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物联网发展1000问之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会怎样?

现如今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标配,无论是手环还是手表,其市场份额大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2012年开始的这波行情经历了各种洗牌,现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下一步会走向何处?

11.jpg

大抵判断下,当前从白领标配的时髦到医疗级监测的发展过程。

2018年的里程碑事件是苹果发布带有FDA认证的ECG检测功能的iWatch,让整个动态心电监测市场再次沸腾。

而华米上市后也奋发图强,其AMAZFIT则是成为首款经过CFDA认证的医疗级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

在医用级可穿戴设备开始扮演产品初筛以及辅助诊断的作用。针对四大生命体征: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都有产品突破,此外血糖、心电、脑电、血氧等体征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尤其是在心率监测上,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房颤以及其他难以发现的心律失常。

目前的动态心电监测主要通过ECG和PPG两种信号收集方式,ECG是通过生物电来进行检测,通过捕捉生物电信号再经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经过数字化信号处理后,就能输出准确、详细的心脏健康信息。

22.jpg

而PPG指的是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简称PPG,来监测心率。

原理很简单:血液是红色的,反射红光,吸收绿光。而PPG则是通过检测特定时间手腕处流通的血液量,从而获取心率信息。

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导联区别。一份标准心电图需要有12个导联,十二导联全自动心电图分析系统,能进行12导联、6导联、3+1导联、3导联、长时间节律导联记录;

可记录常规心电图中,如发现异常心律,可自动完成节律导联的1分钟波形记录和延伸记录。

大部分动态心电监测产品是模拟导联,以apple watch的心电图为例,只有1个导联。其次,这1个导联还不是采用标准方法采集的标准导联,而是采用其他办法采集到信号后,由软件程序计算模拟为医生习惯看到的图形,是模拟导联。

近日,AliveCor就公布了该公司的下一个方向:推出与智能手机兼容的六导联心电图。或许有一天可穿戴设备也将成为医用监测产品。

有了医疗级可穿戴产品就可以开始从医生端链接病人和医生。将大量的健康数据跟诊断和康复相结合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华米发布的AMAZFIT搭配的米动医疗App其实就是这样的应用。如何把一款消费医疗级手环变成“辅助诊断工具”?

主要是很多心电图普通人都看不懂,而作为专业的心脏康复机构,在背后提供了专业的数据解读和建议,未来就会出现商业收费模式。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因为在早筛和康复这两个重要的环节都是缺失的状态。中国每天有1000人猝死,其中部分人并无心脏病史,也就是大家眼中的健康人。对于康复而言,对心脏病人而言,术后心脏康复可使术后死亡率降低26%。

除了线上的数据整合和价值挖掘以外,可以在后台提供轻问诊和答疑服务。如果有问题的客户,会建议他到当地医疗机构做一个专业的心电监测。

治疗之后,可以提供康复教学,让患者在家中就可以就了解到专业的心脏康复指导。

这些都是传统手环或手表无法完成的,也可以看成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新价值。

手环和心电贴将进一步融合,无论国内国外,主要的两种形态是心电贴和智能手表两类。

iRhythm开创了贴片式ECG监测产品,也是现在美国市值前三的数字医疗公司。在×××出带有ECG的智能手表之后,iRhythm还股价大跌。但是从如今来看,手环和心电贴开始结合。

iRhythm的产品要通过处方获得。当监控疗程结束后,患者只需将设备寄回即可,存储的数据会上传到iRhythm基于云的服务器,使用专有的AI算法识别并分析心律市场。最后一份报告会在24小时内生成并提供给患者的医生。

003.gif

此外,苹果的新手表和算法不是设计用来检测心律失常的,这限制了手表作为心律失常监测设备的整体功能。

苹果的手机、手表和应用程序无疑能吸引年轻富有的消费者,但在帮助人们认识和管理健康状况方面,苹果会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国内华米的AMAZFIT同样是将手环和心电贴同时推出。AMAZFIT 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支持手环测量和胸贴测量两种测量方式。

手环的使用方法和苹果智能手表差不多,在手环测量模式下,用户只需要将心电记录仪佩戴在手腕上,保持手臂水平抬起,另一只手将食指按在屏幕下方的金属按键上,自上而下按住按键,即可开始测量。30秒左右便可得出结果。

经历了消费级可穿戴设备的泡沫化发展,穿戴产品现在向医疗级挺进,特别是动态心电监测设备市场有了新的门槛,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形成。

后续还会加速形成大数据的积累,甚至智能化可穿戴设备也会陆续推出,真正的个人监测医生也许就呼之欲出了。

44.jpg

未来将是物联世界,让我们相约2019年11月19-21日,相约2019(第三届)全球物联网大会—寻找思考者!

——————本文完——————

声明:本文系《洞悉——物联网发展1000问》系列文章第四十六篇,旨在希望通过系统性与行业专业视角就物联网产业当前发展现状与经济潜力予以分析和分享。IOT物联网,万物互联,互联万物。

55.jpg

作者:王正伟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 全球物联网大会主席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51CTO博客-新社汇and微会动袁帅 授权发布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613143/239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