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链将如何发展?

在比特币即将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对区块链充满信心,并在技术、共识、社区方面为之不断努力的人们。

前言

自2009年1月份上线以来,比特币系统已经稳定运行快十年之久。从最初只是极客们追求自由与梦想的尝试,到渐渐为大众所熟知,进而变成财富的象征,比特币广为诟病,而又极受推崇,无数次消亡,而又一次次崛起。如今它已经成为区块链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逐渐从支付、储备、数据库等方面冲击着现有的秩序与众生。

从比特币这个区块链1.0产品,到以太坊这个区块链2.0产品,再到被寄予厚望的EOS这个区块链3.0产品,底层公链领域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迭代。人们围绕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均衡、处理业务速度的高低、安全性这个“不可能三角”展开了探索与实验,试图去进一步拓展以比特币技为背景的技术疆域。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由于巨大的财富效应,区块链已然沦为了机构与散户竞相逐利的工具。牛市时一夜暴富,财富自由似乎就在眼前,熊市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触目惊心又实不为过。我想,中本聪当初上线比特币系统时定有多种期待,但肯定难以预料它在当今财富领域的巨大冲击。

可无论如何炒作,正常的逻辑终究不可逾越:正如基础设施之于互联网,3G、4G之于移动互联网,底层公链之于区块链应用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经历各种惊天乱象之后,底层区块链技术急需突破,正所谓“ 公链重生,路在何方?”。

自由 OR 禁区

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诞生之初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与探索,旨在让人们借助互联网进行无国界、无时间限制的自由交易。然而,由于其天生的匿名特性,被用在暗网等非法交易场所,多次被不同的政府所禁止,曾一度成为各国政府的“禁区”。

作为第一代底层区块链网络系统,比特币承载的东西太多。我一直认为比特币的伟大之处在于,第一它证明了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第二它完成了对去中心化理念在中心化社会的布道。至于它最终能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全球化货币,亦或是若干年之后被当做数字黄金封藏于博物馆,只能让时间来证明了,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只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

比特币系统开源、稳定,已经运行了快十年,但在追求自由的同时,是以牺牲效率为前提的。每十分钟出块一次,每个区块承载的交易数有限,交易费用高昂等等,都成为了比特币大规模应用的“羁绊”。于是各种分叉币应运而生,扩容、优化网络与共识算法、降低交易费用等等,一时间掀起了“比特币生儿子”的高潮。加之各种机构与资本的助推,原本被赋予纯粹理想的比特币一下被推上了财富的神坛。暂且不说,各种软硬分叉是否真的能解决比特币系统现存的问题,随之而起的则是分叉币背后各种势力的暗潮涌动,技术之争已然变成了利益之争。

现在看来,且不说各种分叉币是否真的有价值,亦或是分叉币成就了比特币,最为关键的是,在一场场轰轰烈烈的争论、探索与实践中,比特币肩负起了它在这个阶段的历史使命。

失控 OR 潮流

凡事有优劣,尤其对一个新事物而言。比特币的诞生代表了人们对去中心化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无可厚非。趋势一旦形成变不可轻易改变,在去中心化的路上终究又前进了一步。以太坊,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分叉币的目标,更是赋予了区块链一种新的特性----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

按理说,有了以太坊这种更加智能化的区块链账本技术,就可以较好的实现它在白皮书中列出的用于金融类项目、半金融类项目和在线投票等项目的初衷。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乎意料,又总能避重就轻地横叉一杠子。正如比特币“意外产出若干儿子”,以太坊的发币功能竟然造就了无数山寨数字代币,一时间将数字货币市场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一个去中心化的物种一时的失控,竟引发了一股不健康的造富潮流,以至于后面诞生了数不清的百万、千万、甚至是亿万富翁。究竟是认知高的人割了认知低的人,还是认知高的人割了想要提升认知的人的,恐怕没人能说的清楚。唯一能确定的是,在这个乱象之下,财富在短时间内重新分配。这其实是一场“激动人心”的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而参与的人个个在自得其乐地坐着自己的春秋大梦。

原本新一代区块链网络带着智能合约诞生,承载着人们对去中心化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实验,可无意之中的1C0满足的却是人们对贪婪和欲望的快感。虽然技术较之以前更加多样化了,但比特币系统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仍旧存在。

希望 OR 失望

面对遗留下来的问题,曾经缔造两个明星项目的BM顺势推出了EOS。这个“史诗级”区块链操作系统,主打就是免费和效率。再加上BM是个营销高手,经过一轮牛市和长达一年的众筹预热,EOS在诞生之初就被寄予厚望,大有“此物一出天下反”这种傲视群雄的气魄。

“转账免费”概念,这在比特币和以太坊高昂的手续费面前,天生就占尽了优势;而“百万级TPS”概念,也曾掀起一股EOS崇拜的高潮;DPOS下的“21个节点”之争,更是将社区和开发者的热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持有EOS的人越来越多,似乎它就是人们所苦苦寻找的下一代公链。技术、社区、应用,每一个方面都看似那么完美,主网上线亦将它的市值推向了新高。

不出意料的是,“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节点之争过后,EOS并没有走向神坛,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抛售,价格一再走低,人们的热情也随之消散。我记得曾经有一个投资人,在做了个“神迹”般的梦之后,半夜突然起床将手中的柚子进行了大规模减持。现在看,腰斩再腰斩的现实,证明他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虽然EOS账户之间的转账真的是免费的,虽然它的TPS随着不断的优化正在逐步提高,虽然它的各项性能大家有目共睹,但作为宇宙第一大1C0项目,在主网上线之后,并没有让大家感到“惊艳”。随之而来的而是各种新的玩法,例如RAM、CPU等,资源之争不仅伤害了社区的开发者,更是割了无数小散,一时间“珍爱生命,远离柚子”成了某范围的共识。

现如今EOS网络正按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前进,虽曲折、缓慢,但不是没有希望,虽存在争议,但不失为一个有前景的探索方向。

公链之争花落谁家

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可经过了近十年的探索,仍旧没有诞生某个大规模的应用,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一句:天下苦“秦”久已,而这个“秦”则指在新技术背景下满足现实应用的基础公链。

除去以上这些“知名”的基础公链,还有其他组织或者团体进行了不断尝试。LKL是LikeLib的缩写,是一个区块链底层公链系统,其本质是一个集高效、安全、稳定、可信于一体的去中心化开放式网络,LikeLib提供帐户,身份验证,数据库,异步通信以及在数以万计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调度。目前,LikeLib主网已成功上线,基于其出色的技术体系架构,LikeLib可支持数千个商业级的分布式应用程序(DAPP)在其平台上运行。

LikeLib公链构建四层金字塔生态

LikeLib公链准备打造的是一个基于区块链3.0生态系统,通过四层(资源层、平台层、服务层、应用层)金字塔式结构打造其稳定的三角。

首先,资源层通过生产者节点提供其安全稳定的高性能服务器来提供LikeLib生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支撑DAPP商业化用用的关键。

其次,LikeLib通过打造一系列的开发工具为新一代开发者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服务保障。

同时,在服务层中,LikeLib提供多种应用模板来提供给各位开发者灵感,其作为友好窗口在LikeLib第三层极为重要。

最后在应用层中,是LikeLib生态活力的最佳体现场景。目前来看,已经有社交应用上线苹果安卓提供给消费者使用,同时也有大量的优质DAPP在通讯、社交、游戏、咨询等领域加紧开发中,之后会适时上线。

LikeLib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拥有的配置资源,同时也因为有用户参与其中的社区,DAPP开发等来获得奖励,不断的壮大和发展社区。

在不断提高社区的影响力和价值下,LikeLib必然会形成整个社区和用户紧密联系,共同构建更有价值的共同体的未来。

总的来说,令人高兴的是“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第一,人们开始反思区块链底层公链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是要做一个“更好的以太坊”,还是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间寻求某种暂时的平衡,亦或是采用“分层”、“分链”、“侧链”、“跨链”等思路进行具体业务的拆分处理,都在被探索者,并且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第二,探明了公链发展的生态逻辑----得社区者得天下。一条真正的公链,上线之后,真正拥有者便是它的社区。这里的社区包括公链开发者社区、应用开发者社区,用户社区,以及投资者社区,四者缺一不可。而一旦这四种角色进入一个正向循环,则公链生态就会进入到一个“自我进化”的状态,这才是未来公链的终极武器。

进化

之前网上有一篇《Primas:无关初态或者信仰,唯有进化是王道》。从用户量级、社区,以及核心用户等三方面的进化来探讨,一个区块链项目到底该如何发展。最终得出了结论:只要大方向正确,通过不断迭代与进化,大概率会赢得市场。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区块链底层公链的发展。目前关于区块链发展的方向已明:未来得公链者得天下。

而什么样的公链能够承载当今社会人文、科技大规模发展的需求呢?是类似以太坊的公链,还是分层、分片、分链技术主导的公链,亦或是他们的混合体?目前来看,其实是不得而知的。正如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看以前的很多知识也都是错误的。

正如KK在《失控》中所说,进化的代价就是失控。在未来,或许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会经历类似于今天币圈“失控”的各种乱象。但亦如KK在《必然》中提到到,在经历“形成”、“过滤”、“重混”的进化之后,我们才能真正迎来“开始”。

而当下,区块链这种新技术刚刚处在“形成”的阶段。未来等待我们的是不断探索的“必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ikelib/article/details/8653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