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硬件只卖软件的“能源管理系统”,都是骗子

hello,大家好,我是CC!今天给大家打个假!

如果现在有人拿一套纯软件的“能源管理系统”来跟你吹嘘,说能助力企业节能减排、低碳转型,除非是免费或者几乎免费,否则一律归类为骗子;如果还跟你扯什么“数据模型”、“智能算法”,就直接拉黑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就让CC带大家好好认识下 “能源管理系统” 的庐山真面目!


2020年,我国正式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也就是“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也是为什么“碳减排”现在这么火的原因!同时,也正因为“碳减排”火了,所以直接带动了能源管理系统的热销!

这里稍微多说几句啊,其实“碳减排”这个概念火的背后,是一个可怕的真相

《巴黎协定》里有个宏大目标:将全球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而IPCC的最新报告表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除非2030年之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否则海洋和陆地将发生比预期更快且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变化。这,是一个可怕的警告!

想想今年的极端高温天气,这个警告还不明显吗?


OK,回到“能源管理系统”的话题。

“能源管理系统”简称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是一套信息化管控系统,其基础功能是实现能源数据的透明化和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的范围很广,可以粗分为面向供给侧和面向消费侧。

面向供给侧的意思是:面向生产能源的公司,比如风力发电公司、光伏发电公司、天然气公司…这些能源供给公司需要一套能源管理系统去监控能源流数据,且这类公司一般都是大公司,所以很早就都实现了信息化,因此今天我们不讨论面向供给侧的能源管理系统。

而面向消费侧的意思是:面向使用能源的公司,按场景分主要有4大类: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社区/园区能源管理系统CEMS、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工厂能源管理系统FEMS,当然还有其他;而“碳减排”政策下,FEMS是重点,毕竟制造业里有着大量的能耗大户,以及大量的中小微制造企业。


能耗大户我就不多说了,毕竟都是被国家掐着脖子逼着改造升级、低碳转型的;今天主要说的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这些企业老板在大环境的压力下和政府的鼓励下,也是希望上套能源管理系统,看看能否找到浪费点,从而减少成本。

也正因为这些需求的存在,导致大量供应商开始推出自己的能源管理系统,简单的支持数据采集 + 历史数据查询 + 几张统计分析的图表功能,再整几个酷炫的看板,就敢说自己的系统能让你实现节能减排、低碳转型;非常可笑!

所以,我要跟大量的中小微制造业老板们说一句:节能减排的主力军是硬件方案,而不是一套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只是配角!就好比,你家里空调用电量大,所以你上一套平台来监控各个空调的用电量,即便知道哪台空调用的多一点,又能如何,不就是把温度提高一度嘛,又不能关掉,所以要想实现降低能耗,你要把空调都换成“一晚只花一度电的格力空调”,从源头入手,这样你就能随便造,反正一晚只要一度电!


那这时候肯定有人反驳,说平台怎么没有用,平台可以显示能源数据,给你更多的确定性;平台可以基于数据,支撑你做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当然,这是平台的价值,但为什么我要说:不卖硬件只卖软件的“能源管理系统”,都是骗子?2点原因:

1、平台显示能源数据的颗粒度完全取决于现场智能仪表的覆盖面,只有足够多的仪表支撑,才能在平台上看到更多的数据,从而实现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这些智能仪表的采购费用、安装费用,可能会大于你这个平台的费用,特别是天然气类的仪表安装非常麻烦。

2、仅仅通过平台知道高能耗在哪是没有用的,甚至很多高能耗的地方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解决;比如紧固件厂,最大的能耗可能就是热处理线,这条线的能耗极大,且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这需要靠能源管理系统告诉你吗?根本不需要,也许你需要的是更低能耗的热处理线,或者热处理线的周边设备,可以把浪费的热能收集起来二次利用。

所以,节能减排是个攻坚战,不是靠一套简单的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就能解决的;当然,这套平台也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是黄金配角!

关注我,下个视频带大家看看这个黄金配角到底有哪些功能,能干嘛?



D O U音搜索【CC说工业互联网】,关注我,听CC来说工业互联网的故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5658354/article/details/1263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