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篇—Java类加载机制

Java 类加载机制

Java类加载过程

基于 JDK8,另 ==xx== 为高亮操作,高亮 xx,Typora 支持,而掘金不支持)

类从被加载到虚拟机内存中开始,到卸载出内存为止,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

  • ==加载== Loading
  • 链接 Linking
    • ==验证== Verification
    • ==准备== Preparation
    • ==解析== Resolution
  • ==初始化== Initialization
  • ==使用== Using
  • ==卸载== Unloading

加载验证准备初始化卸载 这5个阶段的顺序是确定的,类的加载过程必须按照这种顺序按部就班地开始,然后通常互相交叉地混合式进行,而解析阶段则不一定: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初始化阶段之后再开始,这是为了支持Java语言的运行时绑定(也称为动态绑定或晚期绑定)。

加载

加载的过程中主要做了3件事:

  •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流
  • 将二进制流所代表的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 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 java.lang.Class 对象,作为方法区的各种数据访问入口。

对于一个类或者接口

  • 如果该类不是数组类,则使用类加载器加载二进制表示。
  • 如果该类是数组类,则由Java虚拟机创建,因为数组类不具有外部二进制表示形式。
类加载器种类

有两种类型的类加载器:

  • 由 JVM 提供的 ==bootstrap 类加载器==:用于加载 系统变量 sun.boot.class.path 所代表的路径下的 class 文件,顶层父类

  • 用户定义的类加载器(java 类库中定义的也包括在内)

    • ==ExtClassLoader==:sun.misc.Launcher 类中定义,用于加载 系统变量 java.class.path 所代表的路径下的 class 文件;父类加载器为 bootstrap
    • ==AppClassLoader==:sun.misc.Launcher 类中定义,用于加载 系统变量 java.ext.dirs 所代表的 路径下 class 文件;父类加载器为 ExtClassLoader
    • 其他,当然你也可以定义其他类型的类加载器
类加载器加载原理

ClassLoader 使用 ==双亲委派模型== 来加载类,每个 ClassLoader 实例都持有父类加载器的引用,虚拟机内置的 bootstrap 类加载器为顶层父类加载器,没有父类加载器,但可以作为其它 ClassLoader 实例的父类加载器。当 ClassLoader 实例需要加载某个类时,它会先委派其父类加载器去加载。这个过程是由上至下依次检查的,首先由最顶层的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试图加载,如果没加载到,则把任务转交给Extension ClassLoader试图加载,如果也没加载到,则转交给App ClassLoader 进行加载,如果它也没有加载得到的话,则返回给委托的发起者,由它到指定的文件系统或网络等URL中加载该类。如果它们都没有加载到这个类时,则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否则将这个找到的类生成一个类的定义,并将它加载到内存当中,最后返回这个类在内存中的Class实例对象。

双亲委派机制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类的重复加载,当父类加载了子类就没必要再加载。另外能够保证虚拟机的安全,防止内部实现类被自定义的类替换。

那么JVM在搜索类的时候,如何判断两个 class 是否相同呢?答案是不仅全类名要相同 ,而且还要由同一个类加载器实例加载。

验证

主要确保类或接口的二进制表示在结构上是正确的。

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为类或接口创建静态字段,并将这些字段初始化为其默认值,这里 不需要执行任何 java 代码。

例如,对于类或接口中的如下静态字段

private static int num = 666;
复制代码

在准备阶段会为 num 设置默认值 0;在后面的初始化阶段才会给 num 赋值 666;

特殊情况:对于同时被 static 和 final 修饰的 字段,准备阶段就会赋值。

解析

解析是将运行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 动态确定为具体值的过程。解析动作主要针对类或接口、字段、类方法、接口方法、方法类型、方法句柄和调用点限定符7类符号引用进行。

初始化

初始化阶段是初始化类变量和其他资源,或者说是执行类构造器<clinit>()方法的过程.

<clinit>()方法是由编译器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类变量==(static 修饰的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语句块static{}中的语句合并产生的,编译器收集的顺序是由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所决定的,静态语句块只能访问到定义在静态语句块之前的变量,定义在它之后的变量,在前面的静态语句块可以赋值,但是不能访问。

例如:非法向前引用变量示例

static {
    i = 2;
    System.out.println(i); //illegal forward reference
}
static int i = 4;
复制代码

<clinit>()方法与类的构造函数(或者说实例构造器<init>()方法)不同,它不需要显示地调用父类构造器,虚拟机会保证在子类的<clinit>()方法执行之前,父类的<clinit>()方法已经执行完毕。因此在虚拟机中第一个被执行的<clinit>()方法的类肯定是 java.lang.Object。接口与类不同的是,执行接口的<clinit>()方法不需要先执行父接口的<clinit>()方法,只有当父接口中定义的变量使用时,父接口才会初始化。另外,接口的实现类在初始化时也一样不会执行接口的<clinit>()方法。

<clinit>()方法是类构造器,在类初始化的时候执行,用于 类中的静态代码块 和 静态字段 初始化的方法,只会执行一次。

<init>()方法是 类实例的构造器,在对象的初始化阶段执行,用于非静态字段,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可以执行多次。

类或者接口只能由于以下原因初始化:

  1. 使用 new 创建新对象,如果引用的类尚未被初始化,则初始化该类;或者从类中获取 静态字段、设置静态字段、执行类中的静态方法时,如果还没有被初始化,则 ==声明该字段或者方法的类或者接口被初始化==
  2. 第一次调用 java.lang.invoke.method handle实例,调用了静态方法,或者 new 的方法的句柄。
  3. 使用 java.lang.reflect 包的方法对类进行反射调用的时候,如果类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
  4. 当初始化一个类的时候,如果发现其父类还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父类的初始化
  5. 当初始化一个类,而该类直接或者间接 实现了 一个 不含有抽象方法,和静态方法的接口,则需要初始化该接口。
  6. 当虚拟机启动时,用户需要指定一个要执行的主类(包含main()方法的那个类),虚拟机会先初始化这个主类。

牛刀小试1

执行如下代码,输出如何:

public class SSClass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SClass");
    }
}    
public class SuperClass extends SSClass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uperClass init!");
    }

    public static int value = 123;

    public SuperClass()
    {
        System.out.println("init SuperClass");
    }
}
public class SubClass extends SuperClass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 init");
    }

    static int a;

    public SubClass()
    {
        System.out.println("init SubClass");
    }
}
public class NotInitializ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value);
    }
}

复制代码

输出:

SSClass
SuperClass init!
123
复制代码

解析:

上面提到了这样一句话:

==从类中获取 静态字段、设置静态字段、执行类中的静态方法时,如果还没有被初始化,则 声明该字段或者方法的类或者接口被初始化==

所以 SubClass 类并不会被初始化,所以也就不会执行其 静态代码块;

牛刀小试2

public class Stat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ticFunction();
    }

    static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1");
    }

    {
        System.out.println("2");
    }

    StaticTest() {
        System.out.println("3");
        System.out.println("a=" + a + ",b=" + b);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Function() {
        System.out.println("4");
    }

    int a = 110;
    static int b = 112;
}

复制代码

问题:执行上面的程序,输出结果是什么?

答案:执行以上代码的输出结果:

2
3
a=110,b=0
1
4
复制代码

解析:

  • 执行 main 方法,会导致主类 StaticTest 初始化,由于还未加载,先执行加载,主要分析 准备阶段 和 初始化阶段 的 赋值操作。

  • 准备阶段 : 为静态字段赋初始值,st 设为 null ,b 设为 0;

  • 初始化阶段:执行 Java 代码的类构造器 <clinit>()方法,分别按顺序执行如下代码:

    • static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new 会 导致 StaticTest 类执行类初始化,执行 <init>()方法,对象的初始化是先初始化成员变量 和 代码块,再载执行构造方法;
      • int a = 110;
      • System.out.println("2");
      • System.out.println("3");
      • System.out.println("a=" + a + ",b=" + b);
    • static 静态代码块,System.out.println("1");
    • static int b = 112;
  • 调用 staticFunction() 方法,System.out.println("4");

稍微修改一下代码,去除 以下代码,或许就变得正常多了,

static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
复制代码

输出:

1
4
复制代码

减少了 类实例化的步骤。

父类和子类的初始化顺序可以简单用以下几句话概括:

  • 父类的静态变量赋值
  • 自身的静态变量赋值
  • 父类成员变量赋值和父类块赋值
  • 父类构造函数赋值
  • 自身成员变量赋值和自身块赋值
  • 自身构造函数赋值

参考: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猜你喜欢

转载自juejin.im/post/5ca077b16fb9a05e5a2e395a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