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即时通信软件项目chatroom知识点整理(五)

21、TCP是如何保证可靠数据传输的

1)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 这和UDP完全不同,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报长度将保持不变(将数据截断为合理的长度) 
2)超时重传: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 
3)TCP给发送的每一个包进行编号,接收方对数据包进行排序,把有序数据传送给应用层。 
4)校验和: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段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报文段和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 
5)TCP的接收端会丢弃重复的数据。 
6)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发送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能接纳的数据。当接收方来不及处理发送方的数据,能提示发送方降低发送的速率,防止包丢失。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7)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减少数据的发送。 

22、七层网络模型与四层网络模型及每层的网络协议

OSI七层模型

TCP/IP 四层模型

网络协议

应用层

(Application)

应用层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DNS(域名服务)

等等

表示层

(Presentation)

会话层

(Session)

传输层

(Transport)

传输层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网络层

(Network)

网际互连层

IP(网际协议)

ICMP(网络控制消息协议)

IGMP(网络组管理协议)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网络接口层

以太网

Wi-Fi

等等

物理层

(Physical)

23、如果只有UD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自定义通讯协议,在应用层定义一些可靠的协议,比如检测包的顺序,重复包等问题,如果没有收到对方的ACK,重新发包

UDP没有Delievery Garuantee,也没有顺序保证,所以如果你要求你的数据发送与接受既要高效,又要保证有序,收包确认等,你就需要在UDP协议上构建自己的协议。比如RTCP,RTP协议就是在UPD协议之上专门为H.323协议簇上的IP电话设计的一种介于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的协议。

使用UDP进行可靠数据传输的协议 :RUDP、 RTP、 UDT

24、三次握手

最开始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是处于CLOSED状态。主动打开连接的为客户端,被动打开连接的是服务器。

  1. TCP服务器进程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时刻准备接受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ISTEN(监听)状态;
  2. TCP客户进程也是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然后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这是报文首部中的同部位SYN=1,同时选择一个初始序列号 seq=x ,此时,TCP客户端进程进入了 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状态。TCP规定,SYN报文段(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需要消耗掉一个序号。
  3. TCP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后,如果同意连接,则发出确认报文。确认报文中应该 ACK=1,SYN=1,确认号是ack=x+1,同时也要为自己初始化一个序列号 seq=y,此时,TCP服务器进程进入了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这个报文也不能携带数据,但是同样要消耗一个序号。
  4. TCP客户进程收到确认后,还要向服务器给出确认。确认报文的ACK=1,ack=y+1,自己的序列号seq=x+1,此时,TCP连接建立,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状态。TCP规定,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但是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
  5. 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此后双方就可以开始通信了。 
    三次握手

为什么TCP客户端最后还要发送一次确认呢?

一句话,主要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器,从而产生错误。

如果使用的是两次握手建立连接,假设有这样一种场景,客户端发送了第一个请求连接并且没有丢失,只是因为在网络结点中滞留的时间太长了,由于TCP的客户端迟迟没有收到确认报文,以为服务器没有收到,此时重新向服务器发送这条报文,此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经过两次握手完成连接,传输数据,然后关闭连接。此时此前滞留的那一次请求连接,网络通畅了到达了服务器,这个报文本该是失效的,但是,两次握手的机制将会让客户端和服务器再次建立连接,这将导致不必要的错误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采用的是三次握手,就算是那一次失效的报文传送过来了,服务端接受到了那条失效报文并且回复了确认报文,但是客户端不会再次发出确认。由于服务器收不到确认,就知道客户端并没有请求连接。

TCP连接的释放(四次挥手) 

数据传输完毕后,双方都可释放连接。最开始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是处于ESTABLISHED状态,然后客户端主动关闭,服务器被动关闭。

  1. 客户端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并且停止发送数据。释放数据报文首部,FIN=1,其序列号为seq=u(等于前面已经传送过来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1),此时,客户端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 TCP规定,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2. 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发出确认报文,ACK=1,ack=u+1,并且带上自己的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端就进入了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TCP服务器通知高层的应用进程,客户端向服务器的方向就释放了,这时候处于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是服务器若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要接受。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整个CLOSE-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
  3.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后,此时,客户端就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在这之前还需要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最后的数据)
  4. 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5.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必须发出确认,ACK=1,ack=w+1,而自己的序列号是seq=u+1,此时,客户端就进入了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注意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必须经过2∗∗MSL(最长报文段寿命)的时间后,当客户端撤销相应的TCB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6. 服务器只要收到了客户端发出的确认,立即进入CLOSED状态。同样,撤销TCB后,就结束了这次的TCP连接。可以看到,服务器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四次挥手

为什么客户端最后还要等待2MSL?

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TCP允许不同的实现可以设置不同的MSL值。

第一,保证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能够到达服务器,因为这个ACK报文可能丢失,站在服务器的角度看来,我已经发送了FIN+ACK报文请求断开了,客户端还没有给我回应,应该是我发送的请求断开报文它没有收到,于是服务器又会重新发送一次,而客户端就能在这个2MSL时间段内收到这个重传的报文,接着给出回应报文,并且会重启2MSL计时器。

第二,防止类似与“三次握手”中提到了的“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出现在本连接中。客户端发送完最后一个确认报文后,在这个2MSL时间中,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新的连接中不会出现旧连接的请求报文。

为什么建立连接是三次握手,关闭连接确是四次挥手呢?

建立连接的时候, 服务器在LISTEN状态下,收到建立连接请求的SYN报文后,把ACK和SYN放在一个报文里发送给客户端。 
而关闭连接时,服务器收到对方的FIN报文时,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而自己也未必全部数据都发送给对方了,所以己方可以立即关闭,也可以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因此,己方ACK和FIN一般都会分开发送,从而导致多了一次。

25、五类IP

网络号: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 
主机号: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其中A类分配给政府机关使用,B类地址给大中型企业使用,C类地址给个人使用。这三种是主要的。

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其中A类、B类、和C类这三类地址用于TCP/IP节点,其它两类D类和E类被用于特殊用途。 
A、B、C三类IP地址的特征: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的第一位总是O,B类地址的前两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

  1. A类地址 
    ⑴ 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⑵ A类地址范围:1.0.0.1—126.155.255.254 
    ⑶ 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 
    ②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2. B类地址 
    ⑴ B类地址第1字节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⑵ 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⑶ 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 
    ② 169.254.X.X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就会得到其中一个IP。

  3. C类地址 
    ⑴ 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另外第1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 
    ⑵ 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⑶ C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 
    192.168.X.X是私有地址。

  4. D类地址 
    ⑴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⑵ D类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5. E类地址 
    ⑴ E类地址也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 
    ⑵ E类地址范围:240.0.0.1—255.255.255.254

26、飞秋软件的架构 

27、端口号、ip与网关的作用

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外语缩写, 中文缩写为“网协”.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

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地址具有唯一性,根据用户性质的不同,

可以分为5类。另外,IP还有进入防护,知识产权,指针寄存器等含义。

端口:

"端口"是英文port的意译,可以认为是设备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口。端口可分为虚拟端口和物理端口,其中虚拟端口指计算机内部或交换机路由器内的端口,不可见。

例如计算机中的80端口、21端口、23端口等。物理端口又称为接口,是可见端口,计算机背板的RJ45网口,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RJ45端口。

电话使用RJ11插口也属于物理端口的范畴。

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

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

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nuxwln/article/details/8132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