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容易的钱,最让人心慌

最近和一个做电商的朋友闲聊,他挺感慨地提到件事。

他临时找人做商品编辑,20元/篇,大概十来篇,将图文资料按照一定要求简单编辑即可。跑到一个兼职群里问了一声,立马有三四十人私信表示愿意做。

令他猝不及防。

嗯,这年头无数文章不厌其烦地教导你,只要努力就有挣钱机会。

But,这话其实经常被理解歪了,变成“有钱我就挣”。

去工地搬砖、帮别人打字等等确实都能挣到钱,但我说句讨骂的话:

门槛太低的钱,最好少挣。

这事做久了,没准得不偿失。

01

太容易的钱,竞争者太多

我们知道,收入多少呈金字塔分布,事实上,薪酬数字只是表象,你站在金字塔哪个位置,是由多少人可替代你决定

我从去年开始开放征稿,当时如意算盘打得那叫个欢快:以后不仅有更丰富的内容视角,还能释放我一些码字压力,一举两得哇!

然而,我又被现实打脸了。

符合要求的稿件寥寥无几,哪怕我愿意花2-3小时去改稿。

我与一些自媒体朋友聊起时,他们也有共同的感受,写作的人非常多,但好作者、好内容,真是太太太太难找了啊!

上周有位读者问我:

“临公子,你公众号容易过稿吗?”

我老实地回答:不太容易。

“内个,你要求有点儿高”,他停了一会说,“如果低些我应该符合你的要求,我每周写8,9篇没问题,而且我目前有长期供稿。”

说罢,他发来两篇WORD,一篇是800来字的短篇小说,一篇是诗歌。

额,与我公众号调性完全在两个次元。

其实我能理解他的想法:

宁可多写几篇30-50元的稿子,也比写几百元的稿子来得“划算”,毕竟过稿率高,没有太多要求。

但正因如此,如这位读者所说,门槛低的约稿业务经常被小团队打包接走,他们有兼职写手,出稿速度快,价格还便宜。

到后来,颇有几分低价竞争的味道

许多人常常有一个误导性的错觉——容易挣钱的领域机会更多。可你忽视了,那个领域由于门槛太低,竞争者远远多于机会

投资家格雷厄姆说过,“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你能做,张三李四王五马六照样能做嘛。

人家为什么要找你?

你只好靠咬牙自降身价、拼命提高产出数量来博取机会。杀敌一千自损二百五啊。

02

太容易的钱,你无法从中成长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观点:一个人如果纯粹为了挣钱而去工作,是件非常可惜的事

因为一份时间,你只出售了一次——卖给老板。可聪明人懂得,将一份时间至少出售两次:除了老板还要出售给自己,赚取能力。

否则,你的水平原地踏步,就很难提高每份时间的单价

我以前公司有个行政小助理,她被安排到的任务很简单,无外乎贴发票、写纪要、归档文件之类的琐事。带她的前辈也不怎么上心,很少教她和指责她。

小助理反而兴高采烈,逢人就说,这工作就是她理想中的样子。

转眼2年过去,其他助理开始转去做HR、商务、运营等更高一级的职能岗位,而这位行政妹纸,依然是级别最低的那种助理。

没多久,她辞职后又去找了一份助理工作,据说薪资只多了几百块。

不得不说,得心应手的事,最好别做太久

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提出一个叫“自我损耗”的理论。

你每做一个选择、每做一件事,就会损耗一点心理能量。

简言之,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有时间成本+心理成本。

所以呀,亏本买卖,咱可别多做。

你轻轻松松工作几年,付出宝贵青春,好像赚了点儿工资,又好像只赚到工资,这才是最令人痛惜的地方

03

有人估计会问,照你这么说,难道大家都要吭哧吭哧地去赚辛苦钱?

咳咳,你误会了,很容易挣到的钱,恰恰最可能是辛苦钱

-挨家挨户收快递,辛苦忙一天还抵不上一家企业发件订单;

-写评论几毛钱一条,写1000条还抵不上一篇文章的稿费;

-PS抠图1元/张,抠几百张还抵不上设计师做的一张图。

收入遵循一个原则,即:收入=质量*数量

增加数量,看似快速提高收入,可一个人的劳动力有限。相比之下,提升质量(或者说提高客单价),上升空间却大得很。

而它,才是根本性的破局之道

那么,如何在“质量”这项上做得出彩?

方法1:多动脑。

这话真是老生常谈到耳朵起茧啊,可切换回工作中,不少人依然是凭感觉和惯性做事。

什么叫动脑?举个例子。

比如产品助理,要求通常是会写简单的需求文档、使用几款基本软件、协调沟通、收集数据等。你在整理好原始数据后,就可以主动尝试分析 。

把数据发给上司时,哪怕附加一句结论性的话,都是加分项

其他工作同样如此。

你有没有想过任务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更高效的新方法?

你有没有想过你在整个计划中的作用?

蒋方舟说,她特别认同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的囚徒。从你放弃思考的瞬间开始,你的一只脚已踏入那个隐形的牢笼。

方法2:对标更高的标准

前几天有位小伙伴问:

“我做新媒体运营,不过做的都是写活动策划、写推文、排版之类比较初级的活儿,感觉没啥挑战性呢。”

那你不妨多看看中级、甚至高级的要求

不仅有对标的参照物,还能针对性地单点突破。

04

窦文涛在 《圆桌派》曾说,击倒对手的那一拳,经常是你不擅长的左手打出来的。

太顺手的事,不会有惊喜

关于“容易钱”,我觉得:

如果你眼下时间暂时不太值钱,OK,做些也无妨;但如果你的时间价值未来水涨船高,就必须有选择性地挣钱。

门槛过低的钱,虽唾手可及,却也只是唾手可及的“三无”小钱而已——无空间、无挑战、无进步。

人想要变得更好,还是要在上坡路上奔波,人想要变得更糟,那就走下坡路,怎么轻松怎么来。

只是,这世上有2点始终无法改变:

1、上坡路注定不可能舒服。

2、越往上走,你的能力越强,和你竞争的人反而越少

共勉。

—END—

明哥的原创精华????

1.【赚钱思维说一说赚钱

2.【副业副业刚需

3.【生存之道赚钱还是挣钱

4.【未来可期大航海计划

5.小猪的生活你是否懂三只猪的故事

扫码遇见,更多精彩

PS:感恩回馈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与厚爱,于是最近我花了一些时间做了如下几个事,希望大家喜欢:

1、下面是 1 个抽奖,我送一本《富爸爸,穷爸爸》给大家,希望大家出闯江湖,归来都不差钱。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快来扫码抽奖吧~

2、后台经常有一些朋友问我要简历模板、也提起面试经验的事,这在我们工作中不是啥大事,但我也知道确实少不得。

索性我为大家整理了一波简历模板、PPT 模板及面试经验资料,大家后台回复「
简历」自行获取。

3、当然,如果你刚好是学 Android 的,那么你后台回复「精华」,我把我这么多年亲身经验写成了一本电子书送给你,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明哥的江湖,有你而更精彩。

让我知道你在看

发布了43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58 · 访问量 59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332324956/article/details/10324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