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不是药神》到互联网行业从业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gshengod/article/details/80959528

一.影评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关于电影本身的内容就不剧透了,总体来看还是一部相当推荐的电影。影片讲的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是关乎民生的,个人觉得比战狼这种政治剧要有价值的多。电影本身,无论是从票房考虑,还是从为了过审的角度来说,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偏向的是患病的弱势群体,个人觉得这一点到无可厚非。相信导演是想传递更多内容的,总体看敢于跳出商业片的思维,去讲述一个病患话题的事情,投资方和导演一定是越过了很多障碍才把这部片子推上映,在这里还是要有掌声。

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的根源是要平衡政府、病患群体、药品开发商三者的关系。在剧中,虽然可能重点污化了药品开发商,但是可能也是迫不得已,总体来看,三者其实都没有对或错。

从病患的角度:面对天价药品,逼不得以选择购买便宜的走私药,本身是为了活着。其实是值得同情的,背后衍射的是社会上大部分的群众缺乏保障的现实,医疗保障远不止社保这么简单,这一点不应该完全是政府的职责,应该把主动求保作为一种投资意识,在第二节会讲。

从药品开发商的角度:因为之前也刚好有一个同学是北大的生物制药专业博士。跟他了解过,每种药开发周期确实非常长,消耗的成本可能也是数以亿计,药品的版权只有20年。为了维持整个药企的开发以及人才的供养,所以一旦有特效药上市,往往会通过超出利润百倍的价格销售。利润驱使高价值的产品,本身来讲也是没有问题的。高价、高效药总归是给了一部分人活下去的机会。

从政府的角度:因为这一类药是终生服药,而且价格昂贵,而且类似于这样的病症可能有上百种,如何利用有限的预算或者是政治手段,能满足如此大成本的医保开销,是政府的难题。剧中的警察局局长,依法办案,法不容情,也是不应该被指责的。

怎样好的去维持以上三者的关系,可能最终还是政府职能部门的难题,作为P民本身,既然大部分人的在一生中都很可能会患大病,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提前做好保障,特别是互联网从业者。

二.互联网从业者

选择互联网行业,其实本身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我是在体制内家庭长大的,其实在体制内,虽然收入有限,但是一些保障,也可以叫行业潜规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大病、慢性病人治病难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对于互联网从业者而言呢,没有一些黑规则,大家按照合同办事,如果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特别是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那么可能基础的生活保障就一下子崩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呢,也建议大家能主动地去考虑一些个人保障相关的问题,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购买一些对于未来的保障也是一种投资。另外也想提下对于存钱的相关问题,中国人都特别爱存钱,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存钱是一种乐趣,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的人存钱是买一个保障。从我的角度来看,其实通过存钱来预防日后的变故只是一种低效的手段,因为缺乏杠杆,现在存1块钱,以后生病了也只有1块钱可以用。如何提高这种杠杆,使得现在的1块钱,未来可以起到8块钱的作用,考验的是大家未雨绸缪的能力。我能想到的比较好的手段可能是通过配置一些疾病、人身意外、养老的保险来实现,自己最近也在做相关的一些研究,还没有太多的心得可以分享,不过保险这种高监管力度(意味着低风险)、高杠杆的方式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手段。

互联网从业者是典型的低龄、高收入、高身体负荷的人群,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在日常消费的同时,可以存些保障金,也希望大家都多锻炼身体、少生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shengod/article/details/8095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