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混合调用情况

        在c++中调用c函数时要用extern "C"编译转换,如果忘记了就会出现编译时通过,链接时通不过的情况。由于 C 在 C++ 之前出现,之后的C++自然的 兼容了C ,  在   C++   中调用   C   是在   C++   标准中有相关标准支持的  。 但是,C   没有提供这个   后向兼容性,  不能直接调用   C++   。  所以,解决的   办法就是,  在封装的C++中,提供一个 C 能够支持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来调用   C++   函数 。

C中如何调用C++函数?

前阵子被问及一个在C中如何调用C++函数的问题,当时简单回答是将函数用extern "C"声明,当被问及如何将类内成员函数声明时,一时语塞,后来网上查了下,网上有一翻译C++之父的文章可以作为解答,遂拿来Mark一下。

将 C++ 函数声明为``extern "C"''(在你的 C++ 代码里做这个声明),然后调用它(在你的 C 或者 C++ 代码里调用)。例如:

// C++ code:

extern "C" void f(int);

void f(int i){

     // ...

}

然后,你可以这样使用 f():

/* C code: */

void f(int);

void cc(int i)

{

    f(i);

   /* ... */

    }

当然,这招只适用于非成员函数。如果你想要在 C 里调用成员函数(包括虚函数),则需要提供一个简单的包装(wrapper)。例如:

// C++ code:

class C

{

   // ...

   virtual double f(int);

};

extern "C" double call_C_f(C* p, int i) // wrapper function

{

   return p->f(i);

}

然后,你就可以这样调用 C::f():

/* C code: */

double call_C_f(struct C* p, int i);

void ccc(struct C* p, int i)

{

   double d = call_C_f(p,i);

   /* ... */

}

如果你想在 C 里调用重载函数,则必须提供不同名字的包装,这样才能被 C 代码调用。例如:

// C++ code:

void f(int);

void f(double);

extern "C" void f_i(int i) { f(i); }

extern "C" void f_d(double d) { f(d); }

然后,你可以这样使用每个重载的 f():

/* C code: */

void f_i(int);

void f_d(double);

void cccc(int i,double d)

{

   f_i(i);

   f_d(d);

   /* ... */

}

注意,这些技巧也适用于在 C 里调用 C++ 类库,即使你不能(或者不想)修改 C++ 头文件。

如何在C++中调用C的代码

以前曾经总结过一篇(http://www.cppblog.com/franksunny/archive/2007/11/29/37510.html),关于在C中如何调用C++的代码,当时并未做完全的展开,只是简单的做了下调试,最近看到一个题目要求实现C和C++中代码的互相调用,其结果虽然都是通过extern “C”来实现,但是具体还是有些差别的。

先对C中调用C++代码作个简单回顾:

1、              对于C++中非类的成员函数,可以简单的在函数声明前面加extern “C”,通常函数声明位于头文件中,当然也可以将声明和函数定义一起放在cpp中,在没有声明的情况下,直接在定义前添加extern “C”也可

2、              对于C++类的成员函数,则需要另外做一个cpp文件,将需要调用的函数进行包装。

以上两项的实例参看前面C中如何调用C++代码的文章。

要实现C++中调用C的代码,具体操作:

对于C中的函数代码,要么将C代码的头文件进行修改,在其被含入C++代码时在声明中加入extern “C”或者在C++代码中重新声明一下C函数,重新声明时添加上extern “C”头。

通过以上的说明,我明白一点,那就是加extern “C”头一定是加在C++的代码文件中才能起作用的。

下面分析一下这个现象的实质原因:

C编译器编译函数时不带函数的类型信息,只包含函数符号名字,如C编译器把函数int a(float x)编译成类似_a这样的符号,C连接器只要找到了调用函数的符号,就可以连接成功,它假设参数类型信息是正确的,这是C编译连接器的缺点。而C++编译器为了实现函数重载,编译时会带上函数的类型信息,如他把上面的a函数可能编译成_a_float这样的符号为了实现重载,注意它还是没有带返回值得信息,这也是为什么C++不支持采用函数返回值来区别函数重载的原因之一,当然,函数的使用者对函数返回值的处理方式(如忽略)也是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C调用C++,首先需要用封装函数把对C++的类等的调用封装成C函数以便C调用,于是extern "C"的作用是:让编译器知道这件事,然后以C语言的方式编译和连接封装函数(通常是把封装函数用C++编译器按C++方式编译,用了extern "C" 后,编译器便依C的方式编译封装接口,当然接口函数里面的C++语法还是按C++方式编译;对于C语言部分--调用者,还是按C语言编译;分别对C++接口部分和C部分编译后,再连接就可以实现C调用C++了)。相反,C++调用C函数,extern "C" 的作用是:让C++连接器找调用函数的符号时采用C的方式,即使用_a而不是_a_float来找调用函数。

具体示例请见http://www.cppblog.com/Files/franksunny/CCallCpp.rar

注:如果你用VC6.0编译附件时遇到类似“fatal error C1010: unexpected end of file while looking for precompiled header directive”报错的话,请将bb.c文件做如下处理右键点击项目工程中的该文件,选择setting,在c/c++栏,选择PreCompiled headers,然后设置第一选项,选择不使用预编译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ebingsuccess/article/details/9184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