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年

2013:毕业意味着失业

毕业,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就是意味着一次“失业”的挑战。这里我不说全部或者大多数的大学生,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在人生道路选择上有很清醒的认识。他们很早就计划好了是继续攻克学术领域,还是选择某个行业练级提升。我属于少部分自生自灭的人,在大学里完全是放飞自我的存在——逃课、打游戏、泡网吧。直到进入大四,当各大企业铺天盖地的校招信息贴满学校,每个人的脸上或兴奋或慌张或漠不关心的表情使我开始恐慌。过了这年,我就必须强制的接受社会的洗礼了,可惜的是身无长物。那一年,我混迹于学术中心每一个招聘的公司和岗位。从工作内容到岗位工资认真的对比了解着,得到两个赤裸的现实: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也不是他们想要的人。

2013/4-2013/9:跳出井底

也是因为慌忙无措,我们宿舍一行人决心北上走一遭,去试试更大的舞台,寻找给多的机会。也是这次集体出行,了解到了一家做IT培训的教育机构,多次问过自己内心的想法之后,毅然的决定投入IT的苦海。
选择IT因为它更纯粹、更神秘,有着说不出的高级感(也是那时候不懂事的想法)。在没有进入培训和参加工作前,对这一行最直接的印象是网站建设和游戏外挂。通过特定语法和编译,随心所欲的构造自己想要的成果和工具,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如果它不全是工作)。四个月的嵌入式培训,打开了我对这个行业认知的大门。更清楚的了解技术是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懂的越多,不懂的也会越多。以前的网站建设和工具编写经历就显得自己如井底之蛙一般,见识短浅,自以为是。

2013/9-2015/5:工作初体验

第一份对口工作,也是因为刚刚毕业,不了解社会行情。接受一切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活。小公司,本着节约成本和人员充分利用的原则。这一年半的时间我接触了C、C++、C#、WPF、HTML、JS、PHP等语言,因为工作需要。没有培训,没有指导,一切来源于百度和cnblog。学习的内容也自然跟着需求的目标在环绕。也是因为这样,所有的技术都没有认真的去扎实系统学习。一年之后,我开始恍然,这一年我似乎还在原地踏步,仍旧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似乎又回到了大四那会儿的无助。男人的目标不定,带来的会是事业和感情上的危机。我也确信在那个时间点,我不具备任何承担能力,因为我已经完全陷入到一个圈子里:事多,钱少,能力低。也正是在这个关键点,公司要接收一个Java的项目,想要我一并接收处理。我觉得是时候认清自己,走出去看看了,也给自己定了个很可笑的目标:下一份工作一定要很纯粹、很辛苦,逼自己一把。

2015/5-2018/9:对自己狠一点

因为目标的原因,在面试过几家公司之后,很确认的选择了一家做华为项目的外包公司。符合纯粹和辛苦的动机。在和华为面试官非常友好的面试之后,我进入了面试官所在的HW服务器BMC项目。这份工作一坚持就是3年,3年的HW工作仿佛经历了5年的工作时间。项目的强度每年都在变化着,压缩着每一点的闲余时间。也正是在这种强度下,理解到了系统学习的必要性,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这里我想对外包公司这个事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很多有过一段经历或者工作一段时间的IT大拿,站在技术或者福利的角度总会把外包企业置身一种很Low很无为的存在。当然这里我也承认,外包企业对于人员价值的压榨的确做的很不人道,但这是这种企业的立根之本。外包提供一个平台,使得初级或者无级的IT从业者有机会接触行业流程规范的企业,和他们正式的员工一起共享培训资源和学习资源,在这个层面上,能抓住机会的人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实现个人履历上的镀金。以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来看,同一批在华为外包出去的,基本都在同行业上拥抱了更好的大平台和企业。而这些,放着在小企业或者其他性质公司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当然了,如果你已经足够优秀能够进入这种大企业,那就没必要走这种辗转曲线救国的路线了。
总之,摆正心态借助机会提升自己,不管在哪都是值得的。可能得到的少了很多,但是积累的确是终身受用。当觉得自己所得到的没有什么突破了,不管在哪,都是时候思考自己该走出去继续下一个副本了。铁打营盘流水兵,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2018/9-未来:现在与未来

现在的工作是在一家外资企业,也是因为在华为工作的经历。被跳槽到这家公司的华为员工推荐入职。新建团队,存在更多的可能性。也相比在华为的工作,时间上多了不少,可以花点时间慢节奏的调整自己的想法去思考更多的自我可能性。学点新的技术,了解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或者锻炼一身肌肉。
希望下一个五年,自己能有更不一样的成长和收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appyCF/article/details/8350896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