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问答题(十)

感觉一路写下来考研复试问答都比较零散,一方面是自己已经有了各个科目的体系,所以问答只是查漏补缺,无法一一详尽。一般是复习到哪,遇到有疑惑的地方就写下来。

1、简述一下CDMA技术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m的值通常是64/128.

通常使用码分多址(CDMA),这样每个用户可以在相同时间、相同频带进行通信。

使用CDMA时的每一个站被指派一个惟一的m bit码片序列,一个站如果想要发送比特1.则发送它自己的m bit码片序列,如果要发送0,则发送其码片序列的反码.同时各个站之间的码片序列相互正交

2、IPv4和IPv6如何通信?

目前解决过渡问题基本技术主要有三种:双协议栈、隧道技术、NAT-PT

(1) 双协议栈 ( Dual Stack)

采用该技术的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这是使IPv6节点保持与纯IPv4节点兼容最直接的方式,针对的对象是通信端节点(包括主机、路由器)。这种方式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是对于IP地址耗尽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由于需要双路由基础设施,这种方式反而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

(2) 隧道技术 ( Tunnel)

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根据建立方式的不同,隧道可以分成两类:(手工)配置的隧道和自动配置的隧道。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3) 网关转换(NAT-PT)

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并翻译。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3、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F的含义

用Mbps计的传输速率><信号发式><用百米计的最大段的长度/线缆类型>

                        10             BASE                         2/5/T/F
  
其中定义过10BASE5、10BASE2、10BASE-T、10BASE-F等几种(需要注明的是,其中10BASE-T与10BASE-F的最后一项就是以线缆类型进行命名的,其中T代表双绞线,F代表光纤)。下面我们将对它们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0base2指的是使用50Ω细同轴电缆的10Mbit/s的基带以太网规范。它是IEEE802.3规范的一部分,在每个网段上的距离限制是185m

10base5指的是使用标准的(粗)50Ω基带同轴电缆的10Mbit/s的基带以太网规范。它是IEEE802.3基带物理层规范的一部分,在每个网段上的距离限制是500m。

10base-t指的是使用两对双绞线电缆连接(第3,4或5类电缆)的10Mbit/s基带以太网规范。其中一对电缆用于发送数据;另一对电缆用于接收数据。它是IEEE802.3规范的一部分,在每个网段上的距离限制大约是100m

10base-f指的是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

4、ICMP协议是什么

I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它是一种不可靠的协议,它不提供任何差错检验。因此网际报文控制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出现了,ICMP协议用于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这里的控制消息可以包括很多种:数据报错误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主机状况信息等,虽然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对于用户数据报的有效递交起着重要作用,从TCP/IP的分层结构看ICMP属于网络层,它配合着IP数据报的提交,提高IP数据报递交的可靠性。

ICMP报文可以分为两大类: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查询报文差错报告报文主要用来向IP数据报源主机返回一个差错报告信息,这个错误报告信息产生的原因是路由器或主机不能对当前数据报进行正常的处理。

查询报文用于一台主机向另一台主机查询特定的信息,通常查询报文都是成对出现的,即源主机发起一个查询报文,在目的主机收到该报文后,会按照查询报文约定的格式为源主机返回一个应答报文

注意,ICMP差错报文并不能纠正差错,它只是简单地报告差错。

5、IGMP协议是什么?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来在IP主机和与其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

6、全局变量和全局静态变量的区别

  • 1)全局变量是不显式用 static 修饰的全局变量,全局变量默认是有外部链接性的,作用域是整个工程,在一个文件内定义的全局变量,在另一个文件中,通过 extern 全局变量名的声明,就可以使用全局变量。
  • 2)全局静态变量是显式用 static 修饰的全局变量,作用域是声明此变量所在的文件,其他的文件即使用 extern 声明也不能使用。

7、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算法思想
用一个队列保存被访问的当前节点的左右孩子以实现层次遍历。
在进行层次遍历的时候,设置一个队列结构,遍历从二叉树的根节点开始,首先将根节点指针入队列,然后从队头取出一个元素,每取一个元素,执行下面两个操作:

a.访问该元素所指向的节点
b.若该元素所指节点的左右孩子节点非空,则将该元素所指节点的左孩子指针和右孩子指针顺序入队。此过程不断进行,当队列为空时,二叉树的层次遍历结束。
 

8、带宽、时延带宽积

带宽应用的领域非常多,可以用来标识信号传输的数据传输能力、标识单位时间内通过链路的数据量、标识显示器的显示能力。

a. 在模拟信号系统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Hz)来表示。
 b.在数字设备中,带宽指单位时间能通过链路的数据量。通常以bps来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

时延带宽积(BDP)
带宽时延积是一种网络性能指标。在数据通信中,带宽时延乘积(英语:bandwidth-delay product;或称带宽延时乘积、带宽延时积等)指的是一个数据链路的能力(每秒比特)与来回通信延迟(单位)的乘积

时延带宽积即链路上的最大比特数,也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9、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包括:取值周期、间指周期、执行周期、中断周期

1、指令周期:是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是从取指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5656563令、分析指令到执行完所需的全部时间。

指令周期类型有非访内指令的指令周期、取数指令的指令周期、存数指令的指令周期、空操作指令和转移指令的指令周期。

2、机器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这每一项工作称为一个基本操作。

3、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频率的倒数。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时钟周期是一个时间的量。时钟周期表示了SDRAM所能运行的最高频率。

10、指向常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常指针的区别?

指向常量指针 是指指针指向的对象不能改变,也就是说不能通过这个指针来改变指向对象的值,而指针自身的指向是可以改变的。以下是指向常量的指针:

const char *p;

char const *p;

常指针 是指针指向的位置不能改变,也就是指针的值只能赋值一次。

char * const p;是常指针。

区分就是看  * 和const 谁离指针变量名 p近,如果是  * 离的近,表示该指针指向一个常量。

反过来如果是 const离的近,则代表是一个常指针


 

11、死锁的形成原因?

死锁的定义:
多线程以及多进程改善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并提高了系统 的处理能力。然而,并发执行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死锁。所谓死锁是指多个线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互相等待),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

死锁形成的原因:
1) 系统资源的竞争
2) 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3)信号量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死锁

12、如何找到两个链表的公共结点。

法一:首先遍历两个链表得到他们的长度,就能知道哪个链表比较长,以及长的链表比短的链表多几个结点。在第二次遍历的时候,在较长的链表上先走若干步,接着同时在两个链表上遍历,找到的第一个相同的结点就是他们的第一个公共结点。时间复杂度:O(m+n) 空间复杂度为O(1)

法二:分别把两个链表的结点放入两个栈里,这样两个链表的尾节点就位于两个栈的栈顶,接下来比较两个栈顶的结点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把栈顶弹出接着比较下一个栈顶,直到找到最后一个相同的节点。时间复杂度(m+n)空间复杂度O(m+n)

13、局域网的三个主要要素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局域网模型和OSI模型的关系: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版数据链路权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14、http和https区别

http运行在TCP之上。所有传输的内容都是明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无法验证对方的身份。
https是HTTP运行在SSL/TLS之上,SSL/TLS运行在TCP之上。所有传输的内容都经过加密(对称加密)。此外客户端可以验证服务器端的身份,如果配置了客户端验证,服务器也可以验证客户端的身份

15、CISC 、RISC的区别

RISC 和CISC 是目前设计制造微处理器的两种典型技术,虽然它们都是试图在体系结构、操作运行、软件硬件、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等诸多因素中做出某种平衡,以求达到高效的目的,但采用的方法不同,因此,在很多方面差异很大,它们主要有:
  (1) 指令系统:RISC 设计者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经常使用的指令上,尽量使它们具有简单高效的特色。对不常用的功能,常通过组合指令来完成,指令长度统一。因此,在RISC 机器上实现特殊功能时,效率可能较低。但可以利用流水技术和超标量技术加以改进和弥补。而CISC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有专用指令来完成特定的功能,指令长度不一。因此,处理特殊任务效率较高。
  (2) 存储器操作:RISC 对存储器操作有限制,有专门的取数(load指令)存数指令(store指令),使控制简单化;而CISC 机器的存储器操作指令多,操作直接。
  (3) 程序:RISC 汇编语言程序一般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实现特殊功能时程序复杂,不易设计;而CISC 汇编语言程序编程相对简单,科学计算及复杂操作的程序设计相对容易,效率较高。
  (4) 中断:RISC 机器在一条指令执行的适当地方可以响应中断;而CISC 机器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响应中断。
  (5) CPU:RISC CPU 包含有较少的单元电路,因而面积小、功耗低;而CISC CPU 包含有丰富的电路单元,因而功能强、面积大、功耗大
  (6) 设计周期:RISC 微处理器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设计周期短,且易于采用最新技术;CISC 微处理器结构复杂,设计周期长。
  (7) 用户使用:RISC 微处理器结构简单,指令规整,性能容易把握,易学易用;CISC微处理器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实现特殊功能容易。
  (8) 应用范围:由于RISC 指令系统的确定与特定的应用领域有关,故RISC 机器更适合于专用机;而CISC 机器则更适合于通用机。

原创文章 30 获赞 34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950078/article/details/1057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