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融合是关键,看日产如何打造“零排放”与“零伤亡”世界

  “技术不会取代人,而是为驱动人类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CTO)徐明强表示。

  6月11日,在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日产汽车展台上,一场有关人类与科技,以及未来智能出行的研讨会顺利召开。日产汽车全球营销及品牌策略高级副总裁Roel De Vries、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全球总监、联盟创新中心-上海负责人小林健树(Kenju Kobayashi)、日产汽车研究中心专家负责人上田哲郎(Tetsuro Ueda),以及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CTO)徐明强等人参与此次研讨会。

  将自动化、电动化与智能互联相融合

  “未来40%的行业利润将来自于自动驾驶、电动化、智能互联及共享出行相关的科技与商业模式。”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日产展台上说道。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颁布,以解决空气污染以及建立庞大汽车市场的愿景,汽车工业和电动化正依路线图迅速发展。而这似乎与日产汽车自动化、电动化以及智能化的路径不谋而合。

  近年来,日产汽车一直专注于通过两种途径去解决能源、气候变化、交通事故以及交通拥堵等相关问题。“凭借“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理念,我们正在着手自动化、电动化和智能互联的融合。”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全球总监、联盟创新中心-上海负责人小林健树自豪的说道。

  据小林健树表示,日产在后期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于电池的续航里程以及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也要注重人性化操作和决策过程,以确保电动车型拥有最佳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未来,日产将使电动汽车更加安静,并改善电动汽车的性能和行驶里程,以减轻驾驶员的压力。

  人工智能也自动驾驶发展的重点,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汽车时,小林健树称:“我们需要关注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连贯性。同时需要加倍努力,开发更多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功能;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出行服务的质量,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实现“零排放”与“零伤亡”两大战略

  “首先我们希望能够实现“零排放”,车辆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全球实现“零伤亡”,通过技术确保车辆更安全,人们也可以安全的驾驶车辆。”在此次CESA日产研讨会上,日产汽车公司全球营销及品牌策略高级副总裁Roel De Vries阐述了目前企业的两大基本战略。

  那么,日产将如何实现“零排放”与“零伤亡”呢?

  在此次CESA展会上,日产带来的“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 I2V)”技术和“脑控车(Brain-to-Vehicle, B2V)”技术,或许是对于这两大战略的最佳诠释。

  “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 I2V)”技术是一种能探测周围环境、预知未知情况的安全技术。它通过将车辆内外部传感器与云端数据相结合,实现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追踪。不仅如此,该技术采用的3D增强现实交互界面,还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状况,令那些驾驶员原本无法看到的信息变得可见,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上田哲郎认为,在人工智能到来之前,我们无法预知如何去打造一个“零排放”的世界。而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通过“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 I2V)”技术展现。

  “脑控车(Brain-to-Vehicle, B2V)”技术是日产在此次展会上的另一大亮点,该技术能够将驾驶者的反应快速地传达给车辆,使车辆根据驾驶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你在驾驶汽车时,汽车可以解读驾驶员大脑发出的信号,并在自动驾驶条件下代替驾驶员提前采取行动,完美的将安全性与环保性相结合。

  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实现“双向反哺”

  “人工智能的未来,并非取代人类,而是通过增强人类的能力,去提升自动驾驶车辆的驾乘体验,从而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双向反哺’。”日产汽车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卢西恩·安德烈·格尔奥基在研讨会上表示。

  目前,日产正在开发一种使用人工智能的特殊方法,这种人工智能并非从外部去控制汽车,而是构建一个看起来更像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即通过人工智能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并将信息反馈给自动驾驶系统和驾驶者。

  日产汽车“脑控车(Brain-to-Vehicle, B2V)”技术采取的便是这种特殊方法,该技术是全球首个该技术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它通过读取驾驶者的脑电波,来了解大脑对于驾驶、周围环境的反映,以此利用相关数据来优化驾驶的体验,实现人与人工智能的双向互哺。

  卢西恩·安德烈·格尔奥基认为,无论是驾驶,科学研发还是办公室工作,能够建立这样的伙伴关系,对于先进科技和人工智能来讲都是一个双向反哺,同时也是先进技术和人类智能的双向杠杆。这也是“脑控车(Brain-to-Vehicle, B2V)”背后的哲学。

  此外,卢西恩·安德烈·格尔奥基还认为汽车与人类的应该是伙伴关系。“每辆车在出厂时都可以是相同的,但在使用两周之后,它将与邻居的另外一台车完全不同,它开始了解我,知道我正在做什么,并成为我真正的伙伴,使我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点做我想做的事情。”

  近年来,日产不仅在智能出行领域不断发力,对于市场及创新方面的投资也从未止步。去年,日产汽车通过联盟战略风投基金(Alliance Ventures)投资了部分中国初创企业与创新平台,如Plug and Play等,来探索和研发用于未来出行服务的创新科技。

  大连那家医院看妇科好 mobile.bohaink.com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dsd165/article/details/92100217