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标准组织的影响力与杀伤力

最近的各种消息和舆论中,不时会传出些真相和演绎搅合在一起的内容。


这些内容里有些是事实,但也有些并不准确,再加上似是而非的表述方式,杀伤力非常大。


通信产业链本来就长,涉及的专业、技术、产品非常多,再加上长臂管辖等特殊规则,因此每一则新的消息出来,大多数人都很难搞清楚,它会带来多大影响。


即便是有影响力的专家,知识面也不可能能覆盖到所有领域,不一定能对新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这也影响了对信息澄清的响应速度和准确度。


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每一条消息,都能引起公众的一轮恐慌。


甚至有些媒体,在传播的时候,或有心或无意地把真信息和假信息搞混在一起,更让信息澄清者非常尴尬,难以一两句话把事情解释清楚。


怎么办?如何才能看到真相?


最有效的做法是,不要被非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误导,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为了抢新闻抓流量,有时官方传播渠道也会传播一些不实信息,所以信息源是否是官方非常重要。


除了跟在信息后面不停澄清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进行正向的科普,提升公众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今天,我就把关于通信技术标准组织的一些理解, 与大家做一个简单分享。


【为什么行业需要标准化组织】


一般来说,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技术。


但是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企业秘而不宣的核心机密?也并不是如此。


在通信行业,会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化组织存在,不同厂家的技术人员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通信行业的发展演进策略、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


通信行业表现得如此开放,核心的原因是:这个产业最需要合作。


下面,我从两个维度,来谈一谈通信行业合作的必要性。


横向的合作,也就是通信圈里常说的互联互通,需要统一标准。


一方面,通信系统的建设是有属地特性的,每个国家有自己的运营商,即便是跨国企业,如果在当地开展实体运营的话,也需要在本地建设通信系统。


另一方面,孤立的通信系统是没有价值的,需要和其他通信系统连起来才能实现通信。


这意味着,通信必须是不同的系统连在一起才能完成,如果没有统一的接口标准和信息转换协议,就无法完成。


纵向的合作,也就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需要统一标准。


为了提高通信的速度和效率,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再加上运营商/客户的推动,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也需要标准化。


比如,运营商希望利用厂商的竞争来降低成本,于是推动通信网络解耦,并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连;而终端和设备是分离的,前者提供用户喜欢的手机,后者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设备,二者之间也是标准化的接口。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于标准化接口开展分工协作,成为了通信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标准化的体系,不论是哪家企业,不论是什么产品,都能与产业链的其他角色实现对接,最终形成完整的、统一的通信能力,为客户提供一致的服务。


最终,让行业内的所有厂商,都可以集中力量,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开展创新。


与通信行业相比,在互联网领域,标准化组织的影响力和价值就没有那么大。


其原因就在于,互联网企业开发了各式各样的应用系统,而这些应用系统之间,有的不需要互联互通(比如不支持微信给钉钉发信息),有的是基于企业自己的标准实现连接(比如与银行系统互联就要遵从银行的规范)。


【参与标准组织的价值是什么】


正是因为前面这些产业价值,通信标准化组织成为了行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但这些组织又是如何存续,如何运行的呢?


本质上来说,它们就是各个企业进行技术博弈的平台。它们最终能达成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标准,而是参与各方都能接受的标准。


所以,大多数标准化组织的核心,都是一套流程和规则,自身并没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最终,都是依靠各家企业出钱、出人、出方案,最后按照标准化组织的流程,按照共同遵守的规则进行合作与博弈,最后达成共识。


所以,一个标准化组织有多强大,最终取决于有多少企业参与它的标准讨论和制定,有多少企业遵循了它达成的标准共识。


如果没有主流厂商参与,达不成一致共识,标准化组织即使出再多标准,做再多决定,都只能是废纸一张。


而对于通信企业来说,在商言商,参与标准化组织的核心诉求,归根结底还是商业利益。


首先,从合作角度看,加快产业市场的形成,推动通信网络与设备的更新换代。


通信作为基础设施,其建设与成长给拉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创造了条件,所以新的通信网络和系统很容易受到追捧。


从移动电话的发展就可以看出,系统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伴随着每一次大规模的网络升级,设备制造商都可以收获巨大的利益。


通信企业在标准化组织的投入,最终会转化为企业的高收益,因此加大投入推动新标准的尽快成熟,对通信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其次,从竞争角度看,参与标准组织的运作,可以将自己的研发结果和技术路线渗透到国际标准中,如果能让最终的成果能够和自己此前的想法思路一致,就是巨大的成功。


标准组织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有时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选择,只是确定某一条技术路线。只要技术走得通,对于整个标准化组织,甚至是整个行业来说,都没有根本性差异。


但这个选择,对具体某一家企业来,却非常重要。


如果最终的技术路线与企业此前的积累一致,这家通信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就拥有先发优势,对研发成本和产品上市时间极为有利。


反之,如果最终标准是竞争对手的方案,就不得不根据标准调整,让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所以,有时大家会在大的问题上迅速达成共识,却在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各企业代表争得面红耳赤。


其背后原因就在于,大家争的不是面子,是利益。


【退出标准化组织有哪些影响】


一般情况下,行业中的领头羊企业们,都会积极参与各个标准化组织,甚至不惜重金投入,帮助标准组织的运作和发展影响力。


如果赢了,可以主导产业;即便输了,也能有准确的信息获取,做出比圈外企业更敏捷的应对。


但在有的时候,核心企业与标准化组织之间,也会分道扬镳。


一方面,标准化组织的基石是标准,标准的价值决定了企业的态度。


如果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还没有稳定的领域,退出标准化组织之后,企业不再参与标准制定工作,会失去参与讨论获取产业主导权的资格,加大获取信息的成本,自然会有巨大损失。


但是,如果一个标准本身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发展演进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完成了历史使命,相关产业已经被新的技术标准取代,那么,这样的标准化组织也就失去了持续存在的意义。


比如,SD联盟现在的说法是"禁止华为在任何产品中使用MicroSD卡"。但实际情况是,华为的新款手机里本来就已经取消SD卡的插槽,换成了华为自己的NM卡,体积缩小了45%,读写速度还有所提升。


你说,到底是SD联盟拒绝了华为,还是华为抛弃了SD联盟?


另一方面,维系标准化组织存在的根基,是"规则内的共识"。


大家的核心目的,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合力做大产业蛋糕,快速推动产业发展目的。


为什么每一次讨论都会有无数的争吵与分歧,但通过充分的讨论与合作,大家最后都能摒除异见,达成一致,共同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用新的科技造福世界?


其原因在于,标准化组织的规则,都是开放的、友好的、公平的,让大家相互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才能共同形成了合力。


如果一个标准化组织破坏了这种规则,那么它就将会失去构建这个信任体系的根基。


比如,因为政治因素影响,而变得封闭歧视,甚至不惜破坏产业利益,影响产业演进,也要执意将实力最强的参与者踢走……


这样的决定,除了逼迫巨头拉走一票兄弟和自己对着干,造成产业的分裂,对于整个标准化组织,对于整个产业,都没有任何好处。


更何况,如果行业的领军者退出了标准化组织,受到的影响也未必有外界想象那么大。


其原因在于,考虑到通信产业开放性的特点,标准化组织的章程,从来都是只会规定成员参与标准工作的规则,而不会限制性非成员一定要使用,或一定不能使用这些技术标准。


以这次WiFi联盟暂停华为的参与资格为例,如果在华为离开期间标准没有变化,对华为就没有任何实质影响。


甚至即使联盟升级了新标准,华为也可以进行设备升级,支持新标准。


那些所谓标准升级之后,华为设备就不能用WiFi的猜测,完全不可能发生。


所以,即便面对美国的压力,通信标准组织也会认真评估,因为如果华为退出,它们自己受到的负面影响,其实远远大于华为。


640?wx_fmt=jpeg

发布了22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5116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5474911/article/details/9875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