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规范

概述

以太网标准有十兆、百兆、千兆、和万兆之分,其规范都是IEEE 802.3家族标准。

标准以太网最初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总线拓扑),为了节省成本,后来又开发了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规范(这个时段一般使用集线器作为连接设备),再后来为了提高传输距离又诞生了光纤以太网规范。

虽然现在10Mbps的标准以太网规范已经不常使用了,但后面所有的以太网标准都是基于这个来改进开发的,所以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该规范。


标准以太网规范

标准以太网,即十兆以太网。其规范中主要包括:50Ω粗同轴电缆连接的10Base5(IEEE 802.3),使用50Ω细同轴电缆连接的10Base2(IEEE 802.3A),使用75Ω同轴电缆的10Broad36(IEEE 802.3B),使用双绞线的10Base-T(IEEE 802.3I)和使用光纤的10Base-F(IEEE 802.3J)

这些规范名称是有含义的,对于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10Mbps以太网规范,其名称格式如下:<传输速率(Mbps)><传输模式><最大段长度(百米)>。

如10Base-5,即使10Mbps速率,基带传输,介质最长为500米。

10Base-5、10Base-2

这两个规范都是在使用阻抗为50Ω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总线型拓扑结构网络,且采用基调传输模式的曼彻斯特编码。两者主要区别在于10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而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它们之间的最大单段距离为500m和180m。

10Broad36

这是在IEEE 802.3中唯一针对宽带系统(如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的规范,在采用阻抗为75Ω同轴电缆的总线型拓扑结构网络中使用,它也采用几代传输模式的曼彻斯特编码,最大的段距离为3.6km。

10Base-T

该规范应用于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星型拓扑网络中,是当时以太局域网中应用最广泛的以太网规范。它也采用基带传输模式的曼彻斯特编码,最大段距离为100m。

10Base-F

该规范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包括10Base-FL、10Base-FB和10Base-FP三种字规范,均采用基带传输模式的曼彻斯特编码,但设计用途上各不相同。

  • 10Base-FL

    设计用于当时的光纤中继器间连接(FOIRL, Fiober OpticInterRepeater Link)协议协同工作,其目的就是替代FOIRL,与FOIRL协同时单段光纤段距离为1000m,纯10Base-FL段距离为2000m。

  • 10Base-FB

    用于光纤骨干网(Fiber-Backbone)中同步信令的传输,用于将其他网段通过中继器连接到本地网络,单段光纤段距离为2000m。这个协议是用于集线器、交换机、光纤中继器间的连接的。

  • 10Base-FP

    用于连接无源光纤(Fiber-Passive)器件的以太网子规范,可以无需中继器即可连接大量用户(通过集线器、交换机)组成星型拓扑网络,单段光纤段距离为500m。该协议用于用户与集线器和交换机间的链接。

物理层结构

在IEEE 802.3以太网中,MAC子层是直接与物理层连接的。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层包含以下三个部分:MAU、AUI、PLS。

其结构见下图:

介质连接单元(MAU, Medium Attachment Unit)

MAU是网络接口用来直接与传输介质链接的那部分结构,发挥作用的是其内的收发器(transceiver)芯片。在该部分中又包括了物理介质连接(PMA,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介质相关接口(MDI, Medium Dependant Interface)两个子层,在网络接口和传输介质之间提供机械链接和电气特性接口

介质相关接口(MDI,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负责网络接口和传输介质的连接,其实就是网络接口连接器。它定义了电缆的连接器,以及电缆两段负载的特性。因为标准以太网有多种不同的传输介质类型,所以也就对应有多种连接器。

粗同轴电缆的MDI称为插入式分接头。实物见下图:

细同轴电缆的MDI称为BNC连接器。实物见下图:

BNC

双绞线的MDI称为RJ-45连接器。实物见下图:

RJ45

光纤以太网的MDI有ST或SC两种。实物见下图(1为ST,2为SC):

ST

SC

连接单元接口(AUI,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

AUI是网络接口收发器上的电缆,它定义的是将MAU和PLS子层相连电缆的机械和电气特性,同时定义了通过该电缆交换的信号的特性。AUI上的信号有4种:

  1. 发送曼彻斯特编码
  2. 接收曼彻斯特编码
  3. 冲突信号
  4. 电源信号

有时候PLS子层和PMA子层处于同一个DTE设备中,这时就不需要AUI和MAU了,但与同轴电缆的MDI子层还是需要的。

物理层信号子层(PLS,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PLS是为MAC子层服务的,是在网卡中实现的(PMA和MDI是在收发器中实现)。它主要负责负责对物理层信号进行处理,具体包括编码、解码和载波侦听服务。


快速以太网规范

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是由10Mbps标准发展而来的,其协议标准为1995年发布的IEEE 802.3u(100Base)

IEEE 802.3u在MAC子层仍采用了在IEEE 802.3标准中的CSMA/CD作为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并保留了MAC和LLC帧格式。但是为了实现100Mbps的传输速率,在物理层做了一些重要的改进:如采用更高效的4B/5B编码而不是曼彻斯特编码。

快速以太网也定义了几种因介质不同的规范,有100Base-TX、100Base-T4、100Base-FX。其命名和上述提到的也类似,不同在于TX表示两对芯线双绞线、T4表示四对芯线双绞线,FX表示两条光纤。

100Base-TX

该规范采用两对芯线的双绞线电缆(5类、超5类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其中一对用于发送,另一对用于接收。该标准直接取代10Base-T和10Base-2规范。

该规范的MDI连接器有两种:对于非屏蔽的双绞线(UTP)是8个引脚的RJ-45连接器;对于屏蔽双绞线(STP)是IBM的STP连接器。

对于非屏蔽双绞线,规范只使用四对芯线中的两对,另外两对没有使用。根据EIA/TIA-568B布线标准,其RJ-45连接器与8条芯线的定义和连接如下表:

引脚号 功能 颜色
1 发送+ 橙白色
2 发送- 橙色
3 接收+ 绿白色
4 保留
5 保留
6 接收- 绿色
7 保留
8 保留

100Base-TX也支持特征阻抗为150Ω的5类屏蔽双绞线,这种线使用D型连接器。直通线与DB-9连接器上引脚和芯线连接如下表所示:

引脚号 功能 颜色
10 公共地线 电缆外壳
1 接收+ 橙色
2 保留
3 保留
4 保留
5 发送+ 红色
6 接收- 黑色
7 保留
8 保留
9 发送- 绿色

线缆又有直通线和交叉线,直通线(级间连接,如PC到集线器、交换机,交换机到路由器等)两端同时使用TIA/EIA-568B标准,而交叉线(同级连接,如PC到PC)则是两端各使用A和B标准。

交叉线两端的引脚和芯线连接如下表所示:

引脚号 UTP端A UTP端B STP端A STP端B
1 橙白色 绿白色 橙色 红色
2 橙色 绿色
3 绿白色 橙白色
4
5 红色 橙色
6 绿色 橙色 黑色 绿色
7
8
9 绿色 黑色
10 公共地线 公共地线

但目前的端口基本都支持电缆跳线自动翻转功能,这使的任何情况下基本都可以只使用直通网线。

100Base-T4

该标准是用来向下兼容早前安装的3类、4类非屏蔽双绞线(当然也支持5类及以上线)的,但它要使用双绞线中所有的8根芯线,这也就是T4的含义。

它采用半双工交换方式,在4对芯线中,3对用于一起发送数据,第4对用于冲突检测(为了实现100Mbps传输速率)。其RJ45连接器引脚与芯线连接如下表:

引脚号 功能 颜色
1 TX_D1+ 橙白色
2 TX_D1- 橙色
3 RX_D2+ 绿白色
4 BI_D3+ 蓝色
5 BI_D3- 蓝白色
6 RX_D2- 绿色
7 BI_D4+ 棕白色
8 BI_D4- 棕色

而该规范的交叉线两端连接如下表所示:

引脚号 端A 端B
1 橙白色 绿白色
2 橙色 绿色
3 绿白色 橙白色
4 蓝色 棕白色
5 蓝白色 棕色
6 绿色 橙色
7 棕白色 蓝色
8 棕色 蓝白色

在100Base-T4中,原来的1、3和2、6两对芯线与100Base-TX一样,仍只能采用半双工传输,但另外两对芯线可以全双工传输,如下图:

trans

当发送数据到交换机或集线器时,1、3、4对双绞线用来传送数据,第2对用于冲突检测;而当工作站接收数据时,第2、3、4对双绞线用来传送数据,第1对用于冲突检测。也就是说每个方向传送都同时使用了3对双绞线来传送数据,这样一来,对于100Mbps的速率来说,每对双绞线传送速率只有33.33Mbps,更加容易实现。

另外,100Base-T4规范采用的是8B/6T编码法,而不是其他快速以太网规范的4B/5B编码。

100Base-FX

该规范采用的是两条光纤(单工模式),一条发送一条接收(而新型光纤一条即可,其采用之前提过的波分复用来实现全双工)。该规范可以用的光纤有两类:

  1. 多模光纤,纤芯为62.5/125μm,采用基于LED的收发器将波长为820nm的光信号发送到光线上。当连在两个设置为全双工模式的交换机端口之间时,最大段距离有2km。
  2. 单模光纤,纤芯为9/125μm,采用基于激光的收发器将波长1300nm的光信号发送到光线上。单模光纤损耗小,较多模而言能传输更远的距离。

物理层结构

快速以太网与标准以太网在物理层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对比如下图:

FastEthernet

介质相关接口(MDI,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快速以太网规范中,该子层与标准以太网是一样的。它规定PMD子层和传输介质间的连接器类型,如100Base-TX的RJ-45连接器,100Base-FX的SC、ST连接器等。

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 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这是快速以太网规范新增加的一层,位于收发器上。是物理介质直接相连的信号收发器和信号检测模块,主要提供收发、检测和编/解码等功能。

发送信号时,将来自PMA的信号经过适当编码后发送;接收时解码后递交给PMA子层。

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负责完成链路检测、载波检测、非归零翻转(NRZI)编/解码、发送时钟合成和接收时钟恢复功能。

物理编码子层(PCS,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负责4B/5B编解码,但在100Base-T4中负责的是8B/6T编解码、碰撞检测、并串转换功能。

介质无关接口(MII, 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

该层在逻辑上与标准以太网的AUI接口对应,使MAC子层与传输介质无关。

MII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由标准以太网AUI的一位位串行传输改为4位的并行传输,这样发送接收时钟频率只需要整个数据传输速率的1/4,即25Mhz,其好处是更容易实现和更稳定。

协调子层(RS, Reconciliation Sublayer)

该层替换标准以太网的PLS子层,其负责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它是将MAC子层的业务定义映射成MII接口的信号。


千兆以太网规范

该规范是将传输速率提升到1000Mbps的规范,即1Gbps,又称吉比特以太网。

该规范基本保留了原有的以太网帧结构,同时也支持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所以完全向下兼容,原有的以太网可以方便的升级到千兆以太网。

它最早于1998年和1999年发布的IEEE 802.3z和802.3ab标准中,包括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CX、1000Base-T四个,前三个是802.3z标准规定的,而最后一个是802.3ab规定的。这四个规范支持不同类型的光纤和双绞线电缆。

其整体体系结构如下图:

GEthernet

除了上述提到的IEEE发布的规范,在工业应用里还有非正式标准形式但广泛应用的千兆以太网规范:1000Base-LH、1000Base-ZX、1000Base-LX10、1000Base-BX10、1000Base-TX。

因此,在千兆以太网中加起来一共有“九”种规范,根据采用的传输介质类型,总体上分为基于光纤和基于双绞线的两大类。

1000Base-LX

IEEE千兆以太网规范,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可以使用单模光纤(SMF)或多模光纤(MMF)。适用于50nm和62.5nm的多模光纤和9nm的单模光纤,它使用长波长激光,波长为1310nm。多模最大传输距离为550m,单模最大传输距离为5km,采用8B/10B数据编码方法,主要适用于校园网或城域网的主干网。

1000Base-SX

IEEE千兆以太网规范,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适用于线径为50nm和62.5nm的短波多模光纤。其中前者最大传输距离为550m,后者为275m。它也采用8B/10B数据编码方法,适用于楼宇网络系统的主干通路。

1000Base-LH

非标准的千兆以太网规范,采用的是波长为1300nm或1310nm的单模或多模长波光纤。它类似于1000Base-LX规范,但在单模优质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0km,并且与1000Base-LX兼容。

1000Base-ZX

非标准的千兆以太网规范,采用的是波长为1550nm的单模超长波光纤,最大传输距离可达70km。

1000Base-LX10

非标准的千兆以太网规范,采用的是波长为1310nm的单模长波光纤,最大有效传输距离可达10km。

1000Base-BX10

非标准的千兆以太网规范,其两根光纤采用的传输介质类型不一,下行方向采用波长为1490nm的单模超长波光纤,上行方向采用1310nm的单模长波光纤,最大有效传输距离为10km。

1000Base-CX

IEEE千兆以太网规范,采用150Ω平衡屏蔽双绞线(STP)为传输介质(DB-9连接器),最大传输距离为25m,数据编码法为8B/10B,适用于数据中心设备间短距离连接,但不适用于数据中心与配线架的连接。

1000Base-T

IEEE千兆以太网规范,采用5类、超5类、6类、7类双绞线的全部四对芯线作为传输介质,对应标准为IEEE 802.3ab(与其他标准不一)。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全部四对芯线都可以同时进行全双工数据收发,所以同级设备也无需制作交叉线。这是企业局域网最常用的千兆以太网标准。

1000Base-TX

非标准的千兆以太网规范,它是由TIA/EIA与1995年发布的,对应标准为TIA/EIA-854。

尽管TX也基于四对双绞线,但采用的是快速以太网中100Base-TX类似的传输机制,即其中两对发送、两对接收。由于每对线缆本身不同时进行双向传输,因此串扰大大降低,其编码方式也为8B/10B。但由于线缆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所以要达到1000Mbps的速率就必须使带宽超过100MHz,也就是说只有6类及以上的双绞线系统才支持。

规范之间的比较

规范 传输介质 传输距离
1000Base-CX 150Ω双绞线 25m
1000Base-LX 波长为1310nm的单模/多模光纤 5km
1000Base-SX 波长为850nm的多模光纤 275~550m
1000Base-LH 波长为1310nm的单模/多模光纤 10km
1000Base-ZX 波长为1550nm的单模光纤 70km
1000Base-LX10 波长为1300/1310nm的单模/多模光纤 10km
1000Base-BX10 下行为波长1490nm的单模光纤、上行为波长1310nm的单模光纤 10km
1000Base-T 5类、超5类、6类或者7类双绞线 100m
1000Base-TX 6类或7类双绞线 100m

物理层结构

尽管有几种规范不是IEEE发布的,但总的来说它们的体系结构是类似的。与标准、快速以太网物理层结构一样,整个体系差别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MAC子层,LLC子层基本保持一致。体系而言,千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差别不大,下图是它们之间的比较:

GEthernetStruct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RS和PCS子层之间接口发生了改变,主要是由快速以太网的MII接口扩展为MGII。其他各子层功能一致。

GMII是从MII的4位并行扩展为8位并行,这样每根线芯只需要125MHz的时钟频率即可实现1000Mbps的速率。另外GMII不支持连接器,它内置成为了IC和IC间的接口。

另外的区别则是PCS子层的编码不一,而且同为千兆以太网规范中的编码也有不一,1000Base-X子系列均使用8B/10B编码,1000Base-T则使用PAM-5编码。

图片来自互联网及《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arfieldGCat/article/details/8158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