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选择

一、相机成像原理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
1)当物距为无穷远时,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
2)当物距为无穷无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缩小的实像;
3)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像等大;
4)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并大于焦距时,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
5)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无穷大,物上的光线经透镜后为平行光线,不成像; 
6)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值,即在物的同侧成虚像。

二、线阵相机与面阵相机的区别:

  1. 线阵相机适合于高速运动的物体,一般建议40km/h运动的物体可以采用线阵相机拍摄。
  2. 面阵相机的选择要稍微复杂一点,适合低速运动的物体。一般建议40km/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相机参数说明

  1. 曝光
            工业相机工作过程中曝光(Exposure)图像传感器进行感光的过程。在曝光过程中,CCD/CMOS收集光子并转换成电荷,也就是电荷的积累,曝光时间短,电荷积累的就少;曝光结束后,CCD/CMOS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电荷移出,从光曝光对照片质量的影响很大,如果曝光过度,则照片过亮,失去图像细节;如果曝光不足,则照片过暗,同样会失去图像细节。控制曝光就是控制总的光通量,也就是曝光过程中到达CCD/CMOS表面的光子的总和。
  2. 分辨率
            相机每次采集图像的像素点数(Pixels)。也是相机靶面被分成的的格子数。
  3. 增益
            曝光和增益是直接控制传感器(CCD/CMOS)上读出来的数据,是要优先调节的,以调节曝光时间为主。在不过曝的前提下,增加曝光时间可以增加信噪比,使图像清晰。当然,对于很弱的信号,曝光也不能无限增加,因为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噪音也会积累, 曝光补偿就是增加拍摄时的曝光量。增益一般只是在信号弱,但不想增加曝光时间的情况下使用,一般相机增益都产生很大噪音。曝光时间短,CCD/CMOS上电荷的积累就少,这时候就需要增益加强;反之,增益要减弱。
  4. 帧率(面阵相机)
            每秒能拍摄的图像张数。每一帧又可分为两场,即:奇场和偶场 。面阵相机是一场一场曝光,线阵相机是逐行成像,是一行一行曝光。当被测物体有运动要求时,要选择帧数较高的工业相机,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帧数越低。
  5. 尺寸
    1)像元尺寸:传感器上一个物理像元的尺寸,例如:7.4um x 7.4um;
    2)传感器尺寸:像元尺寸乘以分辨率就是传感器尺寸;
    3)靶面尺寸:传感器成像的大小;
    4)相机尺寸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和镜头的接口:C/CS等接口
  7. 输出接口:有USB输出接口、网口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白平衡:平衡RGB三个通道的亮度值,使图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亮度情况,当打光不太好的时候,使用白平衡,可以改善图像亮度不均匀情况,对应halcon算子是equ_hiso_image——直方图均衡化

四、相机选型

  1. 已知客户的镜头的尺寸是1/3,接口是CS接口,视野大小为12* 10mm,要求精度0.02mm/pixel,则应该选用多大分辨率相机?
    解:
    (12/0.02)* (10/0.02)=30万像素,但是如果是缺陷检测通常不会只用一个像素表示一个精度,而是乘以3-4倍,即30*4=120万像素。最低不少于120万像素。
    注:12/0.02:表示在12这个方向,需要用多少像素表示,才能达到1个像素代表0.02mm的这样一个精度。
    10/0.02:同上
    通过上面的参数也可求出镜头的焦距(镜头选型参考),但注意:
    ①镜头的分辨率一定要大于相机的分辨率,否则镜头分辨率低了,相机分辨率是千万像素也没用。
    ②镜头的靶面尺寸也就是视野范围>=CCD的靶面尺寸,否则会出现黑边。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镜头的靶面尺寸也就是视野范围>CCD的靶面尺寸,则显示的图像会是蓝色部分;
    2)镜头的靶面尺寸也就是视野范围=CCD的靶面尺寸,则显示的图像会是红色部分;
    3)镜头的靶面尺寸也就是视野范围<CCD的靶面尺寸,则显示的图像会是黄色部分(红色部分+黑边);
发布了7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4 · 访问量 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197380/article/details/9054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