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项目经理V2.0》读书笔记——第6章 规划质量——有计划才有质量

1. 什么是质量

客户的需求其实不是可交付成果本身,而是感受到这些可交付成果对他“有价值”。实践中,许多组织是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来管理客户的这种“价值感”的。

  • 如何确保客户满意?
    通过客户反馈在相当程度上不可控,且这种事后调查意义也不到。在事前要确保成果使客户满意,就需要在识别、分析和挖掘干系人各自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质量指标。

2. 质量指标——质量的本质是适用

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及包括产品质量,也包括项目质量。

  • 质量指标的分类
    • 可交付成果质量指标。
    • 项目管理质量指标——项目管理得怎样,是否实现了预期目的方面的指标。
  • 项目管理方面的指标包括哪些?
    时间,成本,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项目质量)
  • 质量的本质
    质量的本质是——适用性。通俗来讲,就是‘刚刚觉得困,就有人递过来一个枕头’。
  • 适用性如何量化?
    适用性是符合每一个独特的、个性化需求的最佳性价比,可以从数量、时间和等级三个方面来考量,如果能做到数量上不多不少、时间上不早不晚、等级上不高不低,做到恰到好处,干系人也就满意了。
    本书红烧肉项目质量指标量化如图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质量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什么是质量成本?
    要想满足质量要求,必须付出代价,者就是质量成本。它包括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它告诉我们,为了达到及保证一定的质量成本,要付出多少钱。
  • 质量成本的分类
    质量成本分为两大类、四小类。
    • 一致性成本
      指为保证质量而付出的成本,它又分为两种:
      • 预防成本: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种费用,如质量计划、质量教育培训、新产品评审、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质量奖励费等。
      • 评价成本: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如产品检测、质量审核、检验仪器折旧,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 非一致性成本
      也称失败成本或质量低劣成本,指质量产生问题后而发生的成本。它也分为两种:
      • 内部失败成本,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如废品、返修、停工、减产损失等。
      • 外部失败成本,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
  • 质量成本由谁出?
    由于项目的临时性特点,意味着其持续时间不可能长到足以等到回报,所以,质量成本通常应由执行组织,而非项目自身承担。

4. 质量计划——质量是计划出来的

质量计划是控制项目质量的方法。

  • 质量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简单地说,它主要有以下几点:
    • 项目各级可交付成果的度量方法及指标,如产品的功能与性能等;
    • 项目质量的度量方法及指标,如项目初衷的实现程度、干系人的满意度、项目对组织的价值、项目管理经验技能的积累等;
    • 质量管理的职责与流程;
    • 相关的质量核查单;
    • 如何持续改进质量。
  • 能不能由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来写质量计划?
    质量是由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积累而成的,不是某个部门的责任。因此,可以请他们协助,但是不能把规划项目质量的工作甩给他们。因为只有项目经理才最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
发布了2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81 · 访问量 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IVAN1/article/details/998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