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最大价值是为世界贡献了其底层技术—区块链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天然属性。而一旦区块链技术大量应用到各种社会场景中去,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投资人、参与者、普通消费者与国家等多方利益,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数字资产其最大价值并不是成为了各国法定货币的替代者,而是为世界贡献了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极端狂热追逐者们认为,区块链技术代表着第二个网络时代,甚至可以转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一夜之间,各种各样的区块链概念公司涌现出来。这一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应用乱象丛生,严重泛化,甚至有人提出了“万物上链”的口号。

面对区块链这样的新型技术,如何准确理解、合理利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作为一种计算机、大数据以及互联网领域的科学技术,是静态的客观存在,其自身并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危害,只有该技术被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才可能会涉及社会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因此,单纯地对区块链技术进行监管既无必要,也不可行,需要根据区块链的类型不同,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讨论。

讲区块链不能不讲应用场景

区块链是数字加密资产的底层技术,就是构成、支撑数字加密资产存在的技术体系,其优势体现为在虚拟空间的运作。由线上转为线下是否可行、如何发挥其制度优势目前尚无成熟的、可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作为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信息确认工具,其应用场景也必须符合其消除信息不对称、去信用化的功能,那些无法予以信息化的现实世界中的交易模式和管理模式是不能应用区块链的。

判断某种商业活动或者社会管理活动是否可以应用区块链,至少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衡量:

一方面是区块链技术只能在虚拟空间中应用。数字加密资产是数据化、去中心化的电子支付方式,仅仅存在于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并无直接的联系。即使平时所说的“挖矿”行为,也是在专业的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其成果也在虚拟空间显示。网上商城出现的某些所谓“区块链应用”,是否可以达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标准,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你橙子、大米、酒等农作物、工业品等都要有一个很长的生长生产周期,其过程是无法通过电子信息完全展现与记录的。至于其进入流通领域后的打码、身份验证以及溯源等所谓区块链技术应用,都并非超出原有的电子验真手段的功能。

另一方面是区块链技术无论在何种场景中应用,必须符合其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与分布式记账等技术特征。时间戳(Timestamp)是区块链技术的关键一环,时间戳服务器(TimestampServer)通过对以区块形式存在的一组数据实施随机散列而加上时间戳,并将该随机散列进行广播,该时间戳能够证实特定数据必然于某特定时刻是的确存在的。这种哈希算法(HASH)的主要功能是数据的不可篡改,这也是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所在。但这里所说的不可篡改,是指的“链上”虚拟空间的信息,“链下”的现实世界是无法通过区块链控制不可篡改的。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上所谓的“时间戳”或者仅仅记录下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时间点,并非区块链意义上的“时间戳”。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

反过来说,区块链技术必须是去中心化的,因为这是区块链的根本特征之一,其基本含义区块链系统是“点对点”(PeertoPeer)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并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系统控制者。区块链作为一种共识机制,去中心化的意义就是没有一个组织或个人对全链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承担责任。也正因为如此,所有参与者基于对技术与规则的信任达成共识,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控制区块链,会对链上的信息进行篡改。如果区块链是中心化的,其基本特征和价值将不复存在。

有人认为,为了系统的整体安全和效率,放弃部分自由和隐私是值得的。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私有链”(Privateblockchain)与“联盟链”(Consortiumblockchain)、公链(Public chain)。私有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写入权限掌握在某个组织手里,其具有高效、封闭的特点,中心化程度较高。从严格意义上说,私有链与联盟链并非真正的区块链,只不过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发展而来的“准区块链”。当然,私有链、联盟链作为符合区块链技术部分特征的衍生品,可被应用在特定的领域、特定的人群。在公链方面,以基于商业3.0的LikeLib为例,从区块链行业发展角度而言,LikeLib的最终愿景是打造一个分布式的未来“银行”,通过建立不同区块链账本之间的连接,实现资产的跨账本转移,为基于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的金融应用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将区块链承载价值和传递价值的功能发到极致,将区块链的平等、开放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从区块链技术应用角度而言,LikeLib不只是一个实现跨链交易和多资产互通的区块链项目,更是一个完备的区块链开发平台。LikeLib在实现跨链交易功能的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区块链网络:它包含原生币,支持智能合约,并且拥有智能合约代币交易的隐私保护相制。任何开发者,均可根据应用场景,在LikeLib上开发出满足需求的金融应用。

项目优势

1.弱中心化

传统区块链技术核心设计思想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特点降低了价值交互的信任成本,但“去中心化”的组织机构权力比较分散,在区块链的实际落地方案中,匿名化增加了监管的成本。因此当下“弱中心化”在某些场景下正取代完全的“去中心化”。这是原有公有链模式上的一个突破。

2.无需修改原有链制,接入门低

跨链交易方案中,我们的账户锁定机制没有采用双向锚定方法,不需要在原有链上添加识别和验证SPV证明的脚本扩展,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在LikeLib验证节点上重构合成后传入原有链节点网络,都是符合其交易类型要求的合法格式,这就将跨链交易的特定操作和计算完全归结于LikeLib网络中完成,无需对原有链的各项机制进行任何修改,使得无论已有公有链还是基于其他平台开发的私有涟、联盟链都可以低门槛自由接入LikeLib,降低跨链交易合作成本,实现各链间资产的自由流通。

3.基于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保证

已有的很多跨链交易所使用的机制常立足于逻辑上的安全性,需要依靠跨链交易参与者基于自身利益推动,即参与者不会以损害自身利益为代价破坏跨链交易进行,这就引入了参与者理智假设。而LikeLib中,除了原有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以保证原有签名方案安全的基础上,使了基于多方计算和门限密钥共享技术的锁定账户管理方案,基于环签名和一次性账户的智能合约代币交易隐私保护机制,去除了参与者理智假设,跨链交易发起后,后续所有操作都无需交易参与者配合,将在LikeLib验证节点间自动完成,使得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依托于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在逻辑安全之上提高到了算法理论安全。

4.跨链交易的隐私保护

LikeLib的跨链交易方案中,原有链上的资产在转移到LikeLib上后以智能合约中代币的形式存在,我们一方面通过环签名技术将智能合约代币交易的发起者隐匿在一个账户集合之中,令发起者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追踪的,另一方面通过一次性账户系统使得智能合约中的账户一次性使用,且与LikeLib上原生账户无法建立对应关系,令合约内账户与原生账户隔离。综合两方面,实现了智能合约代币交易的隐私性,也就是让资产跨链后的交易受到隐私保护,为户提供更好体验的同时扩展了应用场景。

三、LikeLib愿景

LikeLib是一款全程自主研发基于区块链3.0的公链,能够让“区块链+”成为现实,丰富我们的社会生活。

LikeLib通过建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COs),实现对去中心化体系的重构和发展。它可以应用到科技、医疗、能源、电商、航空等各行各业。LikeLib主链处理主体应用业务模型,侧链适配多元化、多匹配应用场景接入。它使用并行计算,使得把区块链拓展到百万用户和每秒百万次交易成为可能,提高了智能商业开发效率。LikeLib是一款真正为商业应用而研发的区块链。

LikeLib构建理念是:技术改善生活,信用造就价值。

LikeLib最终目标是:将区块链融入社会生活,造就非凡价值。

当LikeLib超级计算机网络形成以后,那将是一个没有延迟的极速网络,是一个无限存储的网络,所有的传递和交换几乎都可以瞬间完成。

LikeLib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志之士加入,共同为完善区块链生态体系不断拼搏。LikeLib将来必定会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它将是行业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应用革新突破。

去中心化产生技术信任

去中心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区块链技术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并参与到一个区块链系统中来。在任何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中,所有参与者基于对技术与规则的共识,而非某个机构或者个人的信赖,无所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这样的机制下,所有的信息被推定为是对称的,一切行为结果都可预期,因此也就不存在信用问题。与其说,区块链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如说区块链产生的是人对技术的信任。因此,2015年10月,《经济学人》刊文说,区块链让人们在互不信任并没有中立中央机构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互相协作,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

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共同参与等特点,保障了参与者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和隐私,唤醒参与者的自我意识。每一个“链”上的参与者都可以读取、写入数据,确认他人数据,同时自己的数据也可以被其他人读取和确认。“链”上的每一笔交易都要向整个网络广播,所有的参与者都会因此而知情。人们基于对区块链技术的信任而相互信任,这颠覆了传统的信任概念和信用制度。区块链上的所有数据均不可篡改,区块链技术使得数据永远不会真正与人分离,并确保数据始终用于预先定义的目的。区块链催生了新的信任经济。

百度的“度小满Trust”金融区块链开放平台、腾讯的TrustSQL区块链平台、和数的LikeLib底层公链都已经正常运营。此类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有利于区块链商业应用的推广和拓展。面对区块链这样的新型技术,我们应该少一点喧嚣浮躁,多一点理性思考。如何准确理解、合理利用区块链技术,才是正道。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ikelib/article/details/8623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