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_day05_类和对象

chap05
目标:类和对象
----------------------------------------------

1.OOP特征概述
Java的编程语言是面向对象的,采用这种语言进行编程称为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

1)抽象(abstract)
忽略一个主题中与当前目标无关的那些方面,以便更充分地注意与当前目标有关的方面。抽象并不打算了解全部问题,而只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暂时不用关注细节。
例如:要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那么对于学生,只关心他的班级、学号、成绩等,而不用去关心他的身高、体重这些信息

2)封装(Encapsulation)
封装是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是对象和类概念的主要特性。封装是把过程和数据包围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指定的方式。

在定义一个对象的特性的时候,有必要决定这些特性的可见性,即哪些特性对外部是可见的,哪些特性用于表示内部状态。

通常,应禁止直接访问一个对象中数据的实际表示,而应通过操作接口来访问,这称为信息隐藏。

信息隐藏是用户对封装性的认识,封装则为信息隐藏提供支持。

封装保证了模块具有较好的独立性,使得程序维护修改较为容易。对应用程序的修改仅限于类的内部,因而可以将应用程序修改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3)继承(inheritance)
继承是一种联结类的层次模型,并且允许和支持类的重用,它提供了一种明确表述共性的方法。

新类继承了原始类后,新类就继承了原始类的特性,新类称为原始类的派生类(子类),而原始类称为新类的基类(父类)。

派生类(子类)可以从它的基类(父类)那里继承方法和实例变量,并且派生类(子类)中可以修改或增加新的方法使之更适合特殊的需要

继承性很好的解决了软件的可重用性问题。比如说,所有的Windows应用程序都有一个窗口,它们可以看作都是从一个窗口类派生出来的。但是有的应用程序用于文字处理,有的应用程序用于绘图,这是由于派生出了不同的子类,各个子类添加了不同的特性。

4)多态(polymorphism)
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响应。
多态性语言具有灵活、抽象、行为共享、代码共享的优势,很好的解决了应用程序函数同名问题。

相同类域的不同对象,调用相同方法,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say(){}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tudent");
}
}
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Person{
publ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I am a teacher");
}
}
main:
Person s = new Student();
Person t = new Teacher();
s.say();
t.say();

2.类与对象的关系
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它是对某一类事物整体描述/定义,但是并不能代表某一个具体的事物.
例如: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词语:动物、植物、手机、电脑等等
这些也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指的某一个具体的东西。

例如: Person类、Room类、Car类等
这些类都是用来描述/定义某一类具体的事物应该具备的特点和行为

对象是抽象概念的具体实例
例如:
张三就是人的一个具体实例,张三家里的旺财就是狗的一个具体实例。能够体现出特点,展现出功能的是具体的实例,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例如:
Student s = new Student(1L,"tom",20);
s.study();

Car c = new Car(1,"BWM",500000);
c.run();

对象s就是Student类的一个实例,对象c就是Car类的一个具体实例,能够使用的是具体实例,而不是类。类只是给对象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模板而已.
但是在java中,没有类就没有对象,然而类又是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进行实际的分析,最终抽象出来的.


3.对象和引用的关系
引用"指向"对象
使用类类型、数组类型、接口类型声明出的变量,都可以指向对象,这种变量就是引用类型变量,简称引用。

在程序中,创建出对象后,直接使用并不方便,所以一般会用一个引用类型的变量去接收这个对象,这个就是所说的引用指向对象.

总结:对象和引用的关系,就如电视机和遥控器,风筝和线的关系一样。


4.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方法一定是定义在类中的,属于类的成员。

方法的定义:
修饰符 返回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异常抛出类型{...}

1)修饰符:
public static abstract final等等都是修饰符,一个方法可以有多个修饰符.例如程序入口main方法,就使用了public static这个俩个修饰符
注:如果一个方法或者属性有多个修饰符,这多个修饰符是没有先后顺序的

2)返回类型:
方法执行完如果有要返回的数据,那么就要声明返回数据的类型,如果没有返回的数据,那么返回类型就必须写void.
只有构造方法(构造器)不写任何返回类型也不写void
例如:
public String sayHello(){
return "hello";
}
public int max(int a,int b){
return a>b?a:b;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msg){
System.out.println(msg);
}

思考:声明返回类型的方法中一定要出现return语句,那么没有返回类型(void)的方法中,能不能出现return语句?
注:break和return的区别

3)方法名:
遵守java中标示符的命名规则即可.

4)参数列表
根据需求定义,方法可以是无参的,也可以有一个参数,也可以有多个参数

5)异常抛出类型
如果方法中的代码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那么就可以在方法上把这些异常声明并抛出,也可以同时声明抛出多个异常,使用逗号隔开即可。
例如:
public void readFile(String file)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void readFile(String file)throws IOException,ClassNotFoundException{

}


方法的调用:
在类中定义了方法,这个方法中的代码并不会执行,当这个方法被调用的时候,方法中的代码才会被一行一行顺序执行。

1)非静态方法
没有使用static修饰符修饰的方法,就是非静态方法.
调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是"一定"要使用对象的。因为非静态方法是属于对象的。(非静态属性也是一样的)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ublic void say(){}
}

main: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ay();

2)静态方法
使用static修饰符修饰的方法,就是静态方法.
调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可以"使用对象调用,也"可以"使用类来调用,但是推荐使用类进行调用,因为静态方法是属于类的。(静态属性也是一样的)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ublic static void say(){}
}

main:
Student.say();

3)类中方法之间的调用
假设同一个类中有俩个方法,a方法和b方法

a和b都是非静态方法,相互之间可以直接调用.
public void a(){
b();
}
public void b(){

}

a和b都是静态方法,相互之间可以直接调用.
public static void a(){
b();
}
public static void b(){

}

a静态方法,b是非静态方法
a方法中不能直接调用b方法,但是b方法中可以直接调用a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a(){
//b();报错
}
public void b(){
a();
}

另外:在同一个类中,静态方法内也不能直接访问到类中的非静态属性.


5.调用方法时的传参
1)形参和实参
例如:
// a = x;
public void test(int a){
//..
}
main:
int x = 1;
t.test(x);
参数列表中的a是方法test的形参(形式上的参数)
调用方法时的x是方法test的实参(实际上的参数)

注意:形参的名字和实参的名字都只是一个变量的名字,是可以随便写的,我们并不关心这个名字,而是关心变量的类型以及变量接收的值。

2)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调用方法进行传参时,分为值传递和引用传递两种。
如果参数的类型是基本数据类型,那么就是值传递。
如果参数的类型是引用数据类型,那么就是引用传递。

值传递是实参把自己变量本身存的简单数值赋值给形参.
引用传递是实参把自己变量本身存的对象内存地址值赋值给形参.

所以值传递和引用传递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传递的东西的意义不同而已.
3)值传递的示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Num(int a){
a = 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
System.out.println("before: a = "+a);
changeNum(a);
System.out.println("after: a = "+a);
}

}


4)引用传递的示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Name(Student s){
s.name = "to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before: name = "+s.name);
changeName(s);
System.out.println("after: name = "+s.name);
}

}

6.this关键字
在类中,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表示一些特殊的作用。
1)区别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表示类中的属性name
this.name = name;
}

}

2)调用类中的其他方法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print(){
//表示调用当前类中的setName方法
this.setName("tom");
}
}

注:默认情况下,setName("tom")和this.setName("tom")的效果是一样的.


3)调用类中的其他构造器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
//调用一个参数的构造器,并且参数的类型是String
this("tom");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注:this的这种用法,只能在构造器中使用.普通的方法种是不能只有用的.并且这局调用的代码只能出现在构造器中的第一句.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编译报错,因为this("tom")不是构造器中的第一句代码.
public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hello");
this("tom");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4)this关键字在类中的意义
this在类中表示当前类将来创建出的对象.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this =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s = "+s);
}
}
运行后看结果可知,this和s打印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其实也就是变量s是从对象的外部执行对象,而this是在对象的内部执行对象本身.
这样也就能理解为什么this.name代表的是成员变量,this.setName("tom")代表的是调用成员方法,因为这俩句代码从本质上讲,和在对象外部使用变量s来调用是一样的,s.name和s.setName("tom")。

this和s打印出来的内存地址是一样的,使用==比较的结果为true。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ublic Student getStudent(){
return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tudent s2 = s1.getStudent();
System.out.println(s1 == s2);//true

}
}


例如: 类中的this是和s1相等还是和s2相等呢?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tudent s2 = new Student();
s1.test();
s2.test();
}
}

注:这句话是要这么来描述的,s1对象中的this和s1相等,s2对象中的this和s2相等,因为类是模板,模板中写的this并不是只有一个,每个对象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this,就是每个对象中都一个属于自己的name属性一样.

7.数据隐藏
在定义一个对象的特性的时候,有必要决定这些特性的可见性,即哪些特性对外部是可见的,哪些特性用于表示内部状态。

通常,应禁止直接访问一个对象中数据的实际表示,而应通过操作接口来访问,这称为信息隐藏。

例如:
//对象不仅能再类中方法,还能在类的外部"直接"访问
public class Student{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println(){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
}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name = "tom";
}
}


在类中一般不会把数据直接暴露在外部的,而使用private(私有)关键字把数据隐藏起来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 = new Student();
//编译报错,在类的外部不能直接访问类中的私有成员
s.name = "tom";
}
}


如果在类的外部需要访问这些私有属性,那么可以在类中提供对于的get和set方法,以便让用户在类的外部可以间接的访问到私有属性
例如:
//set负责给属性赋值
//get负责返回属性的值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this.name;
}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etName("tom");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思考:这样处理私有属性的作用


8.封装
1)隐藏代码的实现细节
2)统一用户的调用接口
3)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9.方法重载
类中有多个方法,有着相同的方法名,但是方法的参数各不相同,这种情况被称为方法的重载。
方法的重载可以提供方法调用的灵活性。

例如:System.out.println()中的println方法,为什么可以把不同类型的参数传给这个方法?

例如: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void test(String str){

}

public void test(int a){
}
}


方法重载必须满足一下条件:
1)方法名相同
2)参数列表不同(参数的类型、个数、顺序的不同)
public void test(Strig str){}
public void test(int a){}

public void test(Strig str,double d){}
public void test(Strig str){}

public void test(Strig str,double d){}
public void test(double d,Strig str){}
3)方法的返回值可以不同

注:在java中,判断一个类中的俩个方法是否相同,主要参考俩个方面:方法名字和参数列表

思考:方法重载有什么好处?

10)创建和初始化对象
使用new关键字创建的时候,除了分配内存空间之外,还会给创建好的对象进行默认的初始化以及对类中构造器的调用

那么对main方法中的以下代码:
Student s = new Student();

1)为对象分配内存空间,将对象的实例变量自动初始化默认值为0/false/null。(实例变量的隐式赋值)

2)如果代码中实例变量有显式赋值,那么就将之前的默认值覆盖掉。(之后可以通过例子看到这个现象)
例如:显式赋值
private String name = "tom";

3)调用构造器

4)把对象内存地址值赋值给变量。(=号赋值操作)

11.构造器
类中的构造器也称为构造方法,是在进行创建对象的时候必须要调用的。并且构造器有以下俩个特点:
1)必须和类的名字相同
2)必须没有返回类型,也不能写void


构造器的作用:
1)使用new创建对象的时候必须使用类的构造器
2)构造器中的代码执行后,可以给对象中的属性初始化赋值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
name = "tom";
}
}

构造器重载:
除了无参构造器之外,很多时候我们还会使用有参构造器,在创建对象时候可以给属性赋值.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构造器之间的调用:
使用this关键字,在一个构造器中可以调用另一个构造器的代码。
注意:this的这种用法不会产生新的对象,只是调用了构造器中的代码而已.一般情况下只有使用new关键字才会创建新对象。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
this();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默认构造器:
在java中,即使我们在编写类的时候没有写构造器,那么在编译之后也会自动的添加一个无参构造器,这个无参构造器也被称为默认的构造器。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
main:
//编译通过,因为有无参构造器
Student s = new Student();


但是,如果我们手动的编写了一个构造器,那么编译后就不会添加任何构造器了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main:
//编译报错,因为没有无参构造器
Student s = new Student();

12.继承
1)继承是类和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除此之外,类和类之间的关系还有依赖、组合、聚合等。

2)继承关系的俩个类,一个为子类(派生类),一个为父类(基类)。
子类继承父类,使用关键字extends来表示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3)子类和父类之间,从意义上讲应该具有"is a"的关系.
例如:
student is a person
dog is a animal

4)类和类之间的继承是单继承
一个子类只能"直接"继承一个父类,就像是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亲生父亲
一个父类可以被多子类继承,就像一个父亲可以有多个孩子

注:java中接口和接口之间,有可以继承,并且是多继承。

5)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
子类中继承了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后,在子类中能不能直接使用这些属性和方法,是和这些属性和方法原有的修饰符(public protected defaul private)相关的。
例如:
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使用public修饰,在子类中继承后"可以直接"使用
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使用private修饰,在子类中继承后"不可以直接"使用
注:具体细则在修饰符部分详细说明

父类中的构造器是不能被子类继承的,但是子类的构造器中,会隐式的调用父类中的无参构造器(默认使用super关键字)。
注:具体细节在super关键字部分详细说明

6)Object类
java中的每一个类都是"直接" 或者 "间接"的继承了Object类.所以每一个对象都和Object类有"is a"的关系。从API文档中,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类最上层的父类都是Object。(Object类本身除外)
AnyClass is a Object

例如:
System.out.println(任何对象 instanceof Object);
//输出结果:true
注:任何对象也包含数组对象


例如:
//编译后,Person类会默认继承Object
public class Person{}

//Student是间接的继承了Object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在Object类中,提供了一些方法被子类继承,那么就意味着,在java中,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调用这些被继承过来的方法。(因为Object是所以类的父类)
例如:toString方法、equals方法、getClass方法等

注:Object类中的每一个方法之后都会使用到.


思考:继承有什么好处?


13.super关键字
子类继承父类之后,在子类中可以使用this来表示访问或调用子类中的属性或方法,使用super就表示访问或调用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

1)访问父类中的属性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rotected String name = "zs";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 "lisi";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name);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
System.out.println(super.name);
}
}

2)调用父类中的方法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Person");
}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public void test(){
print();
this.print();
super.print();
}
}


3)调用父类中的构造器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编译通过,子类构造器中会隐式的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
//super();
public Student(){

}
}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编译报错,子类构造器中会隐式的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但是父类中没有无参构造器
//super();
public Student(){

}
}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编译通过,子类构造器中显式的调用父类的有参构造器
public Student(){
super("tom");
}
}

注:不管是显式还是隐式的父类的构造器,super语句一定要出现在子类构造器中第一行代码。所以this和super不可能同时使用其调用构造器的功能,因为它们都要出现在第一行代码位置。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编译报错,super调用构造器的语句不是第一行代码
public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super("tom");
}
}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编译通过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this(20);
}

public Student(int age){
super("tom");
this.age = age;
}
}

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4.方法重写(方法覆盖)
1)方法重写只存在于子类和父类(包括直接父类和间接父类)之间。在同一个类中方法只能被重载,不能被重写.

2)静态方法不能重写
a. 父类的静态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为非静态方法 //编译出错
b. 父类的非静态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为静态方法;//编译出错
c. 子类可以定义与父类的静态方法同名的静态方法(但是这个不是覆盖)
例如:
A类继承B类 A和B中都一个相同的静态方法test
B a = new A();
a.test();//调用到的时候B类中的静态方法test

A a = new A();
a.test();//调用到的时候A类中的静态方法test

可以看出静态方法的调用只和变量声明的类型相关
这个和非静态方法的重写之后的效果完全不同

3)私有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
子类继承父类后,是不能直接访问父类中的私有方法的,那么就更谈不上重写了。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rivate void run(){}
}
//编译通过,但这不是重写,只是俩个类中分别有自己的私有方法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rivate void run(){}
}


4)重写的语法
1.方法名必须相同
2.参数列表必须相同
3.访问控制修饰符可以被扩大,但是不能被缩小
public protected default private
4.抛出异常类型的范围可以被缩小,但是不能被扩大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Exception
5.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不同的话,子类重写后的方法返回类型必须是父类方法返回类型的子类型
例如:父类方法的返回类型是Person,子类重写后的返回类可以是Person也可以是Person的子类型

注:一般情况下,重写的方法会和父类中的方法的声明完全保持一致,只有方法的实现不同。(也就是大括号中代码不一样)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protected Object test()throws Exception{
return null;
}
}
//编译通过,子类继承父类,重写了run和test方法.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public String test(){
return "";
}
}

5)为什么要重写
子类继承父类,继承了父类中的方法,但是父类中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子类中的功能需要,所以子类中需要把方法进行重写。


15.多态
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即同一消息可以根据发送对象的不同而采用多种不同的行为方式。

相同类域的不同对象,调用相同的方法,执行结果是不同的

1)一个对象的实际类型是确定的
例如: new Student(); new Person();等

2)可以指向对象的引用的类型有很多
一个对象的实现类型虽然是确定的,但是这个对象所属的类型可能有很多种。
例如: Student继承了Person类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Person s2 = new Student();
Object s3 = new Student();

因为Person和Object都是Student的父类型

注:一个对象的实际类型是确定,但是可以指向这个对象的引用的类型,却是可以是这对象实际类型的任意父类型。

3)一个父类引用可以指向它的任何一个子类对象
例如:
Object o = new AnyClass();
Person p = null;
p = new Student();
p = new Teacher();
p = new Person();

4)多态中的方法调用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调用到的run方法,是Student从Person继承过来的run方法
main:
Person p = new Student();
p.run();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重写run方法
}
}
//调用到的run方法,是Student中重写的run方法
main:
Person p = new Student();
p.run();


注:子类继承父类,调用a方法,如果a方法在子类中没有重写,那么就是调用的是子类继承父类的a方法,如果重写了,那么调用的就是重写之后的方法。

5)子类中独有方法的调用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void test(){
}
}
main:
Person p = new Student();
//调用到继承的run方法
p.run();

//编译报错,因为编译器检查变量p的类型是Person,但是在Person类中并没有发现test方法,所以编译报错.
p.test();

注:一个变量x,调用一个方法test,编译器是否能让其编译通过,主要是看声明变量x的类型中有没有定义test方法,如果有则编译通过,如果没有则编译报错.而不是看x所指向的对象中有没有test方法.

思考:为什么编译器会是这样检查?

6)子类引用和父类引用指向对象的区别
Student s = new Student();
Person p = new Student();

变量s能调用的方法是Student中有的方法(包括继承过来的),变量p能调用的方法是Person中有的方法(包括继承过来的)。

但是变量p是父类型的,p不仅可以指向Student对象,还可以指向Teacher类型对象等,但是变量s只能指向Studnet类型对象,及Student子类型对象。变量p能指向对象的范围是比变量s大的。

Object类型的变量o,能指向所有对象,它的范围最大,但是使用变量o能调用到的方法也是最少的,只能调用到Object中的声明的方法,因为变量o声明的类型就是Object.

注:java中的方法调用,是运行时动态和对象绑定的,不到运行的时候,是不知道到底哪个方法被调用的。

7)重写、重载和多态的关系
重载是编译时多态
调用重载的方法,在编译期间就要确定调用的方法是谁,如果不能确定则编译报错
重写是运行时多态
调用重写的方法,在运行期间才能确定这个方法到底是哪个对象中的。这个取决于调用方法的引用,在运行期间所指向的对象是谁,这个引用指向哪个对象那么调用的就是哪个对象中的方法。(java中的方法调用,是运行时动态和对象绑定的)

8)多态的使用
如果使用多态解决以下问题:
public class Game{
public void start(BasketBall ball){
ball.run();
}
}

public class BasketBall{
public void run(){
//执行篮球游戏程序
}
}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断的变动需求:
想要增加足球游戏的运行
想要增加乒乓球游戏的运行
想要增加橄榄球游戏的运行
想要增加羽毛球球游戏的运行
想要增加铅球游戏的运行
....

如何处理?

16.instanceof和类型转换
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Person{
}

例如:
main:
Object o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udent);//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Person);//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Object);//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Teacher);//fals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ring);//false

---------------------------

Person o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udent);//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Person);//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Object);//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Teacher);//false
//编译报错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ring);


---------------------------

Student o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udent);//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Person);//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Object);//true
//编译报错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Teacher);
//编译报错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ring);


注1:
System.out.println(x instanceof Y);
该代码能否编译通过,主要是看声明变量x的类型和Y是否存在子父类的关系.有"子父类关"系就编译通过,没有子父类关系就是编译报错.
之后学习到的接口类型和这个是有点区别的。

注2:
System.out.println(x instanceof Y);
输出结果是true还是false,主要是看变量x所指向的对象实际类型是不是Y类型的"子类型".

例如:
main:
Object o = new Person();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udent);//fals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Person);//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Object);//tru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Teacher);//false
System.out.println(o instanceof String);//false

类型转换
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run(){}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void go(){}
}
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Person{
}

1)为什么要类型转换
//编译报错,因为p声明的类型Person中没有go方法
Person p = new Student();
p.go();


//需要把变量p的类型进行转换
Person p = new Student();
Student s = (Student)p;
s.go();
或者
//注意这种形式前面必须要俩个小括号
((Student)p).go();

2)类型转换中的问题
//编译通过 运行没问题
Object o = new Student();
Person p = (Person)o;

//编译通过 运行没问题
Object o = new Student();
Student s = (Student)o;


//编译通过,运行报错
Object o = new Teacher();
Student s = (Student)o;


即:
X x = (X)o;
运行是否报错,主要是变量o所指向对象的实际类型,是不是X类型的子类型,如果不是则运行就会报错。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ue-170305/p/1147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