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造芯,先造人” ,做强中国芯先解人才荒!薪酬竞争力不强是缺人才的根本原因...

在互联网圈子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做硬件不如做软件,既没“钱途”也没“前途”。甚至一些原本做硬件的人才,也迫于现实压力转行。比如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华丽转行。一些高校学者认为,现在培养的很多人才大都在做计算机的软件应用,而不是基础硬件研发。薪酬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都影响了人才的发展。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retryload=1


芯片又被称为集成电路,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国产芯片主要应用在中低端领域,高端通用芯片市场仍受制于外国企业。做强“中国芯”,人才需先行。然而,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显示,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按总产值计算,人才培养总量严重不足,有40万的人才缺口急需补上。

解人才之惑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薪酬竞争力不强是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人才不是没有,但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的微电子专业毕业生大都加入人工智能、金融和互联网等更有竞争力的行业了。”李严峰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芯片行业多年,现为北京博达微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认为,中国芯片从业人员发展受限,主要还是与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有关。

“中国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半导体行业中的制造环节和中低端设计环节,相对发达国家从事的高端设计等环节,利润率更低,因此提供的薪酬也缺乏竞争力。同时,从海外引进人才跟本地化人才之间薪酬差距太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只能加强人才供给,培养更多面向实践的行业人才。”李严峰说。

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集成电路企业拥有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人员较少。但随着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相关人才的竞争会愈加激烈,甚至有专家认为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人才“争夺战”。

全球顶级猎头公司罗盛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原预测,中国集成电路企业人才的供求缺口会越来越大,人才价码会逐渐飙升

“最终谁会成为企业中的胜者,取决于谁在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做得比别人更优秀。”程原说。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808181 查看本文章

改培养模式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和我们企业需求的人才不一致。一些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要想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比较难。”高校是培养芯片人才的摇篮。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供需不契合的现状。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企业和高校合作,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实用性人才。

芯片研发并不是单独的学科,需要相关人员掌握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学等知识,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人才。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也指出,要注重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从某些角度来讲,当下高校的教育体制和学科间的限制制约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培养。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建议,高校应当充分了解人才的分布与需求,采取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资源共享,共同开展培训。发挥高校、企业在职业培训上的优势,双方联合,共同培养企业、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业内人士认为,培养芯片人才,需要打破专业壁垒,将“产学研”融合,解决好目前中国芯片产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均衡的问题。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质增效,注重高端人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育大家名匠

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2017年的最新统计,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高达43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在产业结构上,芯片设计业与芯片制造业所占比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下一代“中国芯”的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芯片是信息科技的基础与推动力。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教授彭练矛带领团队率先研制出领先世界的碳基集成电路,该产品功耗低、速度快、成本低,使完全采用国产化装备制造最先进的芯片成为可能。预计在2025年左右,可采用全部国产化设备。“该技术有望彻底摆脱对进口芯片的依赖。而且,可以利用知识产权和中国独特的资源形成对国外的牵制。”彭练矛坚信:“碳基集成电路的产业化有望改变全球集成电路的游戏规则,‘中国芯’会越来越强壮。”

“不能否认的是,‘中国芯’若想走得更远、变得更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关键。”彭练矛说:“人才是发展的基础。现在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越来越重视,相信未来中国会涌现出更多的顶级优秀人才和团队,也会研发出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上内容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孙任鹏 )


关于中国芯片行业为什么会奇缺人才这个问题,我们再在转发一下知名评论人:风青杨 的观点: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浥东最近有些忧虑,他看到在对中兴事件与国家芯片的讨论中,关注技术差距的多,关注人才问题的少。而在他看来,国产芯片的研发和应用短缺,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头重脚轻”。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普遍不愿意学习更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但是按总产值计算,需要70万人,人才培养总量严重不足。40万芯片人才缺口该怎么补上?(中国青年报)

为什么芯片行业人才缺口这么大?看看我们平常聚会聊天,谁都不在是怎样解决一个技术难题,而是某某某又哪里买房了,哪里又开盘了。说话有底气的不是技术尖兵,而是房多的大佬!一句话,人往高入走,水往低处流。

再比如,前两天,北京市西城区爱民里的一套地下室,以1050万元的金额成交。马上有就段子出来说:芯片,要靠研发;研发,要靠人才;人才,要靠培养;培养,要靠教育;教育,要靠好学校;好学校,得买学区房;——所以,搞好芯片,得要炒房!

在这种氛围下,如何让真正的人才往芯片行业里长期投入?

再说,现在芯片行业为何招人困难?比如,以前学电子通信的人还会来做芯片,现在大部分都会去互联网公司,最近还流行去做比特币的公司。为什么?你看互联网行业新鲜、有趣,又接近普罗大众,看起来更是光鲜亮丽,关键是收入高,对优秀人才极具有磁吸效应。而芯片行业要日夜轮班研发、生产线是 24 小时运转,又是熬夜伤身,又要日夜进无尘室,多数人不愿意选择走芯片行业这条路。

仔细分析,近些年来,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是快速的,马上能赚到钱。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很多人无所谓。概括的说,每一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在艺术、科学、知识领域,很多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动物世界》拍摄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不仅拍摄周期很长,而且出名很慢。拍摄者是一批有思想、有理想,有相当的科学知识,有相当的摄影素养,有博爱精神,牺牲精神,把动物当成兄弟姐妹的人们才能胜任。这些团体和个人,里面有高级摄影师,也有生物学家与爱好者,把金钱置之度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深入不毛之地,不顾危险,与虎狼为伴,与虫蛾为伍,昼夜守候,不错过一个机会。(为捕捉一个精彩的瞬间,他们可能蹲守很长时间。)为了拍摄一个精彩镜头,甚至献出生命。

《动物世界》看起来精彩,但有多少人知道,一部片子是人家在野外拍摄守候了十几年的结果,你看到的只有三四十分钟,花的却是别人的一生。而那些背后付出的人又有谁知道?没错,这些只有靠信仰和价值观才能支撑。

这样的人如果出现在你的身边,有多少人会说他是傻X,这就是价值观的不一样。我们喜欢的是短平快的东西,可以放弃原则可以下放底线可以不讲规则,只要赚钱就行。有多少公司和个人不是这种思想?

如果没有这种价值观,人才就出不来,因为很多科技领域的工作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出大成果的。试问,如果没有一种信仰,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

我记得小时候,很多同学写作文,梦想都是当科学家。现在呢?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隔壁吴老二最近关心起时事来了,路上见到我就问:你说为何我们泱泱大国就搞不出来芯片呢?我笑了笑,没有回答,转而问他:孩子快毕业了吧?他一转愁容马上眉开眼笑的说:是啊是啊。我问他,毕业准备做什么?老吴说:我准备让他考公务员。我说,为何考公务员?他说,公务员稳当,旱涝保收,再说万一升个一官半职,那不就能发财了吗!我瞅了瞅他,说到:这就是中国为何生产不出来芯片的原因。

更何况,人才的培养更关键的是费用问题,培养一个芯片制造方面有经验的大学生,费用极高!我们的扩招,招收的大量是一个黑板就解决问题的专业,教育变成了赚钱的产业,培养芯片专业的学生,是赔钱的!这费用一个人一年下来,绝对不可以收学费覆盖成本,即使是国外超高的学费也不可能,甚至成本要高于常青藤捐资入学的捐款。

台湾地区为什么能培养出台积电、联发科,以及早期联电等这些优秀的企业?因为当年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三所最顶尖院校的毕业生中,都往新竹科学园区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加上当年员工分红配股制度,拼个五年都可以快速退休,所以每个人都冲劲十足。但大陆可以选择的行业太多了,可以去互联网、金融业,相较之下半导体产业是较为辛苦的一条路。

三星之所以能成为消费电子帝国,有着重要的国家因素。为了推动三星成长,韩国是举国家之力。我国芯片业要摆脱高通等的垄断,也应实施国家战略,建立专项资金、人才等战略。要解决目前其他一些专项中出现的人为运作扶持资金的问题,如资金过度向央企、国企倾斜,一些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民企等反而得不到充分的支持;要将资金重点用到人才身上,给他们足够的待遇和充分的激励。

培养科技人才,不能等到渴了才想到要挖井。

来源:EETOP


640

大数据周刊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57524293


640

众论大数据 引领大时代

长按二维码关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6auo52bk/article/details/8028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