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蓝牙耳机,到底谁才是你的菜

市面上的蓝牙耳机也越来越多了。在选择具体的产品之前,你应该了解。目前的蓝牙耳机大致分为五类:头戴式、传统入耳式、最近兴起的颈挂式和双耳独立式,还有被各种运动达人反复安利的骨传导耳机,不知道选哪个好?看这篇文章就对了。

1、头戴式

相比亚洲人更喜欢的小巧入耳式耳机,这类头戴式耳机更有那种粗犷的欧美风格,比如大家熟知的Beats就是典型代表。由于耳机大,能容纳尺寸更大的单元、更多的电路,以及电池,所以这类耳机除了音质普遍不错之外,还有很多“全能战士”,比如说降噪功能。总之,要想一步到位买功能最齐全的蓝牙耳机,头戴式肯定是最佳选择。

优点:体积大,所以能容纳更多的功能,以及……电池。若比降噪、音质、续航这类硬指标,有很强的竞争力。

缺点:大而且重,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耳朵被包起来,尤其是夏天……你懂的。

推荐产品:BOSE QC35II,WH-1000XM2,无论是音质还是功能,两款都是代表这类产品最高技术水平的产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普通入耳式

在入耳式蓝牙耳机中,这类产品是出现最早的,也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价格最便宜的。这类耳机的造型基本上千篇一律,甚至连线控的操作逻辑都是一样的。不过,在音质和附加功能上,不同的产品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价格从一两百到接近上千,跨度也很大。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蓝牙耳机,500以内的产品就可以满足需求了。如果你想要追名牌,也要千元左右的耳机可供选择。

优点:目前最成熟的产品,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

缺点:有的产品双耳之间的连线有时候会磨你的颈部,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推荐产品:捷波朗Step,Powerbeats Wireless 3,在生活中,两者出现的频率都不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颈挂式:

这种类型可以算是普通入耳式蓝牙耳机的一个变种,双耳之间的连接线干脆做成了颈挂式的形状,挂在脖子上。好处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因为不用在寸土寸金的耳机上做文章,所以颈挂部分就可以容纳更大的电池以及更复杂的电路。除此之外,在外形和设计上,颈挂部分显得也有更多花样可以玩,相比千篇一律的入耳式耳机,这种颈挂式的产品看起来显然更酷一些。看看那个杰士的X12 Neckband就知道了。不过经过本人亲身评测,提醒你们注意,大多数这类产品,其实并不是太适合跑步。

优点:比起普通入耳式,造型更加多变,功能更强大,续航也强些,而且价格不见得比同类型普通入耳式耳机贵

缺点:颈挂部分设计不良的话,跑步甚至快走都会朝一边歪的(我这就不点名了)

推荐产品:JBL Reflect fit,BOSE QC30,索尼WI-1000X,三款都是有特殊功能的,前者的心率监测,后两者的降噪,都很实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双耳独立式:

苹果一手缔造出来的新类别,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从产品概念上来说,这是最完美的无线耳机。不过除了苹果AirPods之外,其他这类耳机都分主副耳,单独使用时只能使用某一只耳机,而且很多产品在接听电话的时候也只有一只耳朵出声,略显呆萌。而且偶尔出现的连接稳定性不好,以及声音延迟也很令人抓狂。另一个不足的就是,这类耳机的续航时间普遍捉急,比如像AirPods也只有5小时,而像索尼降噪豆这样的产品,只有3小时。

优点:完全没有任何耳机线的束缚,真正意义上的“无线耳机”。

缺点:捉急的续航时间,以及大部分产品的连接稳定性或多或少有问题。

推荐产品:苹果AirPods,B&O Play E8。这两款也许是同类产品中连接最稳定的耳机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骨传导耳机

一种被各路运动达人疯狂安利的耳机。佩戴方式异于传统耳机,不用将耳朵罩住,也不用赛入耳道,而是架在头上,声音通过颞骨传导至听觉神经从而产生听感,听上去非常梦幻。所以,用这种耳机,你能同时听见周围的环境声音,以及耳机里传来的音乐,这种双重聆听体验正是很多运动达人梦寐以求的。而对于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它也是款神器,这样就再也不会出现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见领导呼唤的尴尬了。

优点:完美的双重聆听体验,而且还不伤耳朵。

缺点:运动属性过强,不喜欢的人大概不会首选骨传导耳机,尽管它日常使用毫无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无线耳机文章阐述归伦茨科技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lenze_tech)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enzetech/article/details/8452944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