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技术视点 | 数据的中心化协作和可信流动(二)

图片

此前,我们发布了本体首席技术专家 Ning Hu 在由 ECUG 社区主办的 2021 ECUG Con 全球技术大会上做出的分享第一期:本体技术视点 | 数据的去中心化协作和可信流动(一)。主要介绍了利用分布式网络为链上和链下数据的融合互通提供可信、安全、高效的集成协议和操作灵活的一站式平台。

图片

图 | 网络

本期我们将继续围绕主题演讲,分享数据的去中心化协作和可信流动相关的信息。

03 关于可验证凭证/Verifiable Credential

“身份资产自主管理”的逻辑当中,我们并不关心使用者到底是谁,只需要能给到身份证明即可。这样的模式与目前的中心化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分布式系统当中,所有个人相关的互联网证明都必须由个人来维护,一旦丢失就再也无法找回。如果能够找回,则说明代表这个密码学的算法已经被完全突破,从系统层面上产生了问题。在短期(5-10年内)我们还没有发现有这样的可以突破密码学算法的方式。

图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引入“可验证凭证”的概念,在一个应用中提供一个证明,这个证明纯粹通过密码学算法,来保证商业操作之间存在着证明,而这个过程完全可以执行。此时,分布式网络中存在着一个中间阶段的解决方案,也可以称之为“去中介化”的网络。这个网络相对可信,完全通过密码学、密码协议进行保护,可以充分保护个人的隐私。同时,数据相关的资产证明在个人手中,很容易进行网络连接。

图片

如上展现了我们目前在互联网或 IoT 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协作方式。一般来说,这种数据方案涉及大量数据,包括数据对齐或是句法、语义层面数据的操作。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使用不同的技术,比如说在数据对齐方面使用数据抽象相关技术,在句法对齐时用数据操作数据,也包括操作接口。在语义方面,会更多地用到 Link Data 的技术。

图片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上层的互联网应用,可以用到令牌(Token)的逻辑,对数据的操作权限进行令牌化的操作。如果有这样的操作,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套令牌体系,以及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管理,将原有的两块应用割裂开,通过原有的令牌进行处理。

图片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之前提到的这张图,这个时候如果把多中心的概念延续下来,把中心化网络加到可信网络的情况下面,就会出现两层体系。

图片

上层是去中介的可信应用,它是建立在多中心的可信平台之上,建立在可信基础之上。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用到“链”的逻辑。

当我们用“链”的时候,由“链”进行令牌管理,也就是权限管理和账户管理,可信基础设施就是区块链上一致性的管理。而实际的商务应用还是在系统本身,我们并不想打破现有互联网或者是传统信息之间的逻辑。

目前来说我们的云技术、大数据和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不需要贸然进行打破。而且像比较大型的数据,特别是人工智能云服务、大数据服务情况下面,对于多中心的逻辑,每个中心都要运行相同的内容,其代价非常高昂。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有不同的实体来运营,会牵扯到更多体系之外的商业层面的问题。

这个情况下,区块链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包含两点:

1. 通过 DID (去中心化身份)的方案,允许系统和系统之间做去中心的操作。

2. 令牌化之后进行存储,所有的跨系统权限控制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保证和回溯。

我们也可以基于这样的情况做出修改,也就是把区块链的系统、身份的系统引入到原有的跨系统操作之中,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会通过完整的原数据引擎和相对简单的工作引擎进行控制,来控制不同系统之间系统的可信性和相关的校验工作。

图片

这里是通过一个区块链的系统把令牌化的这个环节,以及令牌的使用记录在“链”上,同时在对于不同业务之间的一个准入机制,也就是说通过资质的校验,通过 DID 的形式进行处理。

既然引入了区块链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话题,当我们讨论区块链的时候和资产相关,和资产相关我们认为数据的服务是具备价值,这两者之间似乎可以直接诱一个映射,这个时候我们在区块链的数据资产层面,可以考虑把资产化也引入其中。

图片

我们可以把数据的令牌和资产相挂钩,实现数据的令牌化和资产化。两者完成之后合二为一,为实际的业务来进行服务,特别是跨系统数据业务

这样来说,这个证明只需要证明用户拥有这个数据资产就可以进行数据服务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可以通过数据资产的逻辑去关注数据权限流转的过程,同时又可以通过令牌化的逻辑正常完成日常数据之间的操作,跨系统相关的情况。

图片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之前的中心化多中心化分布式一同整合起来,来完成一个相对可信的数据生态,其中的逻辑是通过多中心化实现数据的可信管理,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性,相关权限透明的管理以及一些可信的基础设施。

与目前大数据的传统场景相比,这种情况更多的是一个大的数据集,这里面可能会正常牵扯到2B 的场景,这本身并不矛盾,在做数据的时候我们会借助分布式系统,因为通常我们在做大数据的一些处理的时候,会涉及到数据集的重复、快速的使用,这其实就可以纳入到这个体系里面来。


未完待续......

如有任何问题,可通过 [email protected] 联络我们。

添加“ontology_2020”并备注【技术】可进行技术探讨或加入社群。

图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ontologycoding/article/details/11795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