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解决校园暴力一辩稿

解决校园暴力教育/法律手段更有效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新华字典中“解决”意为处理问题以有结果;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学生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等行为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它既包括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冷暴力,也包括具有较坏影响力的校园打架斗殴事件。治标还需治本,所以我方判准是持何种手段更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校园暴力。我方认为解决校园暴力教育手段更有效。以下两点论述:

第一、教育相较于法律来说,解决校园暴力更容易。

     一方面,法律很难去根据校园暴力带来的后果来制定,而且对这些行为的判断也相对较难。就拿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一群人之间因为矛盾然后陷入冷战,法律对他们矛盾的程度怎么判断,因为冷战更多的是学生之间感情的问题,法律怎样去对冷战进行判决?又怎样对感情方面的问题进行评判?而教育的手段去应对这些问题就显得更加轻松方便,让老师来引导双方进行交流,逐步化解矛盾,从内心深处改变学生的“恶”,从而达到和解地目的。从另一方面来讲,校园暴力大多出现在初、高中阶段,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有75.0%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中学生占比75%,而大学生(15.0%)、职校生(7.5%)占比较低。中学生一般是处于13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思维日渐成熟却尚未完全成熟,多处于易冲动的叛逆期,缺少基本的罪恶感与罪责感,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其心智状态密切相关,而去解决心智方面问题的最佳选择就是通过与他人将心比心的教育。法律更能解决的是理性的事实层面的问题,而对感性心理的一些矛盾,用教育的方法更容易解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教育相较于法律来说,解决校园暴力更容易。

第二、教育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律往往只能处理问题。

     真正实施校园暴力的学生大多都与自己本身不幸福或家庭情况有关。比如单亲、留守或者其他恶劣环境。而这种环境下,他们往往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能深化人心,启发人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上来说,教育手段更加温和,使人们便于接受。它更能通过沟通去了解校园暴力者的想法 ,通过教化使人觉醒 ,相较法律手段 ,教育更能抓住人心,感受人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而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它更偏向于约束和惩罚。不可否认,法律手段确能快速处理校园暴力,但能否让施暴者改过自新就是令一回事了。毕竟处理不等同于解决,谁都不能保证简单粗暴的法律制裁不会激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让他们“卷土重来”。经惠州市公安局情报中心查实,共有1543名刑满释放人员有重新犯罪记录,重新犯罪率为10.25%。由此可见,法律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律更多的是处理校园暴力事件,而我们今天聊到的辩题是解决校园暴力,包含了处理并且有一个好的效果。另外,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也明确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法律指标,教育才治本。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解决校园暴力教育手段更有效!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srs7665/p/1270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