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见证(一):缘起于比特币扩容需求

中本聪在发布比特币的时候,将区块的大小限制为1M。我们之前学习过,一个区块由一个固定为80字节的区块头和包含交易的区块体组成。区块的大小确定了,也就确定了一个区块只能包含有限数量的交易。

在比特币的发展早期,交易不频繁,1M大小够用了。但随着比特币的一步步地闻名于天下,交易量呈指数级增长,1M的空间很快就不够用了,导致网络拥堵,交易等待时间过长,也就是说,你发起一笔交易,很可能要等待好几个区块才会打包,因为你的前面有一大堆交易在排队。当然,如果你愿意多出手续费,那就另说。

于是,扩容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解决的办法有两个:

1、直接把1MB的区块改成2MB、4MB、8MB等等,这个办法叫大区块;

2、把区块里的见证部分拿出去(其实就是把区块里每笔交易的签名部分单独拿出去),省下空间装更多的交易记录,这个办法叫隔离见证。

大区块方案虽然简单粗暴,但没办法做到向前兼容,所以要以硬分叉的方式执行;隔离见证方案虽然复杂,实现需要时日,但可以做到前后兼容,所以可以用软分叉实现。

对于软分叉来说,直接升级软件即可,因为新旧兼容,不愿意升级的也可以用。但是对于硬分叉来说,所有人都要重新下载一个新的比特币程序,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如果有的人愿意用新的,有的人只愿意用旧的,因为新旧不兼容,那么所有使用新版本的节点会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所有使用旧版本的节点会构成另外一个体系,导致比特币分裂。

所以,大区块方案虽然简单,但容易造成分裂,隔离见证虽然复杂,但可以平滑过度。
比特币是一个网络,网络当然是越大越好。

如果一个网络分裂成两个,直觉告诉我们这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对于可能造成分裂的硬分叉,大家慎之又慎。

于是,围绕大区块和隔离见证两个解决办法,比特币社区先分裂了,以比特大陆为代表的矿池为首的一方倾向于先上大区块解决燃眉之急,再慢慢部署隔离见证。

而以比特币的开发Bitcoin Core团队为首的一方则支持隔离见证,两方从2015年一直吵到2017年,中间是无休止地争论、撕逼甚至攻击谩骂。

不过,2016年双方曾达成短暂的“香港共识”,同意大区块和隔离见证一起实施,结果后来开发团队毁约,导致共识破裂(毁约的原因应该是开发团队内部也有分歧,后来支持大区块的几个开发者被扫地出门,其中包括从中本聪手中接棒比特币开发维护的加文.安德森)。

2017年,矿池一方又纠集除开发团队以外的几乎所有力量,搞出了一个“纽约共识”,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日程表,计划实施“隔离见证+大区块”的Segwit2X方案,结果由于各种原因,Segwit2X的既定目标没实现,但其中一个紧急预案却成了真,搞出了一个BCH,也就是说,原来1个BTC=现在1个BTC+1个BCH。

BCH出来后,当时还开启了ICO之后一个新的风口:IFO,一大堆分叉币涌现,不过现在看来,只有BCH算得上是成功。

当然,BCH分叉后,Bitcoin Core也加快了开发进度,几个月后便在比特币网络激活了隔离见证。这便是隔离见证的由来,明天我们来学习它的具体原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874184/article/details/8163476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