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地理信息--科学理论

空间分析是一种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维工具,即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和分析自然和人类活动,最早是由地理学家提出并用于科学研究的。目前空间分析技术正在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征,正在由地理学向生态学、土地利用、资源环境、城市管理等多领域扩展。

空间规划

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在空间资源上形成不对等关系。历史原因遗留的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快速城镇化扩张致使耕地严重损失的问题,人口的单向流动,优势资源过度向东南沿海城市倾斜等问题亟需得到重视。

空间规划是政府部门通过规划活动实现对城乡空间资源的均衡配置,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是由政府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生产力布局和利益分配的方法,是对空间资源的安排、利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决策,影响到未来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其本身是一项政策工具。目的是形成一个更合理的空间利用及其关系的地域组织,平衡发展和保护环境两个需求,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协调不同部门规划的空间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弥补市场缺陷。空间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的重要性,其作为政府改善生活质量、管理资源和保护环境、平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等的重要工具手段,是政府高效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政府作为一个行政机关在履行法定职能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空间规划是对空间资源和要素在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流动产生的收益进行协调和分配,这一过程势必带来权利、利益分化,空间正义问题由此产生。所以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规划治理对于乡村治理的忽视,重塑城乡空间关系是建立在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基础之上,城乡发展的前提是二者要对等,通过空间互融共享、合理有效的空间规划和空间的善治以促进推动城乡互动与交流,从而获得城乡之间政治、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步伐加快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作为开发建设的承载体,需对国土空间进行有效的开发与保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空间规划应该转向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实现空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加强政府部门对于国土空间管制力度,以现代化空间规划治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同时,全域统筹空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合理衔接,最终以优化的国土空间开发方式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

国土空间的内涵应包括3个方面:① 要素特征,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的集成复合系统;② 政治内涵,强调国家的管辖和治理;③ 地域空间属性,强调区域特征和空间结构。

最早的土地评价仅针对农业用途,同时期的承载力评价主要关注资源的供应能力。随着城镇化
进程的加快,评价范围逐渐向城镇建设扩展,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相关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新时期,围绕“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国家积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国土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双评价”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首先,需要识别影响人地系统和谐共生的关键胁迫性因子和胁迫关系,将人地之间的胁迫关系和胁迫程度抽象为定量化、可视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用以表征特定国土空间对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承载力的大小和特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的适宜程度,即“双评价”结果;然后,将评价结果传导为国土空间治理工作的技术方案和政策工具,即“国土空间规划”;最后,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治理,包括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转变发展方式等减轻对自然的胁迫程度,以及通过实施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措施,提升国土空间的承载能力和适宜性。最终通过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双向调控,协调人地关系,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的闭环流程 。

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技术流程上看,规划编制过程是在客观分析区域资源环境底图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新发展理念,科学确定国土空间发展蓝图,以及从底图到蓝图之间的行动路线图。“双评价”可在底图研判、蓝图描绘和路线图设计等环节提供科学支撑。即,通过测算资源环境的适宜承载规模和承载潜力,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标;通过判断各空间单元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向,明确地域功能和空间用途管制要求。

双评价”具有量化分析的理性优势,并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决策支持效率。实践中,“双评价”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划定生态红线等控制线、确定和分解规划指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基础评价,可以识别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高发易发地区;通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有助于确定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通过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可以识别生态保护的极重要区域,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优化调整的基础;通过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双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潜在风险等,为今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部署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等提供决策依据。

生态文明时代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多元目标。面向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新需求,不断推动“双评价”从分类到综合、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基础到应用、从单要素评价到综合集成评价。注重分析人地系统的耦合机理和作用机制,增强“双评价”的科学支撑;改进和完善评价技术方法,形成规范化的技术体系;健全评价应用制度体系,提高评价结果的实用性。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

(1)均等理论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要满足数学上的均等,更要考虑到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差异性来制定公共服务的分布模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均等化水平与一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并且表现出正相关的规律。以农村发展为基础,强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必须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区域内人口密度、自然村落分布、村落的空间形态、人口分布等情况。

(2)邻里单位理论

公共服务设施诸如市民活动中心、商业、小学等,依据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服务的人口规模,在该服务设施周边布局相应的邻里单位,达到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覆盖率。通过GIS模型指标对区域内的意愿位置和服务效率进行评估,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选址。

(3)区位理论

TOD的主要模式是将一个地区的公共交通站点作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主要考虑适合的行走距离,通常在600m的步行距离半径之内;邻里单位理论是在区域层面上,依托空间开发,形成整体有序的网络状结构,以邻里的层面营造复合功能、适宜步行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中要考虑到服务半径与区域特性,注重营造复合功能,依托有效的空间开发,从而形成整体有序的网络状结构。

(4)田园城市理论(花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城乡是统一的,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评价体系

(1)居民满意度(2)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3)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聚集、分散或随机分布)、空间可达能力(最短路径)。

例程:农村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空间配置

在发展过程中,受制于农村社区地广人稀、交通条件不理想等不利条件影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医生配比不合理、人才短缺等问题。因此,急需构建农村社区医疗资源便利性评价,对已建设的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社区进行评价分析,为完善农村社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从评价对象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便利性,需要对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两类对象进行评价。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便利性是指其向社区提供卫生服务的便利程度;对于社区来说,便利性是指其获得卫生服务的便利程度。为方便,分别记为“卫生服务机构便利性”和“社区便利性”。研究医疗资源便利性,需要对卫生服务机构便利性和社区卫生服务便利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

影响因素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1)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在实际就医过程中可以量化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和医生数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每千人口1名乡村医生的配置标准(亓爱杰等,2018)执行,但在实际情况中,服务人口数往往会超过标准数量。同一时间段内,服务人数超过标准上限,会增加就医居民的等待时长,降低时间维度上的便利程度。 

在农村社区中,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通常房屋资源匮乏(姜锡明等,2019),同一时间段内容纳人数有限。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增加,扩展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一时间段内总容纳人数的上限。同一时间段内容纳的人数越多,社区居民就近就医的时间就越短,时间便利程度就高。 

(2)空间维度 
空间维度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可以量化为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距离。根据《潍坊市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016-2030 年)》文件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应为社区居民步行 10~15 分钟可达的区域,人步行的平均速度一般为 5 千米/小时,理想的服务区域半径为 830~1250 米。《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文件中提出远郊平原需以 20 分钟内可达区域为标准,山区需以 30 分钟内可达区域为标准。综合考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在建设阶段,覆盖率目前尚未达到100%,相邻的农村社区共用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村社区人口构成多以中老年人为主等实际情况。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园区项目涉及到农业、旅游、景观、道路、建筑等多个领域,由于园区每个分区的特点和规模不同,所以有时需要对个别分区内容进行专业深化设计。目前在规划设计领域,经常将空间分析技术用于场地现状分析,如坡向分析、日照分析、坡度分析、景观可见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用地适宜性分析等。对场地区域内的现状进行分析,让设计师充分理解场地的空间特征和资源分布,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资源,科学地布置农田、果园、建筑等。

(1)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时,要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制定符合生态要求的规划。目前相关的生态学理论有以下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该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间的能量在不断流动,一方面不断将自然界中的简单物质合成为有机物,另一方面又将这些物质分解成简单物质,重新加入物质循环过程,在农业中的体现是无废弃物农业、永续农业、沼气综合利用等可持续农业理念。休闲农业园区的核心是农业生产,这一过程离不开物质循环过程。在进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时,要将环境、生物和土地看做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农业资源并合理调配,保护和维持园区内部的物质循环再生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2)物种多样性原理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越大,食物网越复杂,群落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成熟和多样化,而且能量利用效率也更高,越不容易产生资源废物。例如,亚马逊丛林中的天然火灾、洪水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在灾难结束后很快就会被当地生物自动修复。但是,早期三北防护林由于树种以杨树为主,物种过于单一,后来因天牛泛滥成灾,差点对防护林造成毁灭性伤害。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维持较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组织生产、生活,避免破坏生态平衡,保护当地物种多样性,让园区融入相邻生态系统中。例如在枇杷树下栽种箭舌豌豆,既能抑制树下杂草生长,又能作为绿肥改良土壤,而且替代了除草剂,不会对附近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协调与平衡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中,协调是指生物要适应环境,平衡是指种群数量不能超过环境的负载能力。综合起来,就是说每种生物都有适宜的生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适应和相互制约关系。例如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差异性,以及水葫芦、蓝藻等大量繁殖造成的水生生态系统破坏。
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调研当地优势物种,以及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规划农业产业和景观时,要谨慎选择动植物品种,不仅要使用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动植物品种,而且不能引人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品种,还要注意各类要素不能超过当地的环境容纳量,避免过度开发。
4)整体性原理
该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但又整体统一。也就是说,只有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互利共生,才能构成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如蚕桑生产中既要考虑养多少蚕,也要考虑种多少桑树,预计的收入,用多少工人等因素。
休闲农业园区既要进行农业生产,也要进行旅游开发,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原理,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要将农业、旅游与生态作为互相影响的整体考虑,在园区内构成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该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整体的效益大于各部分的效益。例如南方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以及生物间的共生关系,达到了投入最低、产出最高的经济效果,而且合理配置了各个营养级生物的比例关系,维持了人、桑、蚕、鱼之间的生态平衡。
农业生产和休闲旅游是休闲农业园区的主要功能,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合理搭配各个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休闲农业园区不同于一般农园,它既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休憩功能,所以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借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手法。在进行园区规划设计时,既要保留和修饰自然景观要素,也要适当规划生产、人文、生活景观要素,使其满足开展经营活动的需要。
1)景观规划理论
景观规划是一个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土地的活动,是设计师基于对场地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认识,为了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较大尺度上对景观的把握,目的是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常见的景观规划有环境规划、土地规划、场地规划等。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的选址、功能分区、景观规划等过程时,要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园区内各类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园林美学理论
该理论是美学理论在园林艺术上的应用,目的是研究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园林的美是自然的美,也是生活的美,更是艺术的美,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休闲农业园区中将园林美学的理论与农业景观结合,为园区营造既有风土人情特色,又有自然美感的园林景观。
3)行为学理论
由于设计成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大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使用者的需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设计师根据使用者已有的行为倾向,来预测和判断使用者的需求,进而在设计成果中将这种基于经验的判断表达出来。在进行休闲农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时,要协调好村民、游客和景观之间的联系,为大众创造符合行为倾向的园区空间。
(3)旅游学原理
1)旅游人类学理论
该理论就是使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旅游业的发展,目前相关研究发现旅游依赖于目的地居民、游客、文化等社会因素,同时旅游也会引发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旅游人类学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休闲农业园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不谋而合。
2)农业旅游资源利用
农业旅游资源既包括农耕活动、农业景观、农耕工具等农业生产资源,也包括风土人情、特色饮食、特色工艺等农民生活资源,以及自然环境、农村生物、地理现象等农村生态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现代农业技术也成为了重要的农村旅游资源,如设施园艺、航天育种、智慧园区等农业高新科技的展示。

3)农业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旅游项目开发就是依托于农业旅游资源,为进行旅游活动或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资本驱动和资源整合,实现旅游项目从规划、招商、建设到落地经营的整个过程。目前常见的农业旅游项目开发模式有田园观光与休闲旅游模式、农事体验模式、农业科普展示模式、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等。
(4)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体验经济》一书中阐述了体验经济的内涵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能够参与并留下难忘回忆的服务,而这一服务是通过提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和商品来实现的。体验经济中服务提供者通过交易获得经济利益,消费者通过交易获得个性化的难忘体验,这种交易满足了目前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极大促进了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园区不只是简单的农业结合旅游业,更要以游客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服务。
(5)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农业主要有五大功能,第一是以价值形式体现出的经济功能,第二是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促进社会发展而体现出的社会功能,第三是在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政治功能,第四是支撑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最后是在教育、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文化功能。农业的各个功能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依赖。发展多功能农业是促进农村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提升休闲农业园区特色,满足游客精神、物质上的全面需求。
(6)新田园主义
新田园主义来源于英国学者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城乡一体化的生活”这一核心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鼓励人们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张城乡一体化发展,另外还强调旅游业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新田园主义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生态、生活、生产三位一体的乡村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乡愁”和田园生活向往,同时促进农村地区的科技、文化、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原则,以项目区现有地形轮廓和交通条件为骨架,以原有植被为基础,避免破坏原有农村风貌和当地生态环境,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形成具有局部特色和整体风格的乡村景观。二是协调发展原则,根据对自然世界项目区所在地及周边经济、旅游、社会等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分析,打造能同时改善和提高当地村民和周边市民生活质量的和谐园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是乡土特色原则,不仅在景观上要保持项目区的乡土气息,还要在项目布置上充分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推出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四是生态宜居原则,对项目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专门规划,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舒适度,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便利。五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进行项目建设、旅游开发和农业生产时,要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从规划设计上就要以保护性修复现有资源为主并尽量使用本地原生的设计元素。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jie45655/article/details/12466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