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文件编程知识

文件的创建和读写

当我们需要打开一个文件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调用函数open。使用完成以后我们调用另外一个close函数进行关闭操作。

该函数使用的头文件如下: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定义函数: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int flags,mode_t mode);

int close(int fd);

函数说明:

open函数有两个形式。其中pathname是我们要打开的文件名(包含路径名称,缺省是认为在当前路径下面)。flags可以取下面的一个值或者是几个值的组合。 

O_RDONLY:以只读的方式打开文件。 

O_WRONLY:以只写的方式打开文件。

O_RDWR:以读写的方式打开文件。 

O_APPEND:以追加的方式打开文件。 

O_CREAT:创建一个文件。

O_EXEC:如果使用了O_CREAT而且文件已经存在,就会发生一个错误。

O_NOBLOCK:以非阻塞的方式打开一个文件。

O_TRUNC: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删除文件的内容。 

前面三个标志只能使用任意的一个。如果使用了O_CREATE标志,那么我们要使用open的第二种形式。还要指定mode标志,用来表示文件的访问权限。mode可以是以下情况的组合。 

-----------------------------------------------------------------

S_IRUSR 用户可以读 S_IWUSR 用户可以写 

S_IXUSR 用户可以执行 S_IRWXU 用户可以读写执行

-----------------------------------------------------------------

S_IRGRP 组可以读 S_IWGRP 组可以写 

S_IXGRP 组可以执行 S_IRWXG 组可以读写执行

-----------------------------------------------------------------

S_IROTH 其他人可以读 S_IWOTH 其他人可以写 

S_IXOTH 其他人可以执行 S_IRWXO 其他人可以读写执行

-----------------------------------------------------------------

S_ISUID 设置用户执行ID S_ISGID 设置组的执行ID 

-----------------------------------------------------------------

    我们也可以用数字来代表各个位的标志。Linux总共用5个数字来表示文件的各种权限。 

00000第一位表示设置用户ID,第二位表示设置组ID,第三位表示用户自己的权限位,第四位表示组的权限,最后一位表示其他人的权限。 每个数字可以取1(执行权限),2(写权限),4(读权限),0(什么也没有)或者是这几个值的和。比如我们要创建一个用户读写执行,组没有权限,其他人读执行的文件。

设置用户ID位可以使用的模式是:

1.(设置用户ID)0(组没有设置)7(1+2+4)0(没有权限,使用缺省) 5(1+4) 10705

open("temp",O_CREAT,10705);

    如果我们打开文件成功,open会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对文件的所有操作就可以对这个文件描述符进行操作。

    当我们操作完成以后,我们要关闭文件了,只要调用close就可以了,其中fd是我们要关闭的文件描述符。

    文件打开了以后,就可以对文件进行读写了。可以调用函数read和write进行文件的读写。

该函数使用的头文件:

#include <unistd.h>

函数定义: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fer,size_t count);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fer,size_t count);

函数说明:

    fd是我们要进行读写操作的文件描述符,buffer是我们要写入文件内容或读出文件内容的内存地址,count是我们要读写的字节数。对于普通的文件read从指定的文件(fd)中读取count字节到buffer缓冲区中(记住我们必须提供一个足够大的缓冲区),同时返回count,如果read读到了文件的结尾或者被一个信号所中断,返回值会小于count。如果是由信号中断引起返回,而且没有返回数据,read会返回-1,且设置errno为EINTR。当程序读到了文件结尾的时候,read会返回0。 

     write从buffer中写count字节到文件fd中,成功时返回实际所写的字节数。 

2.文件的各个属性

    文件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除了我们上面所知道的文件权限以外,文件还有创建时间、大小等等属性,有时侯我们要判断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某种操作(读,写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access函数。

#include <unistd.h>

int access(const char *pathname,int mode);

pathname:是文件名称,mode是我们要判断的属性。可以取以下值或者是他们的组合。 

R_OK文件可以读

W_OK文件可以写

X_OK文件可以执行

F_OK文件存在

    当我们测试成功时,函数返回0,否则如果有一个条件不符时,返回-1。如果我们要获得文件的其他属性,我们可以使用函数stat或者fstat。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unistd.h>

int stat(const char *file_name,struct stat *buf);

int fstat(int filedes,struct stat *buf);

struct stat {

dev_t st_dev;  /* 设备 */

ino_t st_ino; /* 节点 */

mode_t st_mode; /* 模式 */

nlink_t st_nlink;  /* 硬连接 */

uid_t st_uid; /* 用户ID */

gid_t st_gid;  /* 组ID */

dev_t st_rdev;  /* 设备类型 */

off_t st_off;   /* 文件字节数 */

unsigned long st_blksize; /* 块大小 */

unsigned long st_blocks;  /* 块数 */

time_t st_atime;  /* 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

time_t st_mtime;  /*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

time_t st_ctime;  /* 最后一次改变时间(指属性) */

};

Stat用来判断没有打开的文件,fstat用来判断打开的文件。我们使用最多的属性是st_ mode。通过着属性我们可以判断给定的文件是一个普通文件还是一个目录,连接等等。可以使用下面几个宏来判断:

S_ISLNK(st_mode)是否是一个连接,S_ISREG是否是一个常规文件,S_ISDIR是否是一个目录,S_ISCHR是否是一个字符设备,S_ISBLK是否是一个块设备,S_ISFIFO是否是一个FIFO文件,S_ISSOCK是否是一个SOCKET文件。

目录文件的操作:

    在我们编写程序的时候,有时候会要得到我们当前的工作路径。C库函数提供了getcwd来解决这个问题。

#include <unistd.h>

char *getcwd(char *buffer,size_t size);

    我们提供一个size大小的buffer,getcwd会把我们当前的路径考到buffer中。如果buffer 太小,函数会返回-1和一个错误号。 

Linux提供了大量的目录操作函数,我们学习几个比较简单和常用的函数。 

#include <diren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t mkdir(const char *path,mode_t mode);

DIR *opendir(const char *path);

struct dirent *readdir(DIR *dir);

void rewinddir(DIR *dir);

off_t telldir(DIR *dir);

void seekdir(DIR *dir,off_t off);

int closedir(DIR *dir);

struct dirent {

long d_ino;

off_t d_off;

unsigned short d_reclen;

char d_name[NAME_MAX+1]; /* 文件名称 */

mkdir创建一个目录,opendir打开一个目录为以后读做准备,readdir读一个打开的目录,rewinddir是用来重读目录,closedir是关闭一个目录,telldir和seekdir类似与ftee和fseek函数。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WangYiqiang/p/956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