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试错成本,低代码或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和宏观环境的双重驱动,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多数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纷纷入局。

作为数据驱动业务创新的一个新方法,但行业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是一个不断试错前行的过程。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且不可生搬硬套其他公司的方案。

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40%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4%的企业处于规划和尝试阶段,20%的企业正在持续的探索和试错。最后仅有16%的企业已有成功样本,正在推广和深化阶段。

在传统开发模式下,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落地至少需要3-6个月,IT部门仅针对内部核心系统的建设、紧急需求等就已疲于应对,对于企业大量且零碎的长尾需求常常是有心无力。尤其在企业创新业务的探索过程中,需求随时会随着业务情况而变化,重复造轮子导致开发周期变长、IT资源耗费、投入的成本和收益都难以预计。长此以往,企业全面数字化的推动力不足,导致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明显。

所以,企业切入数字化实践时,除了自建开发团队,找准一款能够灵活匹配业务场景、低成本、高效能的技术或工具尤为重要。

我们以搭建一套涵盖员工信息、招聘、绩效、薪酬福利、培训发展、考勤管理等功能,适配中型企业的内部人事管理系统为例:

01

使用传统开发模式搭建

第一步,IT团队需与人事部门沟通明确需求;

第二步,根据需求文档确定系统的模块与功能,对系统的数据库、系统架构、界面进行设计;

第三步,根据界面设计,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进行前端开发,根据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框架完成后端开发;

第四步,测试单元、集成和系统;

第五步,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连接数据库;

第六步,为用户提供培训和产品上线;

第七步,监控及定期维护系统,确保安全稳定;

第八步,根据用户需求变化持续改进、升级系统。

整个搭建过程如同一个大循环,每完成一个环节都需要需求部门、项目经理、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前端、后端、UI设计、测试、系统运维等岗位成员紧密协作、反复确认,以确保需求部门与开发团队对系统功能、用户角色达成一致的理解,才能按时按质完成项目落地,而这个完成过程可能需花费6-12月时间,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都极其高昂。

低代码作为一种可视化开发技术,拖拉拽的搭建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数字化门槛。这种开发方式可以让业务需求部门能够主导开发过程,释放IT资源和能力,同时缩短交付周期。

02

使用万应低代码搭建

当搭建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被提出,需求部门即可与开发人员组成开发小组,共同使用万应低代码平台来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万应低代码覆盖软件应用从设计、开发、测试到部署、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过程相对传统模式大幅简化:

可视化搭建后台界面

01

第一步,数据建模。

根据业务需求,用户可以使用万应低代码提供的实体模型工具来定义数据结构,通过创建适当的实体,如员工信息、考勤、薪资等,搭建出相应的数据模型;

02

第二步,业务逻辑编排。

万应低代码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工作流、动作流和数据流设计器,可帮助用户为人事管理场景添加业务逻辑,包括数据验证、工作流程、权限控制等;

03

第三步,页面设计。

利用万应低代码平台提供的页面编辑器,用户可以轻松创建和布局应用的各个页面。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UI组件库,用户可以通过拖拉拽的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添加和排列UI组件,快速搭建符合业务侧需求的界面;

最后,在测试、部署和运维方面。

万应低代码为用户提供了测试和调试工具,可以验证应用程序的功能逻辑,在完成开发过程和测试后,用户可以将应用部署到自有的服务器上,在部署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后台配置运行环境和数据库连接等参数。此外,万应低代码还提供了应用程序管理和监控工具,用户可以持续跟踪应用的性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万应低代码提供全程可视化的开发过程管理和模块化软件开发方式,使开发过程变得直观易懂,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可极大提高了业务部门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参与度,让业务与IT充分协作,从而实现业务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在产品上线后,根据业务需求调整和变化,通过低代码特有的组装式应用架构,可灵活地组合各种模块,对应用功能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开发模式的交付短板将被低代码快速补充,两者逐渐互补形成与业务发展、管理机制调整相匹配的交付效率。低代码平台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已逐步被市场证明其价值。未来,在超自动化平台的搭载下,低代码能力象限将不断得以拓展、延伸,助力更广泛、更深刻、更敏捷的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6668174/article/details/13110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