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E-2018-0802:Microsoft office 公式编辑器 font name 字段二次溢出漏洞调试分析

\x01 前言

  • CVE-2018-0802 是继 CVE-2017-11882 发现的又一个关于 font name 字段的溢出漏洞,又称之为 “第二代噩梦公式”,巧合的是两个漏洞竟由同一个函数 sub_421774 所引发,而且都属于栈溢出。据说是国内安全厂商 360 率先截获了全球首例利用此漏洞的攻击,并且立即公布了该漏洞的具体细节,给安全厂商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避免攻击进一步扩大。在 2018 年 1 月的微软例行安全更新中有此漏洞的具体细节,以及针对 Office 各个版本的补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漏洞是按笔者自己的流程进行分析的,所以可能有些地方写的不是很详细,导致看不懂,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留言

  • CVE-2018-0802 影响的 Office 软件版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02 调试环境

  • 虚拟机: VMware 15 Pro + Windows 7 旗舰版(关闭 ASLR && DEP
  • 漏洞软件: Office 2016 64位(提取码:fc1b)+ EQNEDT32.EXE(版本 2000.11.9.0)
  • 公式编辑器插件: EQUATION(未打 CVE-2017-11882 补丁,提取码:behx) + EQUATION(打了 CVE-2017-11882 补丁,提取码:ck8o)
  • 漏洞样本及 Python 制作脚本打包: CVE-2018-0802.zip(提取码:7x0x)
  • 16进制编辑器: C32Asm(16进制分析文件工具,提取码:4sj8)
  • 反汇编工具: x64dbg + IDA 7.2(提取码:zksm)
  • CVE-2017-11882 补丁地址: https://portal.msrc.microsoft.com/en-US/security-guidance/advisory/CVE-2017-11882
  • CVE-2018-0802 补丁地址: https://portal.msrc.microsoft.com/en-US/security-guidance/advisory/CVE-2018-080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CVE-2018-0802 是在 CVE-2017-11882 补丁的基础上触发的,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满足存在 CVE-2017-11882 漏洞并且打上了补丁这两个条件才能触发 CVE-2018-0802。所以基于此点建议先研究分析 CVE-2017-11882 漏洞后再分析 CVE-2018-0802。

\x03 调试分析漏洞成因

  • 首先搭建好基于 CVE-2017-11882 的环境,并且打上补丁,由此确保 CVE-2018-0802 能够触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使用 cve-2018-0802_poc.py 脚本生成 test.doc 样本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双击 test.doc 样本,成功弹出计算器,这表明漏洞确实存在,并且在加载文档之前触发。下面就来研究一下为什么打开文档会弹出计算器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先设置 x64dbg 为附加调试模式,这样就可以在 Office 载入 EQNEDT32.EXE 模块时自动开启调试器进行调试,这个也是调试子进程最方便的方法之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重新打开 test.doc 文档,调试器附加成功后在 WinExec 函数上下断点,因为弹出计算器的操作是由这个函数完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由于之前分析过 CVE-2017-11882 这个漏洞,所以根据之前下的断点得出在 sub_421774 函数调用后会断在 WinExec 上,接下来对这个函数的返回值进行分析,判断问题是否出在 sub_421774 中。对 sub_421774 函数的开头和结尾下条件记录断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断点下好后,重新打开 test.doc 文档,得到日志如下图所示。经过分析可以得出 EQNEDT32.EXE 模块在运行期间多次调用了 sub_421774 函数。需要注意的是最后调用 sub_421774 时出现了问题(红圈圈中的),在 start 处压栈时压入的返回地址为 0x004214E2,但是在 end 出栈时返回地址却变成了 0x00420025,说明返回地址被恶意覆盖了,由此确定了 sub_421774 函数中存在内存泄漏的状况,下面开始调试该函数,查找是什么原因导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根据日志设置条件断点,在 start 处当 esp == 18F308 && [esp] == 4214E2 时断下,方便调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重新打开文档之后断在了 sub_421774 上,且满足 esp == 18F308 && [esp] == 4214E2 的条件。然后经过调试之后发现漏洞出现在 sub_421E39 这个函数中,因为执行完此函数后返回值会被覆盖,而 sub_421E39 函数中的复制字符串指令 rep 就是漏洞导致的根本原因,由于局部变量的大小为 0xAC,只要复制长度超过 0xAC 就会照成栈溢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查看 rep 指令执行结束后堆栈的状态,栈空间 sub_421774 函数的返回地址已经被覆盖成了 0x00420025。而且复制的数据是 font name 字符串地址,是通过参数传递进来的,如下图内存窗口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样本中的对照数据如下图所示,该数据是嵌入在 RTF 文件的 \object 组中的,属于公式编辑器对象(O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运行到 sub_421774 的结尾处会进行 ret 返回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sub_421774 函数返回之后成功劫持了程序的 EIP 并且运行到了 0x00420025 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最终实现了执行任意代码的目的(安全限制绕过及 shellcode 会在之后进行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04 CVE-2017-11882 补丁 + CVE-2018-0802 结合分析

  • 既然 CVE-2018-0802 是在 CVE-2017-11882 补丁的基础上才会触发,那么来研究一下到底是为什么。对于打补丁和未打补丁之间的切换,直接更换 EQNEDT32.EXE 文件即可,别忘了做备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首先恢复到打补丁之前的版本,也就是能够触发 CVE-2017-11882 的版本,之后打开 CVE-2018-0802 看看会发生什么。由于之前的条件断点,所以运行之后断在了 sub_42177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之后运行完 sub_421E39 后,由于复制的数据 font name(lpLogFont) 大于局部变量的大小 0xAC,所以导致栈溢出,返回值被覆盖为 0x00420025,到此为止没有任何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运行到 sub_4115A7 函数处,F7 进入该函数,注意传入的参数为 font name 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再运行到 sub_41160F 处,F7 再次进入,传入的参数为依然包括 font name 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下图所示,在 0x00411658 地址处就是 CVE-2017-11882 漏洞的触发点,rep 指令会将 font name 字段复制到当前函数的局部变量中,由于局部变量只有 0x28 大小,所以会再次造成栈溢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运行到 sub_44C430 函数处,F7 进入该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运行到如图所示的这条语句上时会导致异常,因为传入该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已经被 font name 字段给覆盖了,导致 mov dl,byte ptr ds:[ecx] 读取了一个未知地址的数据,故触发异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异常导致程序直接运行到 0x7DE915EE 地址上,导致程序退出,从而不会运行到返回地址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运行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比打上了 CVE-2017-11882 补丁之后的效果,运行完 sub_421E39 后触发了 CVE-2018-0802,返回地址被覆盖为 0x0042002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进入到 sub_41160F 函数中,触发 CVE-2017-1188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由于打上了补丁,所以会对 font name 字段的长度进行判断,如果 font name 字段的长度超过了 0x21,则将拷贝的长度限制为 0x2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这样的话 sub_44C430 中的 mov dl,byte ptr ds:[ecx] 就不会触发异常,因为 ecx 没有被 font name 字段恶意覆盖,这也是为什么打了 CVE-2017-11882 补丁才能够触发 CVE-2018-0802根本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就可以成功的运行到 sub_421774 函数的结尾并且跳转到 0x00420025 的地址当中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运行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在进行 CVE-2018-0802CVE-2017-11882 双重 POC 构造时,如果在同一个对象中,就需要注意避开异常

\x05 安全限制绕过分析

  • 如果原来没有开启系统的 ASLR 的话,需要开启 ASLR。本实验系统是 Windows 7,所以需要用 EMET(微软的增强减灾工具)来开启 ASLR,同时这个工具也可以关闭 ASL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果同时开启了 DEP 的话,需要将其关闭,因为该样本无法绕过 DE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之后使用 Immunity Debugger!mona modules 命令查看开启的防护,发现打上 CVE-2017-11882 补丁之后,开启了 ASL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下面看看样本是如何绕过 ASLR 的。打开 test.doc 样本之后,直接运行要 sub_421774 函数的返回处,此时栈中的返回地址已经被覆盖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于 ASLR 的基本知识主要有两点,第一个是映像基址随机化,第二个堆栈地址随机化(还有一个就是 TEB/PEB 的随机化),对于 32 为程序,映像基址(模块基址)随机化只针对地址的前半部分,比如 0x00240035 只随机化 0x0024 的部分,而 0x0035 保持不变;而堆栈地址随机化相对于堆栈开辟来说则是全部随机化。
  • 结合该样本分析,返回地址只是覆盖了地址的后半部分为 0x0025,为的是保留前半部分以绕过 ASL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 F8 运行,程序直接返回到了 0x00240025,该地址是一条 ret 指令(对于 ret 指令的选取,直接在模块中搜索该条指令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继续 F8 单步运行,返回到了 0x001DF084 地址,该地址就是溢出的 font name 字段中的数据,这一步是完成内存数据到程序指令的转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指令 sub esp,edx 会将 esp 减去 0x200,这样做的目的是让 shellcode 使用未初始化过的栈空间,避免了对栈空间的破坏,让程序能够流畅的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完成以上操作后,使用 F7 进入下图所示的 call 中,地址是 0x0051EC82,该地址储存着 shellcod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shellcode 的实现很简单,利用线程环境块动态调用 WinExec API 函数,函数地址储存在 eax 中,参数储存在 ebx 中,由 jmp 指令进行调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样本中的 shellcode 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最后会运行到 WinExec 的地址,进行打开计算器的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06 CVE-2018-0802 补丁分析

  • 进入微软官网对照各个版本下载相应补丁,本实验的 Office 版本是 2016(64bit) ,下载完成之后安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使用 IDA 直接定位到 CVE-2018-0802 漏洞处,也就是 sub_421E39,之后对补丁进行分析。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且运行之后还是能弹出计算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再次安装更新也显示此系统已经安装了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额,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鉴于上面的情况,建议开启系统的 DEP 防护来缓解 CVE-2018-0802 的危害…

关于 CVE-2018-0802 的漏洞分析到此结束,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8924942/article/details/9592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