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问答题复习总结(二)

(中科大往年计算机基础问答补充)

数据库相关:

1、在数据库中什么是关系,它和普通二维表啥区别;

关系:

关系是单一的数据结构, 现实世界的 实体 以及 实体间的各种联系 均用关系来表示
从用户角度,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

关系可以有三种类型

        基本表: 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

        查询表: 查询结果对应的表

        视图表 是虚表,由基本表或其它视图表导出,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 关系的基本性质

①列是同质的、每一列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②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

 ③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④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完全相同

 ⑤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⑥分量必须取原子值

2、 什么叫视图?视图在数据库的第几层;

视图的概念: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询所引用的表,并且在引用视图时动态生成。数据库有三层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视图属于外模式范畴。

视图的作用:

①为用户集中数据,简化用户的数据查询和处理

②屏蔽数据库的复杂性

③便于数据共享

3、关系模式和关系;

关系模式( Relation Schema )是型,关系是值,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 关系模式是 描述元组集合的结构。描述内容有:

①属性构成

属性来自的域          

③属性与域之间的映象关系

元组语义以及完整性约束条件

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

 

4、数据库里三级模式两级映射;

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两级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模式/内模式映射。

5、数据库语言有哪几种

SQL四大语言:DDL、DML、DCL和TCL。

DDL(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数据库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映像,定义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CREATE、ALTER、DROP、TRUNCATE、COMMENT、RENAME。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由DBMS提供,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DML分成交互型DML和嵌入型DML两类。依据语言的级别,DML又可分成过程性DML和非过程性DML两种。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MERGE、CALL、EXPLAIN PLAN、LOCK TABLE。
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库控制语言 、授权,角色控制等
GRANT 授权
REVOKE 取消授权

TCL(Transaction Control Language)事务控制语言 
SAVEPOINT 设置保存点
ROLLBACK  回滚
SET TRANSACTION

6、范式的定义?

  • 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

  • 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第五范式

7、数据库中锁的作用

作用:在日常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控制线程的并发肯定会用到锁机制。对于数据库而言,锁机制就是数据库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而使各种共享资源在被并发访问变得有序所设计的一种规则。

8、如何从低级范式转换到高级范式

通过分解关系模式,使之符合更高范式的规则。

9、什么是原子操作

就是必须一气呵成完成的、不被中途打断的操作。

计网相关:

1、两个时钟不同步的设备怎么通信;

  • 同步通信要求接收端时钟频率和发送端时钟频率一致,发送端发送连续的比特流;异步通信时不要求接收端时钟和发送端时钟同步,发送端发送完一个字节后,可经过任意长的时间间隔再发送下一个字节。
  • 通信方式:不互锁、半互锁、全互锁
  • 不互锁:简单来说,就是发送方给出发送信号,持续一段时间,就撤回,接收方发出应答信号,持续一段时间就撤回。假设他们双方发出信号的时候,对方没有接收到,那就会造成没有收到信号的可能。
  • 半互锁:简单而言就是,发送方给出发送信号,一直等到接收方发出应答信号,发送方接收到了接收方发出的应答信号,就撤回。接收方发出应答信号持续一段时间就撤回。
  • 全互锁,发送方给出发送信号,接收方接收到信号,给出应答信号,但是要持续发出应答信号,直到接收到发送方“已收到应答信号”的信号才撤回应答信号。

2、 网络信宿,信源

     信源:产生和发送数据的源头

      信宿:接收数据的终点

3、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

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中将字符序列转换为单词序列的过程。进行词法分析的程序或者函数叫做词法分析器,也叫扫描器。词法分析器一般以函数的形式存在,供语法分析器调用。词法分析阶段是编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编译的基础。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读入源程序,即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进行扫描然后根据构词规则识别单词。简言之,词法就是定义组成语言的单词, 是语言中最小单元。

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中的一个逻辑阶段。语法分析的任务是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单词序列组合成各类。语法短语,如“程序”“语句”“表达式”等等。语法分析程序判断源程序在结构上是否正确。源程序的结构由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语法分析程序可以用YACC等工具自动生成。简言之,语法就是将单词组织成有含义的短语和句子的规则,正如英语翻译中的语法。

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逻辑阶段,语义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此阶段的任务是对结构上正确的源程序进行上下文有关性质的审查, 进行类型审查;收集类型信息供后面的代码生成阶段使用;简言之,语义就是结合上下文,可以推导出语句的真实含义,也就是我们输入中文之后翻译出来的英文含义,或输入英文,翻译出来的中文。

4、802.3协议

802.3协议是以太网协议,是构成有线局域网的基本协议。以太网(Ethernet) 是一套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和广域网(WAN) 的一套计算机网络技术。它在 1980 年第一次商业化引入, 并在 1983 年被标准化 IEEE 802.3。

IEEE802.3—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

IEEE802.3 —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10Mbps以太网 规范 :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F

IEEE802.3u —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802.3中

IEEE802.3z — 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3ab — 传输距离为100米的5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5、 TCP/IP有哪些协议,举例说明

操作系统相关:

1、简述操作系统中系统调用过程;

调用程序是运行在用户态,而被调用的程序是运行在内核态,系统调用把应用程序的请求传输给系统内核执行,,这种状态的转换是借助于中断机制来完成的。利用系统调用能够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多种服务。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系统调用给用户屏蔽了设备访问的细节,系统调用保护了一些只能在内核模式执行的操作指令。

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可分成以下3步。

 (1)将处理机状态由用户态转为系统态后,由硬件和内核程序进行系统调用的一般性处理,即首先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将处理机状态字PSW、程序计数器PC、系统调用号、用户找指针以及通用寄存器内容等压入堆栈;然后,将用户定义的参数传送到指定的地方保存起來。

 (2)分析系统调用类型转入相应的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为使不同的系统调用能方便地转向相应的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在系统中配置了一张系统调用入口表。表中的每个表目都对应一条系统调用,其中包含该系统调用自带参数的数目、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等。内核可利用系统调用号去查找该表,即可找到相应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而转去执行它。

 (3)在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执行完后,恢复被中断的或设置新进程的CPU现场,然后返冋被中断进程或新进程,继续往下执行。

2、 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有哪些;

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短作业优先算法SJF,优先级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高响应比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3、什么是P操作与V操作。

P操作表示申请一个资源,V操作表示释放一个资源。可以利用PV操作实现进程的互斥或同步。如果执行P操作后,信号量减一,若信号量大于等于0,则说明资源申请成功,分配该资源给该进程;若信号量小于0,说明申请资源失败,则进程会调用阻塞原语进行自我阻塞,并进入阻塞队列等待相应事件的发生。若执行V操作,信号量加一,则会调用唤醒原语,唤醒在阻塞队列中的队首进程。

4、设备独立性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种类、型号、规格繁多,所以必须屏蔽设备的物理特性,向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简便的使用接口,实现所谓的与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在编制程序时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的设备无关,用户程序中使用的是逻辑设备。物理设备名是系统提供的设备标准名称(绝对号)。逻辑设备名是用户自己指定的设备名(设备类·相对号)

设备独立性,即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设备独立性而引入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这两个概念。在应用程序中,使用逻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还必须使用物理设备名称。因此,系统须具有将逻辑设备名称转换为某物理设备名称的功能,这非常类似于存储器管理中所介绍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概念。

在现代 操作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也即设备无关性。其基本含义是, 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 物理设备,即应用程序逻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

5、虚拟存储器,问有啥相关算法

虚拟存储器是基于局部原理,用于解决作业的在内存中的一次性和驻留性的资源管理方式。虚拟存储器的实现常见方法有:分页请求系统,分段请求系统,段页式请求系统。虚拟存储器经常使用到页面置换算法。页面置换算法是指当内存空间不足而又需要调入页面时,系统选择被置换出去页面的算法;几种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有:

最佳置换算法OPT性能最好的置换算法,因为它对未来的判断达到了100%,同样,也决定了它无法实际应用,唯一的作用是作为衡量其他算法的标尺;该算法从已在内存中的页面中选择未来最长时间内不会使用的页面将其置换出去;但是现实中是无法预测未来的啊!

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该算法与通常页面的使用规律不符,往往是性能最差的算法,因为该算法使用调入时间这一因素来预测未来,与实际的访问情况没有很大关系,比如,最先调入的页面,可能最近一直被访问,把它置换出去,不久的将来还得找回来,何必呢?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该算法使用近期的访问情况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即最近频繁使用的页面,那么将来也很有可能继续访问,所以找出最近最久未使用(使用频率最低)的页面置换出去,因为这些页面未来使用的可能性最低;该算法的实现,需要为每个页面使用一个寄存器来标识时间的流逝;如果访问某个页面,那么就对应的寄存器中的存储的数字的最高位置为1,;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就将所有寄存器的数字右移一位,这样数字的大小就能表示使用频率啦;当然,也可使用栈的方式来管理各个页面的访问情况;

最少使用算法:该算法和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思路相同,都是使用最近的过去预测最近的未来;在该算法里,采取的依据是最近一段时间里的使用次数;其实和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LRU因为移位操作是在一段时间间隔后进行的,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访问10000次某页面和访问1次页面是等效的;

Clock算法(最近未使用算法):即便LRU(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是一种不错的算法,但是需要系统提供较多的硬件支持,所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大多采用该算法作为替代,故该算法也叫作最近未使用算法:该算法中将页面组织为循环队列,每个页面有一个访问位,如果访问过该页面,就将其访问位置为1,否则将其访问位置为0;当寻找置换出去的页面时,遇到第一个访问位为0的页面就将其置换出去,如果遇到访问位为1的页面,那么将其访问位置为0,然后继续寻找;由于该算法循环检查各个页面的使用情况,所以就叫做Clock算法了;
 

原创文章 30 获赞 34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950078/article/details/10512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