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裁员风波:对不起,我们公司不招35岁以上的人!

最近,关于鹅厂(腾讯)的一则裁员消息在互联网上沸腾了,该则消息表示:腾讯继去年裁撤一批中层干部后,近期又在认真劝退一批高龄员工,而他们对高龄的定义是……

80年-85年出生的尚未成为高管的互联网从业者!

天哪,曾几何时我眼里的80后还是那群怀抱着理想的追风少年,怎么放到了互联网行业,就成了高龄人士呢?(一口老血)

但腾讯绝对不是互联网大厂里第一个干这事的人,华为、百度之前也纷纷在内部宣布和执行了他们的裁员计划:

3月15日,百度正式推出了高管退休计划,表示将加速干部年轻化的进程,选拔更多的 8090 后年轻人进入管理层。而在今年7月,华为也宣布大规模裁员,宁愿冒着赔偿10亿元的风险,也要在中国区裁掉近7000人,他们的年龄大多在34岁以上。

没想到在互联网人身上的中年危机,从35岁就已经开始了。有人说:曾经我为你打下江山,如今你却卸磨杀驴,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究竟是错付了!

出生于80-85年的这一代,经历过工作分配取消、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等,有太多不确定的机遇降临到他们头上,也有太多标签贴在他们身上:第一批独生子女、大学首次扩招,毕业流行进入外企等等。一方面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抛不开外界的看法。

80年出生的今年已经40岁了。混得好的80后,早已是公司高管乃至是公司老板。

那混得不好的呢?

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中年人阶段。因此,他们不敢随便生病、不敢随便换工作;头顶房贷车贷车位贷小孩教育父母赡养家庭日常开支,他们不敢随便乱花钱;将曾经的任性和棱角全部收起来。

知乎上有个热门高赞的句子:你不可以去骂一个年轻的95后员工,一骂就走。但是你尽管可以放心去骂一个80后员工,因为他们怎么骂都骂不走。

扎心又写实。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群体,饭碗第一位。脾气、心情都不重要。丢了饭碗,请问每天如何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家?

裁员这件事,永远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就看你站在谁的立场来看问题。我们尝试站在企业老板的角度来思考:为何要裁员80后员工:

01

精力不够用,个人成长速度滞后

很多35岁及以上的职场老鸟开始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精力有限”这件事是真的。35岁,在其他行业还属于一个黄金年龄段,但放在快速发展的各大行业,你的思维活跃度、创作效率、加班频率都已经远远比不上那些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了。

年轻时你说加班就加班,撸起袖子就是干,就算是一夜不睡,第二天补一觉就满血复活了。到了35岁,家庭琐事一大堆不说,身体各部位的零件也不如过去好使。你发现无论你效率有多高,总会有你无法在8小时内做完的工作任务。

除了精力不够用,你的个人成长速度也大大停滞,刚入职的前两年,你不断提升岗位技能,不断了解行业趋势,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方各面的知识。

再过两年,你对工作已经驾轻就熟,原先需要干一天的活,现在可能只需要半天就能完成,能提升的地方好像只剩下了沟通、组织这样的软技能。

再到后来,你发现自己俨然成为了一根职场老油条,年轻人的世界你已经完全融入不了、也不想融入了。

雷军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可惜,大部分人往往还没爬到山顶,就自己放手滑坡了。

02

潜力不足,混不到中层管理者的出局

中年职场人最大的优势有三个:经验、人脉、资源。

没有哪个企业会死板到,只要超过35岁就不坚决聘用了,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年纪大小其实不是关键。任正非43岁才创立了华为,褚时健85岁才开始卖橙子,他们不也干出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吗?

但尴尬的是:很多工作了十年的人,他们往往是将一两年的工作经验重复用了十年而已。

在35岁这个人生关键节点的他们,连个中层管理者都还混不上,这就让很多公司对他们的潜力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有一个不成文的35岁职场定律,准确率惊人。那就是过了35岁后,在职场中混得好的人将越来越好,而混得差的人,只能越来越差。为什么?

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已经混到管理层的大佬月薪过万,他们花在提升自我上的金钱和精力是不可计数的,而连管理层都未曾染指的初级员工,还得对每个月的租金、生活费等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斤斤计较。

35岁是职场分水岭。能者上,中庸者原地踏步,无能者直接被裁。

03

各个行业的快递迭代

互联网作为近年才兴起的特殊行业,它对创新的要求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你想想看你每天上网冲浪,会遇到多少你看不懂的网络词汇、多少你不认识的网络红人,你就知道这个行业的更新速度是多么惊人了。

要想抢先占领市场份额,就要抓住新一代的用户,要去“懂”用户,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解他们喜欢什么。

谁最了解年轻人?那当然是年轻人自己啊!他们之间往往通过一个梗、一个手势、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能互相确认身份。但是同样的信息你传递给35+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完全get不到你的意思。

就像老板发给你微笑的表情,他觉得他是在表达友好,你却觉得你的后脊梁瑟瑟发抖,是不是又有什么工作出了纰漏?

35+的职场人,论资排辈已经可以算是互联网的“老人”了,他们引以为豪的是经验,但是对于互联网行业,经验的作用正逐渐在弱化,创新才是重中之重。而哪个群体才是创新的源泉?自然是年轻人!

看看数据吧,苹果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1,腾讯、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9岁,滴滴打车员工平均年龄27岁。在阿里巴巴8万多员工里,90后也将近3万人

撇除互联网行业,再放眼其他行业,因为行业的迅速迭代,很多企业的掌舵管理者都是年轻人。90后、乃至95后当上公司高管,已经不是什么惊讶的事情。对于35岁的职场人来说,有时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只是因为你的优秀和老板想要的优秀,并不是同一种优秀。

虽然鸡汤总会安慰你: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35岁的职场,是战场。

要么披荆斩棘、要么温水煮青蛙直接被灭掉。要么破,要么立。

讲真,留给80后的时间不多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elvgou9995/article/details/108223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