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有所感

  昨天和一个大神交流,问我有门课看的怎么样,表示他看的比较晚,可能不如我,但这门课7月9号才考试,我觉得小时候的那些习惯,预习,复习,早做打算都是非常优良的习惯,上下后来,我总是被一周不要命突击学好这种思想洗脑,确实有时候这样可以投机取巧,但有违学习的本源。不想被考试所牵绊,控制,第一应当注意的就是时刻不忘学习知识的本心,弄清事物的道理。我也准备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复习这门课,希望能真正有所收获。

  学习课程还有一点很不好的就是,是抱着完成任务一般的心态去进行的,课程结束就算万事大吉,这样可谓是彻头彻尾的学习的奴隶,一门课,尤其是有用的课程,考完学完,应该要时时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不像狗熊掰棒子,最后一无所获。比如:数据结构,算法,组成原理,网络,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他们都是计算机整个大系统中或强或弱的一环,只有都将他们握在手里,才能发挥一门学科的真正价值,也才真正可以做到,纵横捭阖,继往开来。

  往往在历史事件中,我们会觉得某人神机妙算,暗自捶胸顿足自己为何没有这样一展才华的机遇,但实际上,一个人的思维体系是一个整体,就像你无法身体在一个地点,而大脑在另一个地点。人的所有行为,习惯,都暗自有所联系。这也是为何说: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是整洁的,东西摆放是有序的,干事在很大几率上才会是高效的,生活才会是健康的,作息才会是规律的。所以,一个人有没有逻辑思维,哪怕从写东西上也可以体现。这就是见微知著。不光是人,事态运势格局都是如此,正是因为明白这种必然会存在的互相关联的原理,才有人能够通过细心观察对事物进行合情的推理最后做到算无遗策。神算子。

  土拨鼠之日带来的另一个启发是,也是摘自某位影评人的观点:人生其实都是在过同一天,除非你有所思考,有所改变。为什么说好多人40岁就算死了,因为他们的思想死了,他们不再寻求变革,安于现状,及时行乐,他们的灵魂虽然有时还会迸发年轻时的灵感火花,但这就像老旧的发动机,强行通电后喷上那么几下,自己也难受,别人也不会舒服。每天都按相同的思维定式来处理问题,每天无所思,无所感。只是追求吃喝玩乐,如图野兽一般蒙昧的生活着,昨天犯的错误今天接着犯,人没有进步,就是在过同一天。因此,应当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人诚不我欺。人类不断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变化,从量变到达质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最后一句摘自百度百科)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Marigolci/p/1098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