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持久化知识点—RDB+AOF

写在前面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分布式的key-value数据库。它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并可应用于缓存、队列等多种场景下

前面已经写过了关于Redis的集群方式和穿透与雪崩:

Redis的三种集群方式+穿透与雪崩的预防和解决

本文主要深入了解RDB和AOF这两种持久化的逻辑和原理,喜欢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和转发,写得不对的也请大佬多多批评和指正,以期共同进步,谢谢啦。

Redis持久化知识点—RDB+AOF

RDB的原理

RDB持久化存储即是将redis存在内存中的数据以快照的形式保存在本地磁盘中

RDB持久化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 文件实现的数据快照,全量备份,便于数据的传输.比如我们需要把A服务器上的备份文件传输到B服务器上面,直接将rdb文件拷贝即可.
  • 文件采用压缩的二进制文件,当重启服务时加载数据文件,比aof方式更快.

劣势

  • rbd采用加密的二进制格式存储文件,由于Redis各个版本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也导致rdb由版本兼容问题导致无法再其他的Redis版本中使用.
  • 时效性差,容易造成数据的不完整性.因为rdb并不是实时备份,当某个时间段Redis服务出现异常,内存数据丢失,这段时间的数据是无法恢复的,因此易导致数据的丢失.

手动备份

手动备份通过 save 命令和 bgsave 命令。save是同步阻塞,而 bgsave 是非阻塞(阻塞实际发生在 fork 的子进程中)。因此,在我们实际过程中大多是使用bgsave命令实现备份

自动备份

  1. 修改配置项 save m n即表示在 m 秒内执行了 n 次命令则进行备份.
  2. 当Redis 从服务器项主服务器发送复制请求时,主服务器则会使用 bgsave命令生成 rbd 文件,然后传输给从服务器.
  3. 当执行 debug reload 命令时也会使用 save 命令生成rdb文件.
  4. 当使用 shutdown 命令关掉服务时,如果没有启用 aof方式实现持久化则会采用bgsave的方式做持久化.同时shutdown后面可以加备份参数[nosave|save]

bgsave持久化存储实现原理

Redis持久化知识点—RDB+AOF

  1. 执行bgsave命令,Redis父进程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正在执行的子进程,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
  2. 父进程fork一个子进程(fork的过程中会造成阻塞的情况),这个过程可以使用info stats命令查看latest_fork_usec选项,查看最近一次fork操作小号的时间,单位是微妙.
  3. 父进程fork完之后,则会返回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信息提示,此时fork阻塞解除.
  4. fork出的子进程开始根据父进程内存数据生成临时的快照文件,然后替换原文件.使用lastsave命令可以查看最后一次生成rdb的时间,对应info的rdb_last_save_time选项.
  5. 当备份完毕之后向父进程发送完成信息

RDB文件保存过程

  1. redis调用fork,现在有了子进程和父进程。
  2. 父进程继续处理client请求,子进程负责将内存内容写入到临时文件。由于os的写时复制机制(copy on write)父子进程会共享相同的物理页面,当父进程处理写请求时os会为父进程要修改的页面创建副本,而不是写共享的页面。所以子进程的地址空间内的数据是fork时刻整个数据库的一个快照。、
  3. 当子进程将快照写入临时文件完毕后,用临时文件替换原来的快照文件,然后子进程退出

fork 操作会阻塞,导致Redis读写性能下降。我们可以控制单个Redis实例的最大内存,来尽可能降低Redis在fork时的时间消耗;或者控制自动触发的频率减少fork次数

AOF的原理

AOF的整个流程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两步,一步是命令的实时写入(如果是 appendfsync everysec 配置,会有1s损耗),第二步是对aof文件的重写

  1. 命令写入
  2. 追加到aof_buf
  3. 同步到aof磁盘

AOF的优缺点

优点

  • 多种文件写入(fsync)策略.
  • 数据实时保存,数据完整性强.即使丢失某些数据,制定好策略最多也是一秒内的数据丢失.
  • 可读性强,由于使用的是文本协议格式来存储的数据,可有直接查看操作的命令,同时也可以手动改写命令.

缺点

文件体积过大,加载速度比rbd慢.由于aof记录的是redis操作的日志,一些无效的,可简化的操作也会被记录下来,造成aof文件过大.但该方式可以通过文件重写策略进行优化.

AOF持久化存储实现原理

Redis持久化知识点—RDB+AOF

  1. redis命令写入,此时会将redis命令写入aof_buf换从区.
  2. 缓冲区中数据根据备份策略实现写入日志文件.
  3. 当aof的文件越来越庞大,会根据我们的配置策略来实现aof的重写,实现文件的压缩,减少体积.
  4. 当redis重新启动时,在去重写加载aof文件,达到数据恢复的目的.

选择AOF还是RDB进行数据的持久化

  1. 针对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建议使用两种方式相结合.
  2. 针对数据安全性、完整性要求高的采用aof方式.
  3. 针对不太重要的数据可以使用rdb方式.
  4. 对于数据进行全量备份,便于数据备份的可以采用rdb方式.

本文到此结束,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和赞 ,感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we123147369/article/details/9270200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