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突破信息化管理困境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就意味着,信息化应用不是几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时一课的事,而是需要全体学校、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都用,常态用、持续用,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智慧校园本质上是在做两件事:让教育回归本身,变得简单、专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计算机成为教师的助教,令其专于传“道”;利用大数据技术使计算机成为学生的私人家教,让学生专于学习。

学校中最宝贵的当是海量的教学资源和老师的教学经验。而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更多将目光聚集在诸如校园网、多媒体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学经验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只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才能解决计算机对教学资料的认知难题,构建数字化、海量化资源库,帮助教师个性化定制教案,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专于“传道”。

教师端方面,老师可以依托云平台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智能化生成课件,缩短耗时、因材施教。以语文教学课件制作为例,由教师提供课件原文,系统能自动推荐最佳的主题视频,重要知识点解析、应用案例和练习试题,将三个小时的人工制作时间压缩至十分钟。而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试卷制作,只需由教师设定测试范围,系统就能根据测试理论,在十分钟内制作出一份试卷,并能让其初步达到优秀教师的水平。

数据是智慧校园资源建设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由to B到to C转变的关键。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学习知识谱分析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成倍提高学习效果,促使购买人群由学校或教育局转变为家长和学生,推进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扩容提质。
尚微校智慧校园引入大数据评估系统,评估老师、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根据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应用,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辅导。这也是2.0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强调“人情味”,满足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校园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信息孤岛,而是成为一个个信息节点,经由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与彼此互通,与外界互联。整个校园教学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转变为大平台、小应用模式,由原来的“你有什么我用什么”到现在的“我需要什么便搭建什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877964/article/details/8902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