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的那也叫“桥”?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段:有一个记者采访一位中国的工程,这位工程师自豪的说”国外同行一生能建三座桥就已经是顶级的专家了,得益于我们国家这些年迅速的发展,我现在四十多岁造了二十多座桥“。

     在联想到老罗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说”我们要自己开发操作系统,让别人没办法模仿“。

    还有精明的华为任正非在日本雇佣了某原知名手机制造商的二百人的研发团队,为华为研发手机。

    我想说的是任总还是明智的,华为手机这样看来也是蛮不错的。国外的工程师,是啊,很苦逼,没赶上他们国家大发展的好时候,所以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可能,可能,都跟着别的桥梁工程师的屁股后面,学习研究怎么造桥,等到真正轮到自己主持造桥的时候,可能也就来得及造一两座桥(甚至都没机会主持造桥),然后他就退休了。但是他造的桥,经过这么长时间造的桥,能和四十多岁造了二十多座桥的桥,能比吗?一但这位工程师,他当了大半辈子学徒,终于有机会自己主持造一座桥,他会把这座桥造成什么样?这是一个工程师的杰作,是其毕生所学之积累,是其自己在脑中造了无数座桥以后的一座真实的桥。而那位造二十多座桥的工程师是什么,不断的攻坚克难,不断的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地程式化演进的桥,或许他造的桥,不会出现任何错误。但这些桥,不是工程师造的桥。或者说不是基于工程师文化建造的桥。

    同样老罗想要自己开发操作系统,是好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想法却又是浮夸的,想一想,刚刚在google离职的android之父,google给他开了9000万美金的离职金,9000万美金,按当今的汇率6.3亿人民币,锤子手机一年的净利润有6.3亿人民币吗?当然不可否认老罗的意志可能终将实现,人家罗永浩也没打算根android去PK,只要比小米这种手机多一些原创,就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

   任总雇佣日本的工程师研发手机是明智的,因为日本有着一种工程师文化的沉淀,或者说工匠精神的沉淀。这不是一段疯狂的年代,不是一两个人天马行空的想法就能实现的。他是无数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乃至整个社会,致力于打造工程师文化所成就的,这二百多位,都是工程师,不是四十多岁造20多座桥的工程师。不是想干出一个操作系统,就干出一个操作系统的工程师。

  有很多人会问,你即便对这些如此嗤之以鼻,这些事情不是还是发生了吗?”存在即合理“,确实是,存在即合理,民主党昨天不是还夺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吗?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合理恰恰是一个事物的另一面,如果所有人都一生只造一两座桥,那世界同样是单调且乏味的,只有存在那些四十多岁造20多座桥的人。我们才会懂得,一生造一两座桥的人的难能可贵。没有对比就没有好坏,美丑之分。不知道哪些不好,就自然不知道哪些更好了。

  你造的那也叫做桥?好的东西值得等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15948703868/article/details/8385555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