阿里的FastJson,用来序列化参数(command 对应的类型都利用一个hashMap提前注册好)

协议格式 :

每个单元 长度 + bytes
一共三个单元:
requestId(用来校验)
command(命令类型)
content(结果,也是FastJson序列化的字节)

数据库部分:

在RedisDb.java文件里面,核心是一个 
HashMap<String,RedisObject>

RedisObject定义如下:

class RedisObject{
    int type;
    Object data;
    .....
}   

实现了HyperLogLog数据结构:

基本原理:
  • 令K 为n次投掷「硬币」面最大的投掷次数
  • P(A) = 所有投掷次数 P ( X i <= K ) = ( 1 ( 1 / 2 ) k ) n
  • P(B) = 不是所有投掷次数X_i 都小于K(因为至少有一个达到了k) = 1 ( 1 ( 1 / 2 ) k 1 ) n
  • 注意 A,B 是同时发生的,因此P(A)和P(B)就不应该接近0,否则和「小概率事件不发生的假设」矛盾
  • 容易得到 n 2 k

  • 分桶进行统计:

  • 为了避免出现只投了一次就出现很多正面的情况,这会造成偶然误差很大,所以通过分桶来减小误差
  •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这里的误差就会减小,但是如果只实验几次,即便分桶也无济于事,很可能造成误差很大
  • 比如一共就只实验10次,完全有可能造成里面有一半的桶误差都很大的情况
  • 实际上Redis本身做了很多优化,特别是利用一个关于没有投中桶的次数 e z 的函数进行拟合
实现步骤:
  1. 对字符串进行hash,这里使用MD5进行hash,然后获取前64位作为一个long用来进行标志
  2. 取后14位作为桶的索引,取前50位作为投掷的序列,这里曾经犯了一个错误:
. 利用 H 的后14位作为index,然后计算整个H的zeroBits,注意这个时候没有使用Hash的后50位,从而导致bug:
  注意到: 由于bits大于14的概率很小,
  所以大多数时候实验的结果都是由后面14位决定的,
  这就导致同一个index上面的,bit几乎都是一样的
  完全失去了随机的意义    
  1. 计算低位连续为0的个数(这里是对投掷次数进行建模),计算方式如下:
    • 获取一个整数末尾有多少连续的0
    • 1 计算 x = (val ^ (val - 1)) & val
    • 2 x = 2 ^ i, i 就是末尾连续是0的个数,i最多等于50
    • 3 查表得 i = table.get(x)(可能还有其它的方法,比如二分移位进行试探,由于这里x**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0或者1,所以可以从1开始试探)
    • 4 将 i + 1和原来桶里面的值取大者保留, 这是为了计算1出现的位置(实际上等于至少投掷一次)
    • 5 算count的时候计算调和平均数,这是为了避免单个离散值导致的异常
实现:
    // 计算估计的基数,利用调和平均数进行计算
public long estimateForHLL(){
    double sumbitsInverse = 0;
    int validNum = 0;// 统计不为0的桶
    for(int i = 0; i < Num; i++){
        int bucketEstimate = buckets[i];// 连续0的数量+1,第一次出现1的index
        if(bucketEstimate != 0){
            sumbitsInverse += reciprocal[bucketEstimate];// 2 ^ -i
            validNum++;
        }
    }
    if(validNum < Num * 0.05) {
        // 如果数量很少就直接计数
        return validNum;
    }

    int ez = Num - validNum;// 0的数量
    sumbitsInverse += ez;// 当ez很大的时候进行的补偿(具体推导不明)
    double zl = Math.log(ez + 1);
    double beta = -0.370393911 * ez +
            0.070471823 * zl +
            0.17393686 * Math.pow(zl,2) +
            0.16339839 * Math.pow(zl,3) +
            -0.09237745 * Math.pow(zl,4) +
            0.03738027 * Math.pow(zl,5) +
            -0.005384159 * Math.pow(zl,6) +
            0.00042419 * Math.pow(zl,7);


    double alpha =  0.7213 / (1 + 1.079 / Num );
    double ret = (alpha * Num * validNum * (1 / (sumbitsInverse + beta)));
    return (long)ret;
}
实际上这几个参数一个都不能少,否则误差就会变大(原理和实现还是差距很大的,具体推导感兴趣的自己取看paper,redis源码里面给了paper的mi)

Version-2架构

增加了几个重要功能:
1 实现了异步线程辅助完成删除过期key
2 删除过期key使用定时轮+最小堆+随机删除
3 实现了普通字典和支持并发的字典的切换

  • 同步删除的策略:
  • 我们对可能的使用模型分成两种:
    1 大量的短时间的过期(分布式锁)
    2 大量长时间的过期(普通的cache应用)
    3 1 2 的结合

  • 对于 1,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定时轮+最小堆的结构来实现,首先核心数据结构是:
  •  static PriorityList[] expires;
     PriorityList则是对优先队列的封装
    这样每来一个过期事件,我们就判断过期时间是不是小于一个规定的时间,比如2个小时;
    如果小于就可以直接塞到对应的`PriorityList`里面,具体:
    
                if(delay < slotNum * 4){
                /* 如果是那种延迟很大的过期key,就不放在定时轮里面,而是采用原来redis的随机抽样做法
                *  因为如果过期时间很长,就会导致定时轮里面存储太多数据,从而导致插入变慢,而且占用太多内存太久
                */
                int index = (int)((now + delay ) & (slotNum - 1));// 计算应该放到的index
                PriorityList slot = expires[index];
                slot.add(new ExpireObject(key,now + delay));
                System.out.println("add index");
            }
    

  • 对于2,我们可以使用原来Redis的随机删除策略来实现,也就是每次从过期字典里面「随机」选取16个key,然后计算这些可以是不是过期,用抽样来判断整体过期key的情况。一个难点是:
    Java的hashMap不支持随机抽取,为了性能不可能把map变成array来临时操作,所以采取一个相对hack的办法:
  • 利用反射+Unsafe,拿到HashMap里面对应的table(Node[]),然后还是利用unsafe计算出Node的next元素,这样就可以像Redis一样进行遍历了,当然这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和JDK具体实现耦合在了一起,只是不得已的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重写一个HashMap,不用JDK的那个。
    

  • 异步删除的策略:
  • 我们为了支持异步线程辅助一些工作,比如说帮忙删除过期key,帮忙进行扩容等操作,设计了这样的策略:

    从RedisHashMap衍生两种类型,第一个是普通的HashMap,另外一个是支持并发的HashMap
    如果需要异步线程的支持,我们就在主线程里面将普通的Map替换成ConcurrentRedisHashMap
    像这样:
            public static void converMapToConcurrent(){
            if(!RedisMap.holdByAnother()) {
                RedisConcurrentHashMap<String,RedisObject> cmap = new RedisConcurrentHashMap<>(RedisMap);
                cmap.incrRef();
                RedisMap = cmap;
                //RedisMap.get("1");
            }
        }
    
    此外,还有modCount和size两个成员变量会被同时修改,以及rehash发生的可能性,所以下一步就是要把扩容操作
    从hashMap内部转换到外部进行控制,避免主动发生rehash的可能性
    
    同时注意到异步线程对于PriorityList的add操作和主线程过期操作可能会有数据竞争,所以我们需要单独为一个PrioirtyList设置一个并发的版本,思路类似上面的Map,具体内容见:「ConcurrentPriorityList.class」
    
    
    
    上面这样做,第一是对原来的RedisMap进行了封装,但是并没有对原有的数据操作,所以无论数据有多少,都是O(1)的操作
    第二,所有转换都在主线程里面执行,所以不需要考虑转换过程带来的线程安全的问题
    第三,转换完成之后,就可以提交任务,让异步线程也对该RedisHashMap进行操作了,这个时候操作一定是线程安全的
    第四,一般这种操作竞争的程度并不高(一共就几个异步线程进行操作)所以性能损失不大,而且每个操作很迅速,所以自己写了一个简单的spin-lock用来进行保护即可,具体内容见RedisConcurrentHashMap.class
    最后,我们只需要在异步线程结束之后,在主线程将状态转换回来即可,这种情况下只能让主线程去轮训提交的异步任务的future,只要future完成,就执行对应的回调,具体内容见「ExpireFuture.java」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优化,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Version-3

    改动1: 增加了对于渐进式rehash的支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重写了RedisHashMap(其实就是把JDK源码抄了一部分过来)
    改动2: 增加了异步线程进行rehash的支持(重点是确保线程安全,使得删除过期,rehash,以及主线程rehash协作运行)

    思路设计

  • 渐进rehash的支持
  •     实际上,最开始我使用的是JDK的HashMap,但是存在各种问题,你要在主动rehash的过程中防止hashMap自动扩容,要处理size的线程不安全,还要面对无法高效率的获取随机的值等问题。
        要绕过JDK的限制非常麻烦,而且关于自动扩容的问题, 非常难以限制,会导致线程安全的问题
        比如异步线程往新的map添加元素,同时主线程也将新的元素添加到·新的map,如果并发够大,
        完全可能产生新的map在扩容过程中再次扩容,这个时候导致分段锁失效等情况。
    
  • 主线程渐进式rehash的逻辑
  • put: 只往新的map存,但是同时要删除老的map里面可能的key
    remove: 先删老的map,再删新的map(否则存在线程安全)
    get: 先查新的map,后查老的map  
    什么时候执行这个逻辑:
        分两种情况来讨论,首先考虑扩容,这里把负载因子1作为分界线
        然后考虑缩容,这里把负载因子0.5作为分界限(缩容的时候还要考虑频率,限定为至少间隔1s)
        另外对于size比较小的rehash,就直接在主线程执行
    
        put的代码:
         if(RedisServer.isCurrentThread()){
                    safePut(key,val);
                }else{
                    if(!inRehashProgress()){
                        // 不扩容状态
                        greadLock();
                        safePut(key, val);
                        greadUnLock();
                    }else{
                        // 这里处于扩容状态, rehashMap != null
                        // 但是由于没有锁的保护,可能突然变成非扩容状态,rehashMap == NULL
                        // 所以 stopRehash只能在「没有异步线程的」
                        safePut(key,val);
                    }
                }
    
                // 这里有多种case 1 主线程扩容,当前字典可能是「普通状态」/「并发状态」
        // 2 异步线程扩容,且当前字典已经是扩容的状态
        // 3 异步线程扩容,当前字典一定是并发状态
        // 我们只在主线程切换状态,所以其它两个线程我们不执行
        if(RedisServer.isCurrentThread() && needGrowth(true)){
            startRehash(); // case2会直接被startRehash过滤
        }
    
  • 异步线程的逻辑:
  • 遍历所有老的slot,将这些slot添加到新的map上面
    关键点: 每一个slot都需要加锁来保证正确性
    
     EasyLock lock = lockArr[index & (lockNum - 1)];
        lock.lock(); // 需要lock住固定的index
        Node node = map.table[index];
        int nodeNum = 0;
        while (node != null){
            // 进行rehash
            ++nodeNum;
            rehashMap.put(node.getKey(),node.getValue());// 自动加锁
            node = node.next;
        }
        map.table[index] = null;//所有的都设置为null,这样就成功将map本身给解决了,map本身的size也应该修改
        tmpSize.addAndGet(-nodeNum);
        lock.unlock();
    
  • 线程安全和性能的讨论
  •       首先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中间层 `RedisDict`
          这个东西负责 rehash操作和 普通RedisHashMap到RedisConcurrentHashMap的转换,这样对于使用RedisDict的操作就完全屏蔽了。
          但是,对于rehash操作,由于存在突然变成rehash状态和突然从rehash状态结束两种变化,那么这个线程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
    

    如果直接加锁,那么就会导致性能很差,因为处于并发状态和rehash状态的时间很少,如果每次检查是否处于rehash状态的时候都要加锁, 那么性能未免也太低了。一个做法是「double check」的思路,回想单例模式里面的常见pattern实现,可以避免大部分情况下进行加锁.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采取这种模式必须保证状态的变化是「单向」的,比如说单例里面状态不能「从有到无」。但是rehash的变化是双向的状态,那么怎么做?


    两种策略: 1 延迟stopRehash的操作,所有的stopRehash操作只在没有异步线程持有当前RedisDict的时候才执行,这样就避免了上面说的问题。
                2 先检查是不是在主线程执行的这个操作,如果在主线程就不需要对检查 rehash状态加锁,因为所有对状态变化只发生在主线程。
    再看一次put的代码,这里采取策略2:
    
     void safePut(K key, T val){
            if(inRehashProgress()){
                // 扩容状态
                rehashMap.put(key,val);
                map.remove(key);// 这一步是必要的
            }else {
                // 非扩容状态
                map.put(key,val);
            }
        }
    
    if(RedisServer.isCurrentThread()){
                    safePut(key,val);
                }else{
                   greadLock();
                    if(!inRehashProgress()){
                        // 不扩容状态
                        safePut(key, val);
                     }else{
                        // 这里处于扩容状态, rehashMap != null
                        // 但是由于没有锁的保护,可能突然变成非扩容状态,rehashMap == NULL
                        // 所以 stopRehash只能在「没有异步线程的」
                        safePut(key,val);
                    }
                     greadUnLock();
                }
    

    分析:首先判断是不是在主线程,如果在主线程,那么就代表不用担心状态突然发生变化,因为这是因为所有的状态变化都在「主线程执行」,所以不存在其它线程的干扰。
    如果不是在主线程,那么就需要加一个读锁,这是为了防止状态改变.


    来看看remove,这里采取来策略1来实现(其实可以把策略2也加入进来,但是没有必要搞那么麻烦,因为本来都是小概率情况)

     public void remove(K key) {
        map.remove(key);
        if(inRehashProgress()) {// 1
            greadLock();
            if(inRehashProgress()){
                rehashMap.remove(key);
            }
            greadUnLock();
        }
    
        if(RedisServer.isCurrentThread() && needtrim(true)){
            startRehash();
        }
    }    
    

  • 锁的实现
  • 这里有两种锁,一种是自旋锁,一种是「读写自旋锁」,后者是为了保护「rehash状态」的,在改变rehash状态的时候要加上「writeLock」,检查的时候加上「readLock」.
    因为这里的临界操作都非常短,所以全部用自旋的形式实现,而且不考虑公平性(一般0.1ms都不要就执行完了,所以尽可能的高效率)


  • 状态改变的条件
  • 由于map具有这样几个属性,「是否并发」,「是否正在扩容」,「被几个线程持有」,其中「被其它线程持有」一定意味这「处于并发状态」
    所以停止rehash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些情况,比如
    如果被其它线程持有着(并发状态),那么不能立刻结束rehash状态,这本来是通过「读写自旋锁」来进行保证的, 但是我们可以再提高一点性能,如果该Dict被其它线程持有,那么会延后执行该Dict的stopRehash,这样就可以先执行其它任务而不是「自旋」
    
    在开始rehash的时候,也要根据「是否已经处于并发状态」,「是否可以直接执行rehash」
    
    死锁,注意到获取size的时候同样存在线程安全的问题,但是size加的是「readLock」,如果调用的上层恰好使用「writeLock」,就会导致死锁。所以还需要一个无锁版本的size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p634077956/article/details/8217871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